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紀憶噗嗤一笑。
季成陽連眼睛都懶得睜開來:“我的朋友?估計也會嫌你三觀不正。”
“我哪兒三觀不正了?我根正苗紅啊,和紀憶一樣,都是革命家庭出身,老一輩子都是扛過槍吃過子彈的……”暖暖巴拉巴拉說了半天,最後嘆口氣,“這假洋鬼子每次和我聊到中國,就有種被洗腦了的感覺,總覺得他知道的才是真相。西西,剛才聽到沒?竟然和我說前一陣西藏bào動的事是假的,說他看到《泰晤士》報都說是我們在藉機鎮壓人民……”
“我沒聽到你們說什麼,聲音那么小。”紀憶坦白。
暖暖氣哼哼又控訴了兩句。
“國外媒體對中國有偏見的不少,這次沒有外媒在現場,卻出現了大量相關報導,都嚴重失實,”季成陽的聲音冷且靜,“沒有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了解渠道少,很難看到每件事的真相。你男朋友生在國外,環境造就觀念,我以前在美國的時候也經常會和人爭論這些。”
“是啊,”季暖暖有些沮喪,“他們從小到大看到的就是這種新聞,根深蒂固了。”
於是,車內的話題,就從小qíng侶的觀念爭執,討論到了新聞報導的客觀標準……
司機也是個標準的愛國好青年,聽季成陽講這些,時不時也會義憤填膺地表達一下自己的憤慨。季暖暖的男朋友聽不懂,還以為幾個人說著和自己無關的事,低頭把玩著自己的黑莓,收發公司的郵件。
那邊,被女朋友控訴著的男人,在飛速打字,回復著工作安排。
這邊,季成陽已經說到了記者工作的重要意義。
“就像沒見過南京大屠殺的外國人,沒看到史料照片,是無法相信有這種殘忍的行為。同樣的,還有94年的盧安達種族大屠殺,沒有記者去客觀報導,也沒人敢相信,一百天左右就死了近百萬人。”
“我看過一個記者的回憶錄,說得就是盧安達屠殺現場。”
紀憶想起那個戰地記者描述過的屠殺場景:腳下根本沒有路,必須踩著死屍前進,每一腳都像踏在吸滿水的海綿上,甚至能聽到骨頭不斷被踩碎的聲音。
“JackPicone。”季成陽說出了那個戰地記者的名字。
“嗯。”紀憶也記得是這個名字。
季暖暖看這兩人說著自己不知道的事,有種被拋棄的感覺,忍不住抱住紀憶的肩膀,連連抱怨:“不帶你們這樣的……我和你們是一國的啊,我們把這個假洋鬼子踢下車吧。”
紀憶笑,輕輕推她,讓她收斂點。
司機聽熱鬧聽得都快不會開車了……
他們坐得這輛車,因為特意繞道接了紀憶和季成陽,並沒和暖暖母親的車走一條路,等眾人先後上了飛機,她站在飛機的走道上,終於看到了正坐在位子上翻閱著報紙的暖暖母親。
自從上次醫院之後,這還是她第一次見到這位長輩。
“西西,”季暖暖的母親察覺到他們上了飛機,抬頭,略微笑了笑,“剛才我還在想,好像你第一次去成都,也是和我們一起?”
相同的機場,甚至機艙里的場景都似曾相識。
季成陽在紀憶身邊,正禮貌地和幾位已經退下來的長輩們寒暄,他見紀憶有些回不過神,將手搭在她的後背上,不動聲色地撫了撫。紀憶恍然驚醒:“嗯……高一的時候。”
“快坐吧。”暖暖母親笑。
“媽——”季暖暖遲登機了幾分鐘,火急火燎地趕過來,“看什麼呢?”說著,她拿過報紙,話卻不肯停下來,“有什麼新聞嗎?好玩的?講給我聽聽。”
顯然,她是怕自己母親做什麼,或者說什麼為難紀憶的話。
暖暖母親識破她的意圖,好笑地斥了句:“好了,你什麼時候關心新聞了,快去坐好。”
……
季成陽
直到飛機起飛前,季成陽才擺脫長輩的關心,回到她身邊。
季成陽坐下來,感覺紀憶的手悄悄環上自己的左臂,那種毫不掩飾的依賴感讓他有一瞬的恍惚,微微側過頭去,低聲問:“怎麼了?”
