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開始崇拜我了嗎?」
「嗯,非常非常非常崇拜,看見我臉上四個大字嗎?」
崇拜上了嗎?她對瑀晟好像也是從崇拜起的頭,有了頭,他就能順理成章期待起後續對不?他很想問,但沉穩的他只是笑著接話,「哪四個字?」
「驚為天人。天人哥哥……」她握緊雙拳、眉頭一彎,大喊,「加油加油加油,你可以的。」
「哈哈哈……」梁璟朱牽起她的手放聲大笑。「拭目以待吧。」
手被牽了?以前不是沒有過,不對,應該說從小牽到大的,一個不如他的意還會連牽帶拉,非要她跟隨他的方向。但是現在……怎麼會麻麻的,有了觸電感覺?
好像突然覺得,牽手很好,跟隨很棒,而他的方向是她心之所趨……
乾貝蒸熟剝絲,鹹魚切小丁,火腿、蝦米、辣椒、蒜頭、紅蔥頭切成細末,起油鍋,將蒜頭、紅蔥頭炒到接近金黃色,加入蝦米,緊接著放入小魚乾、火腿末,最後再放入乾貝。
整個過程必須不斷翻攪,以免焦底,炒約兩刻鐘後,再放入辣椒、糖、醬油、酒等等調味。
李嬌試過數次,才調出最完美的比例。
院子裡面架起柴火,不斷翻攪的乾貝醬冒出陣陣香氣,令人十指大開。
村民全都聚到葉曦家裡,特地挑這天,是因為梁璟鄴和蘇湛出門了。
每隔十五天,每月兩回,蘇湛會帶著梁璟鄴探巡民生。蘇湛觀念正確,他認為高坐在朝堂上的人,不管是帝君、皇子或臣官,若不能真正懂得百姓的問題,便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治理人。
因此與梁璟朱深談過之後,有了每月兩回的校外參觀,兩人輕裝簡騎、由武學先生護著出門。
知道這件事時,葉曦說:「若天底下師父都像蘇大人這麼想,雙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的仕子改變了學習態度,那麼選入朝中為官的人,應該不會在赴任後兩眼一抹黑、啥都不懂,只能邊摸索邊做,到頭來庶務沒學透,倒將貪污學個淋漓盡至。」
她的感嘆令梁璟朱一封奏摺呈到御桌前,御筆紅批,給他送來十個人,讓他在閩州試著辦學。
為此葉曦把後院三間房打通,充當他們的教室,而梁璟朱也因此工作量加重,本就忙得焦頭爛額,現在又多上一筆,恐怕連睡覺都沒有時間。
幸好蘇湛自願接手此事,讓十個出自翰林院的文官跟著梁璟鄴一起上課,聽著師徒倆一問一答的教學方式,官員們震驚極了,原來書可以這樣教?
半年後,第一所閩南書苑開幕,學生必須經過考試才能入內讀書,不收學費,只收住宿生活費,每月會到附近遊學二日,每年經過考核,成績達到標準者,能與夫子外出遊學一月,費用由閩王府全數負擔。
這麼好的條件,誰不削尖了頭往裡面鑽?更別說裡面的夫子都是來自翰林院,因此他們能夠挑最好的學生、給予最好的教育資源。
於是閩南書苑在三年後的會試中,三十七名考生中有三十二名上榜,那年殿試題目由皇帝欽定,定的全是當年朝中發生的事,由考生提出解決方案,這三十二名考生在殿試中大放異彩,奪得耀眼成績。
鹿鳴宴後,三十二名考生乘坐閩州派來的商船,與對閩王的封賞聖旨一起回鄉,當船隻離開京城港口那刻,鞭炮聲震天價響,他們都感受到身為閩州書苑學子的驕傲。
全國各地學子紛紛到閩州書苑求學,帶動閩州學風,之後淘墨齋在閩州一間兩間陸續開設,越來越多官員因閩王府而受惠,心中對閩王感激無數,舍人的書和圖畫更加供不應求……此為後話。
話題拉回來,葉曦選擇今日教導村民制乾貝醬,就是因為梁璟鄴不在家。
至今,還沒有人曉得住在葉家的兩位少年是皇子,只覺得他們風度翩翩,與自己不是同路人。
「都學會了嗎?」梁璟朱問。
嚴格說來,這是曦曦的事業,與他無關,但他和曦曦之間好像已經厘分不清界線,她接手他的產業,他幫她搞定村民,互助互惠理所當然。
村民同聲道:「學會了。」
「好,你們一面品嘗、一面聽我說。這東西可以拌麵、拌飯,也可以入菜,只要一點點就能讓整道菜改變味道,方法已經教給大家,如果你們願意,可以在做好後送到這裡來,一斤我以半兩銀子收購。
「凡是決定要與我合作的,必須配合我對品質的要求,我會經常派人去檢查灶房鍋子是否乾淨,有沒有偷工減料,如果你們願意自己去外面賣也沒關係,但請大家一定要合作,千萬不能削價競爭,到時候吃虧的還是你們自己,懂嗎?」
一斤半兩?天!那一鍋能賣幾兩銀子啊,二十兩、三十兩……抑或是更多?
