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關鍵時刻果然還是這樣的老人家長有用,看一說就說到了點子上,還說的阿海分外的服氣,忙不迭的點頭。
「知道了二叔,是我自己魔怔了,光想著買地怎麼怎麼好,忘了這茬,你放心,今兒我就歇著,過上兩日在折騰,以後也不會這樣了。」
聽到侄子聽話,二叔也滿意了,點著都往回走,至於回去的路上怎麼琢磨自家掙錢買地的事兒,這個就不能說了,人啊,都是這樣,有時候光看得到別人的疏漏,到了自己這裡,就顧不得了。這會兒二叔的算計里也沒有自己休息的事兒存在。
倒是阿海被二叔訓了一通之後,有了難得的反思,想想這些日子自己的行為,忍不住好笑了起來,自己真是的,這麼大的人了,居然還賭氣了,真是的,搖著頭,阿海一個翻身,大白天的就躺到了床上,真是累啊,不說不覺得,這會兒才感覺自己其實已經到了極限了,整個身體都感覺有些酸疼,還是好好睡一覺吧。
下午的陽光從窗外照射進來,印在阿海年輕的臉龐上,那還帶著幾分稚嫩的臉,也就是在這一刻才讓人看清年紀,他也才不滿十八,一樣是個孩子啊。
☆、第66章 橡皮魚魚乾
漁家的日子其實很簡單,在摒除了心中塊壘之後, 阿海恢復了往日的從容, 即使依然對著掙錢有不一樣的執著, 可卻有了不少的節制,以至於旁人幾乎都感覺不到阿海如今的情況。
當然這也和如今阿海的作息有關。出海?依然跟著去,只是閒著的時候在村子裡各家走動的時間少了, 多半不是在山林子裡, 就是在縣城,或者是打獵去賣,或者是在縣城的幾個熟悉的鋪子附近幫著做些散碎的活計。
打獵採集即使收穫不一定好,可只要常常有東西在賣,其實累積起來還是不錯的,最起碼也是平日出海收穫的一種巨大的補充, 畢竟阿海出海的船那是和兩個叔叔一起的, 得了錢, 自然也不是他一個人的, 再加上他又是晚輩,小孩,收穫真心不算多。
至於在鋪子裡幫忙, 那要是從銀錢上看也不怎麼划算, 這個時候的人工真心便宜的嚇人,一個成年男子抗力工最本事的也不會超過十五文,若是一般的搬搬抬抬,八文十文, 也有人干,而阿海這樣一個孩子,在鋪子裡能幹啥?若非阿海會那麼些算數,能幫著清點一下東西,活計是怎麼都輪不到他頭上的,就是這樣,帶著一定的技術的活,阿海也不過是混了個十二文一天的工錢。
看到這裡,或許有些人會問了,有這個功夫,還不如去林子裡多轉轉呢,若是一個運氣好,和上回一樣,得個大的獵物,即使幾個人分,那得的銀錢怎麼也夠一兩個月的工錢了吧。
可是事情啊不能這麼看,別以為跟著鋪子做活計就沒有好處了,阿海看的可遠著呢,他每一次尋的店鋪都是幾個南貨鋪子,每次去幹活都盡力和掌柜的多說說話,你以為阿海那麼多的消息都是從哪兒來的?要不是和這些掌柜的關係還成,總能從他們的嘴裡聽到些雜七雜八的事兒,他能知道啥賣錢?啥緊俏?知道哪家有便宜貨?
從這個角度來說,阿海這傢伙那真是已經看透了這掙錢的關鍵問題,那就是消息,消息不對稱,才會有撿芝麻丟西瓜的事兒,消息到了,那就是送上門的財路啊!