紀憶搖搖頭,笑著輕聲說:“沒怎麼。”
她很開心。
自從家人去報社找過她談過以後,就沒這麼開心過。
“那怎麼笑得這麼高興?像撿到金子一樣。”季成陽如此聰明,怎麼可能不知道她是為什麼而笑,又是為什麼如此依賴地黏住自己?
可他就喜歡如此旁觀。
旁觀她微微皺了皺鼻子,輕聲回答:“不告訴你~”
每個字,每個表qíng,都和他猜想的一樣,分毫不差。
☆、第十三章時光最深處(2)
這次再到成都,紀憶的身份微妙了很多,幸好季成陽不是個xing格特別外放的人,從不會在外人面前做些親昵的動作,說什麼親密的話,也沒多引起暖暖外公的注意。
這和季暖暖的男友完全相反,那位絕對是個làng漫主義者。
“和我小叔談戀愛是什麼感覺?”季暖暖深夜躺在chuáng上,邊和睡客房的男友用手機閒聊,邊好奇問紀憶,“我怎麼就沒見過你們特親密的時候?”
紀憶想了想:“沒什麼感覺……大家感覺都差不多吧。”。
好像真的是這樣,季成陽絕對不是個會說qíng話的人,她能想到的特別煽qíng的話也沒有幾句。他在外人面前確實挺正經,拉手只有一次,在電視台的走廊上,還是她十四五歲時候,估計牽著她就和牽個小侄女沒什麼兩樣;攔腰抱她也僅有一次,還是因為很特殊的原因。
所以在兩人離開成都,去往小鎮的路上,司機閒聊間隙,還問紀憶是不是大學剛畢業出來旅遊,怎麼沒和男朋友一起?當時季成陽正在車下透氣,她怕車裡人都是暖暖外公那裡的人,不知道該不該說得很清楚,就這麼含糊著將話題帶過去了……
2000年來這裡,還是深冬。
轉眼過去了八年。
紀憶透過車窗,看這個不大的鎮子。車沿著平坦的土路轉了幾個彎,停在盡頭,那個姨婆曾經住的院子前。
她悄然看了眼季成陽,被看得人倒是沒什麼特別大的反應。
兩個人,連帶著跟來的司機、醫生和兵下了車,走進院子裡,有個坐在屋前洗衣服的女孩子站起來,侷促地看著他們,對著身後說了句什麼。很快有個中年女人挑開塑料珠簾走出來,看著這些陌生人中的季成陽,用當地話猶豫地叫出了他的名字。
季成陽點頭:“是我。”
中年女人毫不誇張,真是立刻眼眶就紅了,走上來,不停上下打量著季成陽,絮絮叨叨說著什麼。這裡的人,除了紀憶,都能聽懂。
只有紀憶,邊旁觀,邊猜。
最後和季成陽進了房間,到屋子的角落給姨婆的照片上了香,他終於翻譯給她剛才的對話。姨婆終身未婚,獨有季成陽這麼一個親人,又在北京生活的很不錯,所以也沒什麼特別牽掛的人。臨死前,姨婆特地請來村長作證,將自己的房子送給了村裡的特困戶。
人家感恩戴德,所以將姨婆常年供在這裡。
季成陽看著照片,說:“姨婆,我給你把孫媳婦帶回來了。”
紀憶這才剛畢恭畢敬拿了香在拜,手頓了頓,傻了。
可他卻沒有玩笑的語氣,將點燃的香cha好,莫名給她一種進祠堂認祖歸宗的感覺……她還沒回過神,身後忽然就熱鬧起來,村裡有名的老輩都來了,很多都是帶著小輩來見見這位名人的,季成陽轉過身,陪著這些其實他已經早忘得差不多的長輩人說話。
紀憶在照片前多站了一會兒,總覺得自己要說些什麼。
她還記得十四歲時,姨婆對著她說得那句烏龍的話,問季成陽自己是不是他的小媳婦。那時她還沒開竅,對季成陽還沒什麼男女感qíng,只是被這句話問懵了。可現在想起來,像是冥冥中註定的事qíng,先被老人家講了出來。
她認真想了很久,舉著香再次拜了拜,輕聲說:“姨婆,我們會好好的,放心吧。”
這剛說完,還想再補幾句,身後就有他的聲音,忽然問:“好好的什麼?”
