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荀太傅趕緊安慰陛下:「陛下,臣等都知道陛下是想讓蘇大人靠自己的功績名載史冊,而不是從此困於洛京皇宮。陛下胸襟寬廣,臣等怎麼會誤會陛下對蘇大人的拳拳真心呢?」
趙昭流下了難過的淚水,趕緊用寬大的袍袖擋住,擦了擦眼角的淚。
荀知簡作為御史台的巡查御史,站在殿末,他隔著朝臣看到陛下在御座上垂淚,頓時心如刀絞。陛下竟這樣愛重蘇無疾,可恨那蘇無疾竟敢對陛下不多表心意,若是他平日裡多與陛下親近,陛下又怎會有此擔心。
荀知簡想到若是自己得陛下垂青,一定不會讓陛下落淚,他會每日都寫上一首賦獻與陛下,好叫陛下知道他的一片真心。
荀知簡的目光沉痛愛惜地望著御座之上的陛下,心裡想著要是蘇無疾不知道珍惜陛下的心意,那他也願意取而代之,為陛下分憂。
第171章 殿前問策
甘露殿內, 薰香邈邈。
趙昭在下朝後就在偏殿屏風後換下了朝服,與往日裡不同,趙昭沒有穿青色、月白色的常服, 而是換上了一身緋紅色的常服,因是冬日, 長發沒有束起,披散在肩頭,容貌昳麗, 緋紅常服映襯下, 眉眼間是說不盡的風流意態。
趙昭裙擺迤邐,從偏殿出來進甘露殿的時候, 正好甘露殿秘書處的幾個勤勞小蜜蜂候在殿門外。
「臣等見過陛下。」
趙昭停住腳步, 眉眼輕抬, 說道:「起來吧。王卿、張卿、柳卿, 爾等候在殿外, 可有事要奏?」
趙昭認得這幾個, 他們幹活最勤快, 捅刀的次數也是名列前茅,早就在趙昭的小本本名單上。
三個翰林進士沒想到陛下竟能記得他們的名字, 心中皆是興奮, 拱手一揖說道:「陛下,臣等三人來請旨, 想去北狄降城為陛下分憂。」
【系統消息:明君值+3】
鎮守北狄的主官人選已經在朝會上定下, 朝堂諸公都認同趙昭的決定, 屬意蘇無疾。但是, 除了主官之外,那好幾座城池都需要安插朝廷的人手, 方才能夠將降城徹底歸置於大楚的版圖內。
趙昭早就有意把甘露殿的這幾個小蜜蜂放飛出去,但是,他們居然主動請纓?趙昭的心裡有點不妙的感覺,問道:「北狄民風彪悍,且收歸大楚時日尚短,恐城中之民不是真心歸順,爾等真要主動請去?」
翰林進士王婉上前一步,行大禮,說道:「回稟陛下,臣十歲時父親就死了,母親獨自一人養育我,族中親老看我家無男丁,皆欺辱我母女二人,想要吃絕戶。臣並非出自名門世家,不夠資格被舉薦為女官,族老們想將臣家財產據為己有,更不會為臣籌謀。陛下仁德英明,廢除女官舉薦制度,併入科舉。臣有幸在及笄前參加科舉,得中當年縣試案首,承蒙縣令和學案看重,允我入府學接受名師教導,今年僥倖以蒙愚之資為陛下之臣。」
趙昭愣了一下,扶起她,安慰道:「都過去了。」
王婉說道:「陛下,臣今日說此番話並非是向陛下乞憐,只是想告訴陛下,陛下的政令幫到了很多陷入困境的百姓。臣向陛下請去北狄降城,是因為臣相信將陛下的政令安排下去,會有更多的大楚百姓受益。」
【系統消息:明君值+3,+3,+3……】
趙昭呆若木雞,又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心裡還有點欣慰?大概就是做好了準備當一個過在當代、功在千秋的昏君,卻被從她的政令中切實收益的百姓當面表白的那種欣慰。