阿海很明白自己的優勢和長處,當他拋開那份孩子氣的執著,很快就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節奏和方式,果不其然,不過是幾日的功夫,就聽南貨店的掌柜說起內陸的人對於海味的渴望。
」如今比以前那真是好多了,這昆布能泡開熬湯,紫菜也能做湯,還有東海那邊的蝦皮,中原地帶的人也算是能嘗到啥叫海味了,以前啊,聽我爺爺那輩的人說,早年間,這昆布,那就是藥材,沒人知道還能這麼吃,就是後來災年實在是沒東西吃了,有人拿著藥材充飢,這才發現這東西的好處,一點一點的傳開的,蝦皮更是晚些,是有個海邊的人做了官,想念自家老家的味道,家鄉老家親人為了給他送點吃的,這才想的曬乾的法子。到了如今這都成了難得的美味了。「
阿海聽到這裡,心裡也是一動,忍不住問掌柜的:
」要這麼說,能曬乾的東西多了,比如魚乾,那不是也能運進去?咱們海邊的人家深秋里存魚乾,藏到冬日燉著吃也是常事兒,怎麼中原的人就不要?「
」不會吃唄,咱們這海味曬乾了腥味太重,比河裡的要衝,一般人還真是不習慣,不然我早就想法子運過去了,這東西咱們這兒不值錢,可加上路程,那掙得鐵定不少啊!像是昆布,咱們這兒才幾個錢?到了內陸,那怎麼也要翻上兩倍,想想這分量,想想這大小,你就知道這錢掙得多痛快了。「
不會吃?阿海覺得這問題其實好解決,只要做出來教會了不就會了?至於腥味重,吃上幾回習慣了不就好了?就是在不行,不是說大戶人家都喜歡用香料嘛,做重口味的,用大料難道還不成?
阿海將這個疑惑和掌柜的說了說,那掌柜的也皺著眉頭,帶著幾分遲疑的說道:
」大料?重口味?這個倒是好想法,聽說南湖那邊口味都重,什麼麻辣,香辣的,幾乎都只剩下辣味,菜的味道都遮蓋了大半了,其他地方這樣的情況也不少,倒是沿海的多半都是清淡的口味,恩,阿海,你想的有道理啊!要是這麼說還真可能成。「<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知道了二叔,是我自己魔怔了,光想著買地怎麼怎麼好,忘了這茬,你放心,今兒我就歇著,過上兩日在折騰,以後也不會這樣了。」
聽到侄子聽話,二叔也滿意了,點著都往回走,至於回去的路上怎麼琢磨自家掙錢買地的事兒,這個就不能說了,人啊,都是這樣,有時候光看得到別人的疏漏,到了自己這裡,就顧不得了。這會兒二叔的算計里也沒有自己休息的事兒存在。
倒是阿海被二叔訓了一通之後,有了難得的反思,想想這些日子自己的行為,忍不住好笑了起來,自己真是的,這麼大的人了,居然還賭氣了,真是的,搖著頭,阿海一個翻身,大白天的就躺到了床上,真是累啊,不說不覺得,這會兒才感覺自己其實已經到了極限了,整個身體都感覺有些酸疼,還是好好睡一覺吧。
下午的陽光從窗外照射進來,印在阿海年輕的臉龐上,那還帶著幾分稚嫩的臉,也就是在這一刻才讓人看清年紀,他也才不滿十八,一樣是個孩子啊。
☆、第66章 橡皮魚魚乾
漁家的日子其實很簡單,在摒除了心中塊壘之後, 阿海恢復了往日的從容, 即使依然對著掙錢有不一樣的執著, 可卻有了不少的節制,以至於旁人幾乎都感覺不到阿海如今的情況。
當然這也和如今阿海的作息有關。出海?依然跟著去,只是閒著的時候在村子裡各家走動的時間少了, 多半不是在山林子裡, 就是在縣城,或者是打獵去賣,或者是在縣城的幾個熟悉的鋪子附近幫著做些散碎的活計。