“啊?”紀憶沒察覺他過來,“就是平平安安啊。”
“這麼簡單?”他笑。
“……還要說什麼嗎?”她第一次給故去的人上香,完全沒經驗。
季成陽佯裝思索:“比如,說我對你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希望老人家日後多監督。”紀憶茫然:“……你對我挺好的。”
季成陽原本想說的是,那四年的別離,顯然是他的錯。
可看她的樣子,明顯將這件事都忘記了。
他摸了摸紀憶的頭髮,沒再說什麼。
好像每次季成陽回來,這裡都會來很多人,晚飯時,院子裡竟然擺了四五桌,女人少,男人多,老老少少的吃喝了很久。那些跟來的兵和司機都是部隊出身,最不懼喝酒,可喝到深夜也都醉得七葷八素了。
紀憶早早吃完了,和這家的兩個小女孩邊聊天,邊去盯著被眾人圍追堵截的季成陽看,生怕他出什麼問題。幸好,季成陽這次來帶了醫生,對方連連發誓,不停解釋季成陽真的是身體不適合飲酒,他才僥倖只喝了兩三杯,醫生倒是被灌得分不清東南西北了。
到最後,也不管誰和誰,對上眼了就喝……
總之一句話,這晚能喝的最後都沒站著。
季成陽最後的擋箭牌都趴在桌上睡著了,他也帶著紀憶暫時消失,兩個人趁著眾人未留意,出了院子,沿著土路一直走到了村邊。不遠處就是河,沒路燈,只有gān淨的月光落在河面上,水波dàng漾的,就連遠處也能看到這種月色的反光,都是水田。
“你有沒有不舒服?”紀憶跟在他身邊,慢慢走著,問他。
季成陽笑,食指抵在唇上,比了個噤聲的手勢,然後抬頭,示意她看頭頂。
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路邊。
遠近有很多老樹,但紀憶面對的這棵最粗,即使有兩個她,伸臂環抱怕也抱不住。季成陽憑著印象,找到能順利供攀爬的地方,幫著紀憶爬上樹gān,自己也隨後跟上。五月的天氣,這裡樹葉已經很茂盛,很容易就遮住兩個人。
季成陽怕樹上有蟲子,嚇到她,將自己的外衣脫下來,墊在樹gān上。
“你小時候經常爬嗎?”紀憶處在這樣的環境裡,怕被人發現,自然而然輕了聲音,“不會壓斷嗎……”“對,經常爬,”季成陽告訴她,“這裡再坐幾個人也不會有危險。”
季成陽連眼睛都懶得睜開來:“我的朋友?估計也會嫌你三觀不正。”
“我哪兒三觀不正了?我根正苗紅啊,和紀憶一樣,都是革命家庭出身,老一輩子都是扛過槍吃過子彈的……”暖暖巴拉巴拉說了半天,最後嘆口氣,“這假洋鬼子每次和我聊到中國,就有種被洗腦了的感覺,總覺得他知道的才是真相。西西,剛才聽到沒?竟然和我說前一陣西藏bào動的事是假的,說他看到《泰晤士》報都說是我們在藉機鎮壓人民……”
“我沒聽到你們說什麼,聲音那么小。”紀憶坦白。
暖暖氣哼哼又控訴了兩句。
“國外媒體對中國有偏見的不少,這次沒有外媒在現場,卻出現了大量相關報導,都嚴重失實,”季成陽的聲音冷且靜,“沒有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了解渠道少,很難看到每件事的真相。你男朋友生在國外,環境造就觀念,我以前在美國的時候也經常會和人爭論這些。”
“是啊,”季暖暖有些沮喪,“他們從小到大看到的就是這種新聞,根深蒂固了。”
於是,車內的話題,就從小qíng侶的觀念爭執,討論到了新聞報導的客觀標準……
司機也是個標準的愛國好青年,聽季成陽講這些,時不時也會義憤填膺地表達一下自己的憤慨。季暖暖的男朋友聽不懂,還以為幾個人說著和自己無關的事,低頭把玩著自己的黑莓,收發公司的郵件。
那邊,被女朋友控訴著的男人,在飛速打字,回復著工作安排。
這邊,季成陽已經說到了記者工作的重要意義。
“就像沒見過南京大屠殺的外國人,沒看到史料照片,是無法相信有這種殘忍的行為。同樣的,還有94年的盧安達種族大屠殺,沒有記者去客觀報導,也沒人敢相信,一百天左右就死了近百萬人。”
“我看過一個記者的回憶錄,說得就是盧安達屠殺現場。”
紀憶想起那個戰地記者描述過的屠殺場景:腳下根本沒有路,必須踩著死屍前進,每一腳都像踏在吸滿水的海綿上,甚至能聽到骨頭不斷被踩碎的聲音。
“JackPicone。”季成陽說出了那個戰地記者的名字。
“嗯。”紀憶也記得是這個名字。
季暖暖看這兩人說著自己不知道的事,有種被拋棄的感覺,忍不住抱住紀憶的肩膀,連連抱怨:“不帶你們這樣的……我和你們是一國的啊,我們把這個假洋鬼子踢下車吧。”
紀憶笑,輕輕推她,讓她收斂點。
司機聽熱鬧聽得都快不會開車了……
他們坐得這輛車,因為特意繞道接了紀憶和季成陽,並沒和暖暖母親的車走一條路,等眾人先後上了飛機,她站在飛機的走道上,終於看到了正坐在位子上翻閱著報紙的暖暖母親。
自從上次醫院之後,這還是她第一次見到這位長輩。
“西西,”季暖暖的母親察覺到他們上了飛機,抬頭,略微笑了笑,“剛才我還在想,好像你第一次去成都,也是和我們一起?”
