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寧四或許也沒有預想到自己作為權臣家的嫡子,要到和別人以命賭命的地步,但他總算知道,在這一刻,生命的價值也變得不對等起來,而他絕對是分量更輕的那一個。
他該慶幸臨安不會輕易殺了自己,因為他是臨安可以和寧中書談判的一線希望。
一直斂聲屏息的公主突然開口:「不願意兩軍血戰,是因為不想犧牲無辜將士的性命。許學士已擬好《齊律總則》,其中一條律令便是:『凡犯重罪十條者,罪不及九族;非頭目且自願悔過、立功者,罪減一等。』大行皇帝傳位後,本宮已即刻加蓋玉璽,一旦登基,立刻發詔推行。」
魚和通作為武將也嗅到了其中的不對勁,他提刀罵了句髒話:「文人就是愛耍嘴皮子功夫,都這樣了,不如真刀真槍干一場分勝負。」
但他還是低估了,由公主親口說出的律例對於現在將腦袋拴在脖子上的底層士兵來說是多麼具有誘惑力。
他們沒有那麼堅定的政治目標也不能從中得到多少利益,站隊和選擇大概率是受周圍人影響的從眾和投機心理作祟。
加上之前許清元說的話,魚和通並未能做到一呼百應。
看看己方人心不齊的樣子,明顯不如對面人多勢眾又有決斷。
能活,誰想死?
立功,該怎麼立功?保護公主,擒拿反賊才能立功。
挾持著公主的兩個士兵很快便被方才還同生共死的戰友背叛,血濺當場。北衙禁軍掙脫了控制憑藉全副武裝殺入重圍,公主為了自保,仗著身形優勢趁亂出逃,雖然難免受傷,但好在沒有傷及性命。
京郊駐軍亂象發生的同時,臨安發令援救公主。在兩軍對壘這一刻,寧中書再怎麼籌算,也不能瞬間操控如此多人的人心。更何況他大勢已去,事情已成定局。
公主被救出來的時候,身上遍布傷痕,跟活著的士兵比沒有好到哪裡去。
「去救許學士,她被弓箭射中失血昏迷,正躺在德陽宮殿前。」清瓏忍痛抽氣,嘴裡不住念叨著。
「已經去救了。」臨安郡主安撫道。
不打不打,還是殺到到寅時叛軍才被全部擒獲,魚大將軍表情猙獰,似乎還是不願意接受自己的敗北,但寧中書卻比眾人想像的都要平靜。
臨安郡主踏著似乎踩一腳都會滲出濃血的地面行至寧中書跟前,對方眼神中居然還帶著探究:「是大行皇帝的安排?」
「不錯。」臨安點頭。
「老夫還有一件事不明白,煩郡主解答。」寧中書撐著最後一絲精氣神問。
「你問吧。」其實她隱約知道對方要問的問題是什麼,但沒有貿然開口,因為這可能涉及到寧中書是否要罪加一等。
「西北軍里我有不少親信,但卻沒有收到任何提前報信……」寧中書話沒有說完,但好像也不用說完了。
死到臨頭還在迷惑人,臨安甚至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無法排除西北軍隊中有內奸的可能,她只得將事實強調了一遍,答道,「你沒有收到河夷的通信是因為,調動的根本不是西北大軍。為了不引人注意地從各地抽調軍隊,大行皇帝和兵部秦尚書可是費了不少心思。你敢拖時間逼公主就範,不就是以為沒有援軍嗎?我實在不好辜負你的期待。」
是啊,有些事情又何必等到最後一刻才能看清,張聞庭一副傀儡已經是昭然若揭的事實,皇帝怎麼可能沒有準備。
在這種時候,寧中書的表情居然還能做到仿佛什麼都沒發生一樣,帶著往常般和善的笑容低下頭去:「原來如此。」
反觀魚和通就要激動得多,他指著寧中書斥罵不止,臨安讓人堵上了他的嘴。
臨安怕寧中書還有後手,叫手下將軍將皇宮裡三圈外三圈篩查過,加強各處防衛人手,都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後,才稍微放下心。
「把他們押入大牢,待後發落。」臨安最後看了被押解著的垂著滿頭銀髮的寧中書一眼,準備出宮去看看郢都的人手安排。
這個時候寧中書卻抬起了方才被魚和通痛罵都不曾有反應的頭,他沒有看臨安,而是目視前方,大喊出聲:「我要見許清元。」
作者有話說:
第174章
昏睡到次日中午, 許清元幾乎是被飢餓感喚醒的。她剛一睜開眼,就有好幾道聲音詢問她的身體狀況如何。
腦子開始轉動, 她眼前浮現出一片火海下的德陽宮, 不由驚坐起來:「公主!公主怎麼樣了?」
動作太大牽扯到傷口,許清元忍不住「嘶」地痛呼一聲。
「許大人,公主無事, 正在寢殿修養。」宮女解答完後退到一旁,許清元這才看見她身後坐著的臨安郡主。
她如釋重負一笑:「你來了,那就好。」
「嗯。」臨安郡主走到床邊, 「你身體怎麼樣?」
許清元躺了回去,知道現在大局已定, 心理上的放鬆加劇了身體上的疲憊:「還好,還好。我昏迷了多久?」
「幾個時辰, 」臨安坐在床邊圓杌上, 道,「太醫看過說你的傷口並無大礙。早上公主休息前同我說靈前即位因傷需推遲到後日, 屆時將由你來宣讀遺詔。還有, 寧康叫嚷著要見你。」
寧康是寧中書的名諱, 如今他大罪在身,不再是中書、首輔,只剩下罪人寧康。
「他見我做什麼?」許清元不解。<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他該慶幸臨安不會輕易殺了自己,因為他是臨安可以和寧中書談判的一線希望。
一直斂聲屏息的公主突然開口:「不願意兩軍血戰,是因為不想犧牲無辜將士的性命。許學士已擬好《齊律總則》,其中一條律令便是:『凡犯重罪十條者,罪不及九族;非頭目且自願悔過、立功者,罪減一等。』大行皇帝傳位後,本宮已即刻加蓋玉璽,一旦登基,立刻發詔推行。」
魚和通作為武將也嗅到了其中的不對勁,他提刀罵了句髒話:「文人就是愛耍嘴皮子功夫,都這樣了,不如真刀真槍干一場分勝負。」
但他還是低估了,由公主親口說出的律例對於現在將腦袋拴在脖子上的底層士兵來說是多麼具有誘惑力。
他們沒有那麼堅定的政治目標也不能從中得到多少利益,站隊和選擇大概率是受周圍人影響的從眾和投機心理作祟。
加上之前許清元說的話,魚和通並未能做到一呼百應。
看看己方人心不齊的樣子,明顯不如對面人多勢眾又有決斷。
能活,誰想死?
