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梁九功隱約覺得這事兒不太對勁,卻又一時間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這時候康熙帝的語氣已經沉了下來:「胤禛和胤祥?」

  「正是如此。」太子說了後,話鋒一轉又道:「其實當時梁公公也去了那邊,梁公公也應該看到他們二人了。是不是,梁、公、公?」

  梁九功心中一凜,這才明白自己在這個局中處在了什麼位置上。

  他確實看到了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在那邊弄馬鐙。

  他當時的感覺是十三阿哥在幫著把那馬鐙弄好,可是不知道怎麼的,現在看到的卻是有了一道劃痕是壞的。

  梁九功有心想幫兩位阿哥說話,但沒真憑實據,他也不好多講什麼,只能先照實回答了太子的話:「……沒錯。奴才當時確實看到了兩位阿哥在那邊。」

  康熙帝沉聲問:「胤禛和胤祥都對馬鐙動手了?」

  「這倒沒有。」梁九功回憶著說:「四阿哥在旁邊催促十三阿哥,而十三阿哥停下來在馬鐙邊站了會兒。」

  康熙帝又問:「只是站了會兒?」

  梁九功就沒回答。

  太子便道:「當時兒臣倒是看見了,十三弟一直在擺弄馬鐙,挺長時間。後來他走了,兒臣便也離去。只是兒臣離得遠,並不能看清楚十三弟在做什麼。梁公公離他們很近,許是看到了他有沒有對馬鐙動手腳。」

  康熙帝抄起手邊的茶盞對著地面狠狠砸了過去。

  太子忙說:「皇阿瑪,兒臣現在還有事。您仔細問梁公公就是,左右這事兒沒兒臣的事情,兒臣告退。」說著就出了屋。

  康熙帝看到房門閉合,招手讓梁九功近前來,仔細詢問當時情形。

  「皇上。」梁九功輕聲說:「當時奴才確實看到兩位阿哥在馬鐙旁邊沒錯。可是,奴才覺得當時十三阿哥是在把那東西弄正。不像是在弄壞啊。而且,他手裡什麼趁手的利器都沒有,那馬鐙的斷口整整齊齊……」

  康熙帝打斷了他沒說完的話:「那你當時是看著胤禛和胤祥走的嗎?」

  梁九功:「……這倒沒有。奴才經過瞥了兩眼,覺得阿哥們沒什麼壞心思就走了。」

  「既然是沒看完,那這事兒指不定就是胤祥的錯。」康熙帝有些不耐煩地說:「你未觀全貌,不要口說無憑。」

  梁九功忙說:「但是十三爺真不像是在做壞事啊!」

  「這事兒是胤礽從頭到尾都在看著的!」康熙帝忽地拔高了聲音:「不是胤祥的錯,就是胤礽的錯!難道你要朕懷疑太子嗎?」

  梁九功趕緊彎腰:「奴才知錯,還請皇上恕罪。」

  康熙帝到底是年紀大了,動不得氣。這麼一遭發怒,好一陣子才平靜下來。

  他望著眼前這個跟了他幾十年的老人,緩聲說:「你以往從來不會對朕的這些兒子的所作所為做出評判。好的壞的都不說。如今這是怎麼了?事情沒看完就急著幫胤祥說話?」

  梁九功趕緊跪下,磕頭說道:「許是奴才年紀大了,容易心軟吧。奴才是看著敏妃娘娘去世的,也是看著十三阿哥是如何對著敏妃娘娘懷念至深、因為懷念敏妃而悲痛到茶飯不思的。那時候十三爺整整瘦了一大圈,整個人看著都要不行了……這可真是裝不出來的。奴才便想著,十三阿哥這般至孝的,應當不至於做出這種對長輩不利的事情來,這才多嘴說了句。」

  提到當年十三阿哥生母敏妃去世的那一遭,康熙帝有些晃神後,終是心軟了。

  胤祥那孩子十分孝順,當年敏妃去世,他身為兒子悲痛至極差一點也跟著去了,若非有胤禛和德妃悉心照料,這孩子怕是那一年都撐不過去。

  想來,這樣的孩子也不至於會謀害他這個父親?

  康熙帝思來想去,到底是沒有把胤祥叫來訓斥,而是對梁九功說:「你去跟胤礽說一句,朕讓人查過,胤祥當時不過路過而已,沒有帶利器。這事兒他不必再多說了。」

  梁九功慢慢起身:「奴才遵旨。奴才馬上就去辦。」說著趕緊出了屋,從外頭把門帶上。

  出屋後,梁九功望著眼前的屋宇,不由沉沉嘆了口氣。

  相較起二皇子來說,他確實覺得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良善,無論如何,兩位阿哥不會做出來坑害兄弟的事情。所以剛才他忍不住開了口。

  無奈皇上不相信。可見皇上還是對二皇子存有極大的父子情意的。

  他也只能盼著,二皇子恢復太子之位後,能夠善待其他阿哥們吧。

  這些阿哥們基本上都是他眼皮子底下一點點長大的,他真不想看到有誰會對親兄弟下手。

  等到梁公公走後許久。

  康熙帝又叫來了幾個人,吩咐他們:「你們兵分兩路,一邊在這邊查有沒有人暗中接近過朕的馬。另一隊人趕緊去一趟京城,找胤祉,讓他幫忙徹查當時有沒有人偷偷接近過朕的馬並對馬鞍馬鐙動手腳。速去。」

  其中一人跪在地上低聲詢問:「為何找三爺?臣等認為,三爺與太子殿下過往甚密,倒不如五爺來得公正廉明。」

  胤祺?

  康熙帝想到那個溫和的孩子,和他那清朗無陰霾的笑容,不由搖頭:「胤祺這孩子素來不喜歡紛爭和打殺。這事兒不讓他接手,就交給胤祉吧。」左右胤祉往後是要輔佐太子的,早一點也沒什麼不好。

  那人遲疑了一下,沒多說什麼,帶著人應聲而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