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幾點薄雪似是飄落眼前,少年阮譽之朝段承燙紅的指頭哈出幾口寒氣,塞進地面的積雪中。

  「這樣還會痛麼?」阮譽之問著,見他緩緩搖頭,才往袖口搓了搓雪,將冒氣的甜橘拾起。

  在炭火盆中煨過的橘子烤得正熱,皮上都顯出了焦黑,阮譽之替他剝開,指頭燙得不住摩挲。

  「喏,小心燙。」阮譽之吹去熱氣,遞他手中。

  段承看了一眼,問他:「你不吃嗎?」

  「口味不一樣,我嘗著酸,你嘗著甜,」阮譽之拿起個新鮮的掂了掂,「我吃這個。」

  看他慢慢把橘絡扯淨,段承垂首咬了口自己手中的果肉,果汁入口還帶著幾分熱,滲開後酸甜的餘味便留在了舌尖。段承遲遲道:「不會覺得酸,是因為北朔的橘子還沒烤出來的這般甜。」

  阮譽之輕笑:「你要喜歡,往後我常給你帶。」

  然而情深潭水,至分道揚鑣時,終成往昔,到後來,也只傳成了後人耳中的一道聽聞。

  天冬元年,南北初建,兩帝嫡子相繼出世,取名阮譽之、段承。兩國共治,兩人遂相識結成好友,可就如古語所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道不同仍將不相為謀,少年時共學共游的默契在政念產生分歧後逐漸崩裂。

  後來,偏執、爭吵乃至僵持,兩人最終恩斷義絕,一分兩治,也都默許彼此的關係從疏離走向敵對。長達二十餘年的關州之爭,便是他們試圖讓對方順服自己的執念。

  事到如今,段承贏得了關州,再見南望搖搖欲墜時,卻沒了爭奪和勝負的欲望。

  他會因為陳皮泡出的香便想起少時的朱顏綠髮,會想起阮譽之曾像兄長那樣關照過他。南望的甜橘成了一種遺憾,可遺憾已經無法挽回,卻也不忍再破壞。

  茶水已涼,段承扶額自嘆,聽門外宦官叩門:「陛下,中書令求見。」

  ——

  朱門一敞,長夜中猶聽兵甲集結,火把成行,自行宮外圍起一道火紅長線。薛秋霖扶刀跨下馬背,抬聲一喝。

  「眾人聽令,陛下染疾,今夜起行宮嚴兵把守,非得陛下召見者,不得入內!」

  「是!」兵甲在火光下映出了昏黃,攜風而過時引得燈籠微晃,靜止後,便是夜中一點昏光,同別處的燈火分不出異同。

  廊下,燈籠靜掛,時而隨蟬聲忽明忽滅,段緒言負手站立,指尖緩緩摩挲。

  鐵風在旁說道:「中書令傳話來,說陛下有令,與南望和談事宜全權交由禮部負責,御旨次日下達。」

  段緒言問:「行宮如何?」

  鐵風答:「薛統領帶兵圍守,陣仗不小。」

  手指輕點,段緒言靜看夜色,眸光冷漠。

  「陣仗不小,那就遵養時晦,等著見證一場 巨變了。」

  ——

  段承染疾之事一夜傳遍,次日段緒言和段世書趕去行宮,皆被拒在門外,卻聽御旨送達禮部,北朔納降的文書自午後便已送出了關城。

  一切都來得太快,段世書像被摧了傲骨,站立行宮之外仍不甘服輸。他分明做了那麼多,卻不知段承動搖在何處。

  和親不夠荒謬?公然呈送用南望甜橘製成的陳皮不夠挑釁?段承仇視南望數十年,他自小生在宮廷,親眼目睹親身經歷,亦是帶著骨血里的仇恨排斥著南望,就算無法趁時摧毀南望,他也不會容忍段姓之旁再添一個阮姓,不能同意讓段家因這場婚事淪成天下笑柄。

  段世書目視段緒言跨步上馬,遠遠朝他走去,道:「父帝只允了與南望和談這一件事,三弟所願,還未全數達成吧。」

  段緒言沉沉抬眸,只是輕扯馬頭,引得馬匹頓足掃尾,迫使靠近那人停了腳步。

  段緒言冷聲:「鼠目寸光,自然只看得到兒女情長。」

  段世書忽而沉眉,再聽段緒言開口。

  「若戰,不僅損兵折將,南望最終還成他人的囊中之物,若不戰,兩情相悅的佳話換來一紙婚書,儘管世俗再如何唾罵嘲諷,南望終歸也會成為北朔的附庸。」

  「珘王,」段緒言緩緩笑起,「你不做帝王,自然不在意自己能給北朔帶來多少權勢和利益,但我不一樣。」

  「大膽!」面色驟變,段世書慍道,「段緒言,你竟敢在行宮外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段緒言慢條斯理地摸著韁繩紋理,漫不經心道:「說了,怎樣?」

  幾分囂張漸顯,還只是在段承染疾的第二日,僅隔數堵牆數道門的行宮之外,段世書難以置信,覺得這人捉摸不得,狂妄得可怕。

  他不信段緒言什麼都不怕。

  段世書側看周圍一眼,漸沉下氣:「禁軍把守周圍,耳清目明,珵王這話一傳開,越牆入門,萬一進了誰的耳,被說成是謀逆不軌,遭受嚴刑時指不定哪只手就廢了,到時不就同世子一般,遺憾終生了嗎。」

  段緒言不悅地攥著韁繩,神色淡然如初。

  「大哥不論是到御前狀告,還是親自掌刑,我都求之不得。我當年拜薛秋霖之父為師,師徒情誼至今尚存,禁軍、關州乃至南望都在我手中,你呢,出生皇城,長於皇城,也不過是憑著皇后的正宮之位方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在我看來,識文不識武的迂夫子,只學了虛情假意的偽善之貌和陪人斟茶下棋那套低劣的討好之術,連儲位都沾碰不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