趙昭點頭說道:「既然你們三人下了決心,那寡人也不好拂了你們的意。隨寡人進來吧。」
三個翰林進士對視一眼,俱是笑得十分開心,眼眸明亮地望著趙昭,大聲道:「臣遵旨。」
他們跟在趙昭身後進了甘露殿主殿,看見殿中主位正當著殿門,大殿右邊,即主位的左下首位置上端坐著一位穿著青色官袍的青年,正伏案整理堆積如山的奏摺。
荀知簡聽見動靜,抬頭一看,見是陛下帶著三個翰林院的進士進來,起身行禮,拱手一揖道:「陛下。」
趙昭露出笑容,微微頷首。荀知簡安然坐下,繼續整理奏摺。
整套動作行雲流水,看得出來君臣二人極為默契。
翰林院的這三位進士不由得同時在心中感慨道:「荀御史真不愧是陛下身邊的第一心腹啊。」
他們三人俱是之後幾批被選進來的,並不曾在甘露殿主殿待過,只知道當初陛下設置甘露殿秘書處的時候,御史台的小荀大人是第一個被陛下選中的,荀御史擔任巡查御史出京後,甘露殿秘書處就添了幾位翰林院的進士們與遴選出來的女官,他們俱是在甘露殿的主殿一同陪陛下處理政事,後來荀御史回京後,不知因何故,過了不到半月,陛下就將其他人分去了偏殿處理政事,只留了荀御史在身邊奏對。
雖然在甘露殿偏殿不必時刻處於陛下的威壓之下,可以更放鬆些,可誰都知道只有在陛下面前多露臉,表現出自己的才能,陛下才會給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去京城之外的廣闊天地歷練。對於能夠隨侍陛下的天子近臣荀御史,心中更是有諸多的羨慕。
入殿後,趙昭坐在了主位上,揮揮手,就有宮娥會意地搬來三個小几放在趙昭的下首。
趙昭微微抬手,緋紅色的衣袖拂過書案,指著下方的小几說道:「不必拘束,隨意坐吧。」
趙昭流下了難過的淚水,趕緊用寬大的袍袖擋住,擦了擦眼角的淚。
荀知簡作為御史台的巡查御史,站在殿末,他隔著朝臣看到陛下在御座上垂淚,頓時心如刀絞。陛下竟這樣愛重蘇無疾,可恨那蘇無疾竟敢對陛下不多表心意,若是他平日裡多與陛下親近,陛下又怎會有此擔心。
荀知簡想到若是自己得陛下垂青,一定不會讓陛下落淚,他會每日都寫上一首賦獻與陛下,好叫陛下知道他的一片真心。
荀知簡的目光沉痛愛惜地望著御座之上的陛下,心裡想著要是蘇無疾不知道珍惜陛下的心意,那他也願意取而代之,為陛下分憂。
第171章 殿前問策
甘露殿內, 薰香邈邈。
趙昭在下朝後就在偏殿屏風後換下了朝服,與往日裡不同,趙昭沒有穿青色、月白色的常服, 而是換上了一身緋紅色的常服,因是冬日, 長發沒有束起,披散在肩頭,容貌昳麗, 緋紅常服映襯下, 眉眼間是說不盡的風流意態。
趙昭裙擺迤邐,從偏殿出來進甘露殿的時候, 正好甘露殿秘書處的幾個勤勞小蜜蜂候在殿門外。
「臣等見過陛下。」
趙昭停住腳步, 眉眼輕抬, 說道:「起來吧。王卿、張卿、柳卿, 爾等候在殿外, 可有事要奏?」
趙昭認得這幾個, 他們幹活最勤快, 捅刀的次數也是名列前茅,早就在趙昭的小本本名單上。
三個翰林進士沒想到陛下竟能記得他們的名字, 心中皆是興奮, 拱手一揖說道:「陛下,臣等三人來請旨, 想去北狄降城為陛下分憂。」
【系統消息:明君值+3】