立功,該怎麼立功?保護公主,擒拿反賊才能立功。
挾持著公主的兩個士兵很快便被方才還同生共死的戰友背叛,血濺當場。北衙禁軍掙脫了控制憑藉全副武裝殺入重圍,公主為了自保,仗著身形優勢趁亂出逃,雖然難免受傷,但好在沒有傷及性命。
京郊駐軍亂象發生的同時,臨安發令援救公主。在兩軍對壘這一刻,寧中書再怎麼籌算,也不能瞬間操控如此多人的人心。更何況他大勢已去,事情已成定局。
公主被救出來的時候,身上遍布傷痕,跟活著的士兵比沒有好到哪裡去。
「去救許學士,她被弓箭射中失血昏迷,正躺在德陽宮殿前。」清瓏忍痛抽氣,嘴裡不住念叨著。
「已經去救了。」臨安郡主安撫道。
不打不打,還是殺到到寅時叛軍才被全部擒獲,魚大將軍表情猙獰,似乎還是不願意接受自己的敗北,但寧中書卻比眾人想像的都要平靜。
臨安郡主踏著似乎踩一腳都會滲出濃血的地面行至寧中書跟前,對方眼神中居然還帶著探究:「是大行皇帝的安排?」
「不錯。」臨安點頭。
「老夫還有一件事不明白,煩郡主解答。」寧中書撐著最後一絲精氣神問。
「你問吧。」其實她隱約知道對方要問的問題是什麼,但沒有貿然開口,因為這可能涉及到寧中書是否要罪加一等。
「西北軍里我有不少親信,但卻沒有收到任何提前報信……」寧中書話沒有說完,但好像也不用說完了。
死到臨頭還在迷惑人,臨安甚至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無法排除西北軍隊中有內奸的可能,她只得將事實強調了一遍,答道,「你沒有收到河夷的通信是因為,調動的根本不是西北大軍。為了不引人注意地從各地抽調軍隊,大行皇帝和兵部秦尚書可是費了不少心思。你敢拖時間逼公主就範,不就是以為沒有援軍嗎?我實在不好辜負你的期待。」
是啊,有些事情又何必等到最後一刻才能看清,張聞庭一副傀儡已經是昭然若揭的事實,皇帝怎麼可能沒有準備。
在這種時候,寧中書的表情居然還能做到仿佛什麼都沒發生一樣,帶著往常般和善的笑容低下頭去:「原來如此。」
反觀魚和通就要激動得多,他指著寧中書斥罵不止,臨安讓人堵上了他的嘴。
臨安怕寧中書還有後手,叫手下將軍將皇宮裡三圈外三圈篩查過,加強各處防衛人手,都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後,才稍微放下心。
「把他們押入大牢,待後發落。」臨安最後看了被押解著的垂著滿頭銀髮的寧中書一眼,準備出宮去看看郢都的人手安排。
這個時候寧中書卻抬起了方才被魚和通痛罵都不曾有反應的頭,他沒有看臨安,而是目視前方,大喊出聲:「我要見許清元。」
作者有話說:
第174章
昏睡到次日中午, 許清元幾乎是被飢餓感喚醒的。她剛一睜開眼,就有好幾道聲音詢問她的身體狀況如何。
腦子開始轉動, 她眼前浮現出一片火海下的德陽宮, 不由驚坐起來:「公主!公主怎麼樣了?」
動作太大牽扯到傷口,許清元忍不住「嘶」地痛呼一聲。
「許大人,公主無事, 正在寢殿修養。」宮女解答完後退到一旁,許清元這才看見她身後坐著的臨安郡主。
她如釋重負一笑:「你來了,那就好。」
「嗯。」臨安郡主走到床邊, 「你身體怎麼樣?」
許清元躺了回去,知道現在大局已定, 心理上的放鬆加劇了身體上的疲憊:「還好,還好。我昏迷了多久?」
「幾個時辰, 」臨安坐在床邊圓杌上, 道,「太醫看過說你的傷口並無大礙。早上公主休息前同我說靈前即位因傷需推遲到後日, 屆時將由你來宣讀遺詔。還有, 寧康叫嚷著要見你。」
寧康是寧中書的名諱, 如今他大罪在身,不再是中書、首輔,只剩下罪人寧康。
「他見我做什麼?」許清元不解。<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