打獵採集即使收穫不一定好,可只要常常有東西在賣,其實累積起來還是不錯的,最起碼也是平日出海收穫的一種巨大的補充, 畢竟阿海出海的船那是和兩個叔叔一起的, 得了錢, 自然也不是他一個人的, 再加上他又是晚輩,小孩,收穫真心不算多。
至於在鋪子裡幫忙, 那要是從銀錢上看也不怎麼划算, 這個時候的人工真心便宜的嚇人,一個成年男子抗力工最本事的也不會超過十五文,若是一般的搬搬抬抬,八文十文, 也有人干,而阿海這樣一個孩子,在鋪子裡能幹啥?若非阿海會那麼些算數,能幫著清點一下東西,活計是怎麼都輪不到他頭上的,就是這樣,帶著一定的技術的活,阿海也不過是混了個十二文一天的工錢。
看到這裡,或許有些人會問了,有這個功夫,還不如去林子裡多轉轉呢,若是一個運氣好,和上回一樣,得個大的獵物,即使幾個人分,那得的銀錢怎麼也夠一兩個月的工錢了吧。
可是事情啊不能這麼看,別以為跟著鋪子做活計就沒有好處了,阿海看的可遠著呢,他每一次尋的店鋪都是幾個南貨鋪子,每次去幹活都盡力和掌柜的多說說話,你以為阿海那麼多的消息都是從哪兒來的?要不是和這些掌柜的關係還成,總能從他們的嘴裡聽到些雜七雜八的事兒,他能知道啥賣錢?啥緊俏?知道哪家有便宜貨?
從這個角度來說,阿海這傢伙那真是已經看透了這掙錢的關鍵問題,那就是消息,消息不對稱,才會有撿芝麻丟西瓜的事兒,消息到了,那就是送上門的財路啊!
阿海很明白自己的優勢和長處,當他拋開那份孩子氣的執著,很快就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節奏和方式,果不其然,不過是幾日的功夫,就聽南貨店的掌柜說起內陸的人對於海味的渴望。
」如今比以前那真是好多了,這昆布能泡開熬湯,紫菜也能做湯,還有東海那邊的蝦皮,中原地帶的人也算是能嘗到啥叫海味了,以前啊,聽我爺爺那輩的人說,早年間,這昆布,那就是藥材,沒人知道還能這麼吃,就是後來災年實在是沒東西吃了,有人拿著藥材充飢,這才發現這東西的好處,一點一點的傳開的,蝦皮更是晚些,是有個海邊的人做了官,想念自家老家的味道,家鄉老家親人為了給他送點吃的,這才想的曬乾的法子。到了如今這都成了難得的美味了。「
阿海聽到這裡,心裡也是一動,忍不住問掌柜的:
」要這麼說,能曬乾的東西多了,比如魚乾,那不是也能運進去?咱們海邊的人家深秋里存魚乾,藏到冬日燉著吃也是常事兒,怎麼中原的人就不要?「
」不會吃唄,咱們這海味曬乾了腥味太重,比河裡的要衝,一般人還真是不習慣,不然我早就想法子運過去了,這東西咱們這兒不值錢,可加上路程,那掙得鐵定不少啊!像是昆布,咱們這兒才幾個錢?到了內陸,那怎麼也要翻上兩倍,想想這分量,想想這大小,你就知道這錢掙得多痛快了。「
不會吃?阿海覺得這問題其實好解決,只要做出來教會了不就會了?至於腥味重,吃上幾回習慣了不就好了?就是在不行,不是說大戶人家都喜歡用香料嘛,做重口味的,用大料難道還不成?
阿海將這個疑惑和掌柜的說了說,那掌柜的也皺著眉頭,帶著幾分遲疑的說道:
」大料?重口味?這個倒是好想法,聽說南湖那邊口味都重,什麼麻辣,香辣的,幾乎都只剩下辣味,菜的味道都遮蓋了大半了,其他地方這樣的情況也不少,倒是沿海的多半都是清淡的口味,恩,阿海,你想的有道理啊!要是這麼說還真可能成。「<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