相同的機場,甚至機艙里的場景都似曾相識。
季成陽在紀憶身邊,正禮貌地和幾位已經退下來的長輩們寒暄,他見紀憶有些回不過神,將手搭在她的後背上,不動聲色地撫了撫。紀憶恍然驚醒:“嗯……高一的時候。”
“快坐吧。”暖暖母親笑。
“媽——”季暖暖遲登機了幾分鐘,火急火燎地趕過來,“看什麼呢?”說著,她拿過報紙,話卻不肯停下來,“有什麼新聞嗎?好玩的?講給我聽聽。”
顯然,她是怕自己母親做什麼,或者說什麼為難紀憶的話。
暖暖母親識破她的意圖,好笑地斥了句:“好了,你什麼時候關心新聞了,快去坐好。”
……
季成陽
直到飛機起飛前,季成陽才擺脫長輩的關心,回到她身邊。
季成陽坐下來,感覺紀憶的手悄悄環上自己的左臂,那種毫不掩飾的依賴感讓他有一瞬的恍惚,微微側過頭去,低聲問:“怎麼了?”
紀憶搖搖頭,笑著輕聲說:“沒怎麼。”
她很開心。
自從家人去報社找過她談過以後,就沒這麼開心過。
“那怎麼笑得這麼高興?像撿到金子一樣。”季成陽如此聰明,怎麼可能不知道她是為什麼而笑,又是為什麼如此依賴地黏住自己?
可他就喜歡如此旁觀。
旁觀她微微皺了皺鼻子,輕聲回答:“不告訴你~”
每個字,每個表qíng,都和他猜想的一樣,分毫不差。
☆、第十三章時光最深處(2)
這次再到成都,紀憶的身份微妙了很多,幸好季成陽不是個xing格特別外放的人,從不會在外人面前做些親昵的動作,說什麼親密的話,也沒多引起暖暖外公的注意。
這和季暖暖的男友完全相反,那位絕對是個làng漫主義者。
“和我小叔談戀愛是什麼感覺?”季暖暖深夜躺在chuáng上,邊和睡客房的男友用手機閒聊,邊好奇問紀憶,“我怎麼就沒見過你們特親密的時候?”