他們當中多數人一輩子沒有見過一兩銀,這會兒被砸暈了頭,整個院子鴉雀無聲,沒人能說出完整的話。
「還有什麼其他想法嗎?」
滿院子的鴨子加雀鳥抬起脖子,不約而同地搖頭。
「好,明日辰時,我讓管事到里正那邊,向大家講解契書內容,如果有意願合作的,可以立刻簽名蓋印,有問題嗎?」
再度搖頭,動作整齊、角度一致,他們腦袋都被銀子給漲滿了。
「沒其他事的話,明天見。」梁璟朱說完話後,走進廳里,由李伯、李嬌招待村民。<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嗯,非常非常非常崇拜,看見我臉上四個大字嗎?」
崇拜上了嗎?她對瑀晟好像也是從崇拜起的頭,有了頭,他就能順理成章期待起後續對不?他很想問,但沉穩的他只是笑著接話,「哪四個字?」
「驚為天人。天人哥哥……」她握緊雙拳、眉頭一彎,大喊,「加油加油加油,你可以的。」
「哈哈哈……」梁璟朱牽起她的手放聲大笑。「拭目以待吧。」
手被牽了?以前不是沒有過,不對,應該說從小牽到大的,一個不如他的意還會連牽帶拉,非要她跟隨他的方向。但是現在……怎麼會麻麻的,有了觸電感覺?
好像突然覺得,牽手很好,跟隨很棒,而他的方向是她心之所趨……
乾貝蒸熟剝絲,鹹魚切小丁,火腿、蝦米、辣椒、蒜頭、紅蔥頭切成細末,起油鍋,將蒜頭、紅蔥頭炒到接近金黃色,加入蝦米,緊接著放入小魚乾、火腿末,最後再放入乾貝。
整個過程必須不斷翻攪,以免焦底,炒約兩刻鐘後,再放入辣椒、糖、醬油、酒等等調味。
李嬌試過數次,才調出最完美的比例。
院子裡面架起柴火,不斷翻攪的乾貝醬冒出陣陣香氣,令人十指大開。
村民全都聚到葉曦家裡,特地挑這天,是因為梁璟鄴和蘇湛出門了。
每隔十五天,每月兩回,蘇湛會帶著梁璟鄴探巡民生。蘇湛觀念正確,他認為高坐在朝堂上的人,不管是帝君、皇子或臣官,若不能真正懂得百姓的問題,便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治理人。
因此與梁璟朱深談過之後,有了每月兩回的校外參觀,兩人輕裝簡騎、由武學先生護著出門。
知道這件事時,葉曦說:「若天底下師父都像蘇大人這麼想,雙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的仕子改變了學習態度,那麼選入朝中為官的人,應該不會在赴任後兩眼一抹黑、啥都不懂,只能邊摸索邊做,到頭來庶務沒學透,倒將貪污學個淋漓盡至。」
她的感嘆令梁璟朱一封奏摺呈到御桌前,御筆紅批,給他送來十個人,讓他在閩州試著辦學。
為此葉曦把後院三間房打通,充當他們的教室,而梁璟朱也因此工作量加重,本就忙得焦頭爛額,現在又多上一筆,恐怕連睡覺都沒有時間。
幸好蘇湛自願接手此事,讓十個出自翰林院的文官跟著梁璟鄴一起上課,聽著師徒倆一問一答的教學方式,官員們震驚極了,原來書可以這樣教?
半年後,第一所閩南書苑開幕,學生必須經過考試才能入內讀書,不收學費,只收住宿生活費,每月會到附近遊學二日,每年經過考核,成績達到標準者,能與夫子外出遊學一月,費用由閩王府全數負擔。
這麼好的條件,誰不削尖了頭往裡面鑽?更別說裡面的夫子都是來自翰林院,因此他們能夠挑最好的學生、給予最好的教育資源。
於是閩南書苑在三年後的會試中,三十七名考生中有三十二名上榜,那年殿試題目由皇帝欽定,定的全是當年朝中發生的事,由考生提出解決方案,這三十二名考生在殿試中大放異彩,奪得耀眼成績。
鹿鳴宴後,三十二名考生乘坐閩州派來的商船,與對閩王的封賞聖旨一起回鄉,當船隻離開京城港口那刻,鞭炮聲震天價響,他們都感受到身為閩州書苑學子的驕傲。
全國各地學子紛紛到閩州書苑求學,帶動閩州學風,之後淘墨齋在閩州一間兩間陸續開設,越來越多官員因閩王府而受惠,心中對閩王感激無數,舍人的書和圖畫更加供不應求……此為後話。
話題拉回來,葉曦選擇今日教導村民制乾貝醬,就是因為梁璟鄴不在家。
至今,還沒有人曉得住在葉家的兩位少年是皇子,只覺得他們風度翩翩,與自己不是同路人。
「都學會了嗎?」梁璟朱問。
嚴格說來,這是曦曦的事業,與他無關,但他和曦曦之間好像已經厘分不清界線,她接手他的產業,他幫她搞定村民,互助互惠理所當然。
村民同聲道:「學會了。」
「好,你們一面品嘗、一面聽我說。這東西可以拌麵、拌飯,也可以入菜,只要一點點就能讓整道菜改變味道,方法已經教給大家,如果你們願意,可以在做好後送到這裡來,一斤我以半兩銀子收購。
「凡是決定要與我合作的,必須配合我對品質的要求,我會經常派人去檢查灶房鍋子是否乾淨,有沒有偷工減料,如果你們願意自己去外面賣也沒關係,但請大家一定要合作,千萬不能削價競爭,到時候吃虧的還是你們自己,懂嗎?」
一斤半兩?天!那一鍋能賣幾兩銀子啊,二十兩、三十兩……抑或是更多?
他們當中多數人一輩子沒有見過一兩銀,這會兒被砸暈了頭,整個院子鴉雀無聲,沒人能說出完整的話。
「還有什麼其他想法嗎?」
滿院子的鴨子加雀鳥抬起脖子,不約而同地搖頭。
「好,明日辰時,我讓管事到里正那邊,向大家講解契書內容,如果有意願合作的,可以立刻簽名蓋印,有問題嗎?」
再度搖頭,動作整齊、角度一致,他們腦袋都被銀子給漲滿了。
「沒其他事的話,明天見。」梁璟朱說完話後,走進廳里,由李伯、李嬌招待村民。<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