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笑嘻嘻地退開,假裝看不懂沈承洲眼底微微升起的小火苗。

  主辦方在安排歌手和樂隊時也是有一番巧思的,陸辛元最愛的山海樂隊被安排在晚上壓軸登場。於是晚上舞台下的人就更多了,陸辛元擠了一會兒就擠不動了,扭頭見身旁的沈承洲也是一副不太適應的模樣,乾脆地拉著他退到了人群之外。

  「不等山海樂隊了麼?」沈承洲問。

  陸辛元搖頭:「音樂節嘛,感受一下氛圍就夠了。這邊也不是聽不到他們唱歌,剩下的看微博視頻還更清晰。」

  沈承洲握緊了陸辛元的手:「等他們開演唱會,再帶你去。」

  「也可以是我帶你去。」陸辛元眨眼,「看演唱會我可比你懂。」

  遠離舞台的空氣瞬時變得清新了許多,兩個人趁著夜色手牽手漫步在沙灘上,背後是狂熱的音樂與人群的歡呼,又是同白天不一樣的感受。

  走出不遠,陸辛元就看到前方的地上躺著一隻黑色的雙肩包,他俯身拾起,感受到重物下墜的力量。

  包里竟然還有東西。

  「怎麼處理?」陸辛元仰頭看向沈承洲,「沙灘有保衛處嗎?」

  沈承洲點頭,打了個電話,沒幾分鐘就有身著輔警制服的人開著沙灘車從遠處過來。陸辛元把包交給下車的輔警,沙灘車又顛簸著開了回去。

  「你怎麼連保衛處的電話都知道?」陸辛元忍不住問。

  「保衛處的電話就在主舞台旁邊的GG牌上。」沈承洲說。

  哦,這就是傳說中的過目不忘。陸辛元酸了。

  做完好事,兩人繼續往前走。又走出不遠,隱約看到迎面走來了兩個大學生打扮的男青年,其中一個個子稍矮的邊走邊大幅度地低頭左右瞧,像是在尋找著什麼。

  兩人越走越近,終於到了近處。

  「奇怪,怎麼哪裡都沒有……」男生聲音里滿是疑惑,急得就差抓耳撓腮了。

  個子高一些的男生顯得格外冷靜,他看見不遠處的陸辛元和沈承洲,抬腿走過來,禮貌地停在兩人跟前。

  「兩位先生,抱歉打擾,請問你們有沒有在附近看到過一隻黑色的雙肩包?」男生抬手比劃了一下,「40升,左肩口有一枚花朵向日葵徽章。」

  這兩人居然就是雙肩包的失主,這可謂人生何處不相逢。

  陸辛元點頭:「包我們撿到了,不過已經交給保衛處了。」

  稍矮的男生眼睛驀地亮起,迭聲道謝:「謝謝你們啊兄弟!等拿完包請你們喝酒啊!」他掏出手機熱情招呼:「我們留個聯繫方式嘛,等我拿完包就來找你們!我知道附近有一家超好吃的小炒館,等會一起吃啊!」

  在男生的熱情招呼下,陸辛元還是和他交換了聯繫方式。

  兩人走後,陸辛元哭笑不得地看著那個名叫遲嘉榆的男生發來的新消息。

  猛男小遲:「陸哥,千萬等我們一起吃飯哦!不要偷偷吃啊!」

  陸辛元回了一個「好」,扭頭對沈承洲道:「我真的好久沒有看到那麼清新脫俗的社交悍匪了。」

  沈承洲嘴角勾起:「你也不錯。」

  「我沒有吧?」陸辛元覺得自己甚至可以稱得上社恐。

  「第一次交談的時候,你可就讓我叫你寶貝了。」

  陸辛元的臉瞬間轉紅,惱羞成怒地撲過去捂住了沈承洲的嘴:「啊啊啊啊不許提這個!」

  等陸辛元鬧騰累了,微信上終於又有了動靜。遲嘉榆發來了一個餐館定位,愉快地告訴他背包已經拿到了,裡面什麼都沒少。

  猛男小遲:「來呀陸哥!一起吃飯呀!」

  在遲嘉榆的熱情邀請下,最終陸辛元和沈承洲還是動身赴約了。

  遲嘉榆選了個露天的位置,四人吹著海風喝點啤酒聊天倒也愜意——當然,大部分的時間是遲嘉榆和陸辛元在聊,另一個叫宿璟的男生和沈承洲簡直像是在比賽誰先開口誰就輸。

  遲嘉榆不愧為陸辛元一眼認中的社交悍匪,一張小嘴叭叭能說,交談中,陸辛元得知兩人居然是帝都A大的研究生。

  「嘿嘿,」遲嘉榆笑起來,「我念的教育技術,璟哥念的金融管理。」

  陸辛元眨眨眼,扭頭看沈承洲:「你念的也是金融管理哦?」

  「嗯。」沈承洲道。

  「沈先生發表的論文對同方向的問題研究都有很深刻的指導意義,」宿璟忽然開口,「吳老師曾經想聯繫您給系裡做一次講座,但無法用雜誌上的郵箱聯繫上您。」

  「抱歉,回國之後很少看那個郵箱。」沈承洲拿出手機,主動將二維碼亮給宿璟,「如果吳教授還有需要,你直接聯繫我。」

  兩人當場又交換了一輪聯繫方式,圍觀的遲嘉榆和陸辛元默默啜了口汽水,不太懂他們的腦電波是怎麼接上並順利溝通的。

  再交談時,四人的氛圍無形中變得更親近了一些。

  「那個花朵向日葵的徽章是什麼?」陸辛元好奇問,「你們社團的標誌嗎?」

  遲嘉榆搖頭:「不是哦,是花水小學的校徽LOGO。」

  「花水小學在哪裡?你們都是從那裡畢業的嗎?」陸辛元感覺自己仿佛看到了一個竹馬竹馬的劇本。

  遲嘉榆笑起來:「算是吧……我們在那裡支教過。」

  遲嘉榆講了一個長長的故事,從宿璟甘願放棄支教保研的名額留校當教導主任,再到他因支教保研上島成為一名二年級的數學老師,故事裡有他們的夢想,還有孩子的未來。結局卻是花水小學因人數不足被分流兼併,他們作為最後一批老師送孩子走完了最後的畢業典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