紀憶想了想:“沒什麼感覺……大家感覺都差不多吧。”。
好像真的是這樣,季成陽絕對不是個會說qíng話的人,她能想到的特別煽qíng的話也沒有幾句。他在外人面前確實挺正經,拉手只有一次,在電視台的走廊上,還是她十四五歲時候,估計牽著她就和牽個小侄女沒什麼兩樣;攔腰抱她也僅有一次,還是因為很特殊的原因。
所以在兩人離開成都,去往小鎮的路上,司機閒聊間隙,還問紀憶是不是大學剛畢業出來旅遊,怎麼沒和男朋友一起?當時季成陽正在車下透氣,她怕車裡人都是暖暖外公那裡的人,不知道該不該說得很清楚,就這麼含糊著將話題帶過去了……
2000年來這裡,還是深冬。
轉眼過去了八年。
紀憶透過車窗,看這個不大的鎮子。車沿著平坦的土路轉了幾個彎,停在盡頭,那個姨婆曾經住的院子前。
她悄然看了眼季成陽,被看得人倒是沒什麼特別大的反應。
兩個人,連帶著跟來的司機、醫生和兵下了車,走進院子裡,有個坐在屋前洗衣服的女孩子站起來,侷促地看著他們,對著身後說了句什麼。很快有個中年女人挑開塑料珠簾走出來,看著這些陌生人中的季成陽,用當地話猶豫地叫出了他的名字。
季成陽點頭:“是我。”
中年女人毫不誇張,真是立刻眼眶就紅了,走上來,不停上下打量著季成陽,絮絮叨叨說著什麼。這裡的人,除了紀憶,都能聽懂。
只有紀憶,邊旁觀,邊猜。
最後和季成陽進了房間,到屋子的角落給姨婆的照片上了香,他終於翻譯給她剛才的對話。姨婆終身未婚,獨有季成陽這麼一個親人,又在北京生活的很不錯,所以也沒什麼特別牽掛的人。臨死前,姨婆特地請來村長作證,將自己的房子送給了村裡的特困戶。
人家感恩戴德,所以將姨婆常年供在這裡。
季成陽看著照片,說:“姨婆,我給你把孫媳婦帶回來了。”
紀憶這才剛畢恭畢敬拿了香在拜,手頓了頓,傻了。
可他卻沒有玩笑的語氣,將點燃的香cha好,莫名給她一種進祠堂認祖歸宗的感覺……她還沒回過神,身後忽然就熱鬧起來,村裡有名的老輩都來了,很多都是帶著小輩來見見這位名人的,季成陽轉過身,陪著這些其實他已經早忘得差不多的長輩人說話。
紀憶在照片前多站了一會兒,總覺得自己要說些什麼。
她還記得十四歲時,姨婆對著她說得那句烏龍的話,問季成陽自己是不是他的小媳婦。那時她還沒開竅,對季成陽還沒什麼男女感qíng,只是被這句話問懵了。可現在想起來,像是冥冥中註定的事qíng,先被老人家講了出來。
她認真想了很久,舉著香再次拜了拜,輕聲說:“姨婆,我們會好好的,放心吧。”
這剛說完,還想再補幾句,身後就有他的聲音,忽然問:“好好的什麼?”
“啊?”紀憶沒察覺他過來,“就是平平安安啊。”
“這麼簡單?”他笑。
“……還要說什麼嗎?”她第一次給故去的人上香,完全沒經驗。
季成陽佯裝思索:“比如,說我對你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希望老人家日後多監督。”紀憶茫然:“……你對我挺好的。”
季成陽原本想說的是,那四年的別離,顯然是他的錯。
可看她的樣子,明顯將這件事都忘記了。
他摸了摸紀憶的頭髮,沒再說什麼。
好像每次季成陽回來,這裡都會來很多人,晚飯時,院子裡竟然擺了四五桌,女人少,男人多,老老少少的吃喝了很久。那些跟來的兵和司機都是部隊出身,最不懼喝酒,可喝到深夜也都醉得七葷八素了。
紀憶早早吃完了,和這家的兩個小女孩邊聊天,邊去盯著被眾人圍追堵截的季成陽看,生怕他出什麼問題。幸好,季成陽這次來帶了醫生,對方連連發誓,不停解釋季成陽真的是身體不適合飲酒,他才僥倖只喝了兩三杯,醫生倒是被灌得分不清東南西北了。
到最後,也不管誰和誰,對上眼了就喝……
總之一句話,這晚能喝的最後都沒站著。
季成陽最後的擋箭牌都趴在桌上睡著了,他也帶著紀憶暫時消失,兩個人趁著眾人未留意,出了院子,沿著土路一直走到了村邊。不遠處就是河,沒路燈,只有gān淨的月光落在河面上,水波dàng漾的,就連遠處也能看到這種月色的反光,都是水田。
“你有沒有不舒服?”紀憶跟在他身邊,慢慢走著,問他。
季成陽笑,食指抵在唇上,比了個噤聲的手勢,然後抬頭,示意她看頭頂。
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路邊。
遠近有很多老樹,但紀憶面對的這棵最粗,即使有兩個她,伸臂環抱怕也抱不住。季成陽憑著印象,找到能順利供攀爬的地方,幫著紀憶爬上樹gān,自己也隨後跟上。五月的天氣,這裡樹葉已經很茂盛,很容易就遮住兩個人。
季成陽怕樹上有蟲子,嚇到她,將自己的外衣脫下來,墊在樹gān上。
“你小時候經常爬嗎?”紀憶處在這樣的環境裡,怕被人發現,自然而然輕了聲音,“不會壓斷嗎……”“對,經常爬,”季成陽告訴她,“這裡再坐幾個人也不會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