鎮守北狄的主官人選已經在朝會上定下, 朝堂諸公都認同趙昭的決定, 屬意蘇無疾。但是, 除了主官之外,那好幾座城池都需要安插朝廷的人手, 方才能夠將降城徹底歸置於大楚的版圖內。
趙昭早就有意把甘露殿的這幾個小蜜蜂放飛出去,但是,他們居然主動請纓?趙昭的心裡有點不妙的感覺,問道:「北狄民風彪悍,且收歸大楚時日尚短,恐城中之民不是真心歸順,爾等真要主動請去?」
翰林進士王婉上前一步,行大禮,說道:「回稟陛下,臣十歲時父親就死了,母親獨自一人養育我,族中親老看我家無男丁,皆欺辱我母女二人,想要吃絕戶。臣並非出自名門世家,不夠資格被舉薦為女官,族老們想將臣家財產據為己有,更不會為臣籌謀。陛下仁德英明,廢除女官舉薦制度,併入科舉。臣有幸在及笄前參加科舉,得中當年縣試案首,承蒙縣令和學案看重,允我入府學接受名師教導,今年僥倖以蒙愚之資為陛下之臣。」
趙昭愣了一下,扶起她,安慰道:「都過去了。」
王婉說道:「陛下,臣今日說此番話並非是向陛下乞憐,只是想告訴陛下,陛下的政令幫到了很多陷入困境的百姓。臣向陛下請去北狄降城,是因為臣相信將陛下的政令安排下去,會有更多的大楚百姓受益。」
【系統消息:明君值+3,+3,+3……】
趙昭呆若木雞,又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心裡還有點欣慰?大概就是做好了準備當一個過在當代、功在千秋的昏君,卻被從她的政令中切實收益的百姓當面表白的那種欣慰。
趙昭點頭說道:「既然你們三人下了決心,那寡人也不好拂了你們的意。隨寡人進來吧。」
三個翰林進士對視一眼,俱是笑得十分開心,眼眸明亮地望著趙昭,大聲道:「臣遵旨。」
他們跟在趙昭身後進了甘露殿主殿,看見殿中主位正當著殿門,大殿右邊,即主位的左下首位置上端坐著一位穿著青色官袍的青年,正伏案整理堆積如山的奏摺。
荀知簡聽見動靜,抬頭一看,見是陛下帶著三個翰林院的進士進來,起身行禮,拱手一揖道:「陛下。」
趙昭露出笑容,微微頷首。荀知簡安然坐下,繼續整理奏摺。
整套動作行雲流水,看得出來君臣二人極為默契。
翰林院的這三位進士不由得同時在心中感慨道:「荀御史真不愧是陛下身邊的第一心腹啊。」
他們三人俱是之後幾批被選進來的,並不曾在甘露殿主殿待過,只知道當初陛下設置甘露殿秘書處的時候,御史台的小荀大人是第一個被陛下選中的,荀御史擔任巡查御史出京後,甘露殿秘書處就添了幾位翰林院的進士們與遴選出來的女官,他們俱是在甘露殿的主殿一同陪陛下處理政事,後來荀御史回京後,不知因何故,過了不到半月,陛下就將其他人分去了偏殿處理政事,只留了荀御史在身邊奏對。
雖然在甘露殿偏殿不必時刻處於陛下的威壓之下,可以更放鬆些,可誰都知道只有在陛下面前多露臉,表現出自己的才能,陛下才會給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去京城之外的廣闊天地歷練。對於能夠隨侍陛下的天子近臣荀御史,心中更是有諸多的羨慕。
入殿後,趙昭坐在了主位上,揮揮手,就有宮娥會意地搬來三個小几放在趙昭的下首。
趙昭微微抬手,緋紅色的衣袖拂過書案,指著下方的小几說道:「不必拘束,隨意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