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頁
都說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那對於為官之人來說,堵住晉升通道不讓人家走的性質,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表面看上去梁統領對副手白鴻朗很好,但那也不過是小恩小惠而已,每一回得到這種優容,都相當於一次次地提醒白鴻朗他被奪走了什麼,怎麼能不心生怨恨。
上次黃嘉年案件過後,白鴻朗便多次上門與許清元攀談,話里難免透露出想要另謀他路的意思。
而自她從王鎮和陶夫人等處得知梁統領已經投靠寧中書時,就開始刻意拉進與白鴻朗之間的關係,最終將他策反成功,為己所用。
「快到宮門了,許大人小心。」
遠處傳來兵械相撞的錚錚聲和慘叫、怒吼聲,許清元最後走了一下神:公主進宮已經將近一個時辰了,不知道現下情況如何。
作者有話說:
第169章
偏殿的窗戶被夜風吹得發出微微響動, 給站在此處已經等候半個多時辰的公主心上更添焦急。
門口有侍衛看守她不能輕易出門走動,更遠處似乎傳來嘈雜的響動, 但仔細一聽卻又似乎是寂靜無聲的。
如果是平常時候, 清瓏不介意慢慢等下去,但是現在她被關在此處,跟外面斷了聯繫, 外面多少人都在為了她將生死性命置之度外,自己又如何能坐得住。
這樣下去不行。
公主悄聲走到門前,突然一把將門推開, 兩個侍衛瞬間拔出刀來交叉架在門口,阻擋住去路。
「公主, 請您耐心等待皇上召見。」侍衛的聲音如同井水一般波瀾不驚。
「你們是哪一衛的,本宮怎麼從來沒見過你們?」清瓏沒有關上門, 反倒是就這麼站在門口跟他們說起話來。
兩侍衛目光都不曾偏一下, 但卻不再言語。
其實清瓏也早發現這倆侍衛都不是兩支千牛衛的人,他們身上冷肅兇狠的氣質跟那幫從貴族家中挑選出來子弟根本不一樣。
從她視線的死角處傳來一人的腳步聲, 然後田德明出現在偏殿門口, 在他的眼神示意下, 侍衛將刀收了起來。
田德明道:「皇上宣見,清瓏公主請。」
不過邁出偏殿幾步路,清瓏公主就敏感地察覺到皇宮中的氣氛十分不同尋常。比如衣角無意擦碰上落灰,四盞石燈只亮了三盞,路過水邊時裡面傳來若有若無的腥氣……
要是放在以往, 除非宮人腦袋不想要了,否則這種事情是絕對不會發生的。
雖然德陽宮內不至於出現到處逃命的宮女內官, 但某些細節卻無不在提醒著她, 宮中已經大亂。
到了正殿門口, 田德明請清瓏進去,自己關上門留守在了外面。
公主回身望了一眼緊閉的殿門,轉過頭來發現殿中竟是燈火通明,亮如白晝。
正殿中放有一個燃著的黃銅火盆,與此時此景極不相稱。
她屏住呼吸,放慢腳步走到東暖閣看了一圈,裡面卻是空無一人。
正當她在猶豫要不要過穿堂去後殿的時候,前殿西面傳來皇帝老態畢現的聲音:「爾容,父皇在這。」
爾容,正是清瓏公主的名諱。自她出生有記憶以來頂的都是清瓏的封號,連至親之人都是如此喚她,更遑論其他人。久而久之,連她自己都差點忘記了這個名字。
「是,父皇。」清瓏走到西面書房,看見自己的父皇正襟危坐在椅子上,雖然他的頭髮已近全白,但令人意外的是對方的精神卻根本不像外面傳的那樣差,看起來起碼再撐個幾年沒有問題。
要知道現在許清元等人很可能正在南門廝殺,想要以武力控制皇宮,而寧中書那邊,自然也是相似的做法。
她心中突地慌了一瞬,不禁猜想之前所有傳聞父皇快要駕崩的消息是不是都是假的,他把她們所有人耍得團團轉,最後要藉機將她們一網打盡?
不對。清瓏很快找到了這種想法的不妥之處,父皇沒道理做這樣於國於社稷無益的打算。他應當深知自己年歲已大,遲早有駕鶴西去的一天。如果把她和張聞庭都廢了,又要上哪裡再尋一個合適的新繼承人呢?
想到這一點,清瓏便又不動聲色地去觀察對方的神色。
父皇的眼睛雖稱得上有神,但面頰凹陷,皮膚在燈燭火光的映照下有幾分遮掩不住的蒼白,雙手都得微微撐在案桌上維持現在的姿勢,這樣的形容,讓她很難不想到那四個字。
迴光返照。
難道這才是他讓自己在偏殿等那麼久的原因?清瓏猜測。
再往下看,父皇面前的案桌上並不是空無一物,他兩臂中間放著兩份明黃錦布,上面布滿了祥雲紋,分明是聖旨的模樣。
清瓏艱難地將視線從聖旨上移開,看向自己的父皇。
皇帝敏銳地捕捉到女兒的視線和神態變化,他難得露出一個笑,說道:「你來了,父皇甚是欣慰。」
「父皇傳詔,兒臣自然要來。」公主小心答道。
「可是張聞庭卻沒到。」皇帝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語氣帶著一絲失望,「朕予他那麼多方便,可他還是鬥不過寧中書,始終成不了器。」
這話讓清瓏公主不知道怎麼接,只能沉默。
「好在還有你,爾容不愧是朕的女兒,身上流淌著朕的血,今天這個時候敢入宮來,便證明你比張聞庭要有膽識的多。」眼神看著右手邊的聖旨,皇帝道,「朕知道許清元未必就真的被你拿捏住,但哪怕是裝樣子,也總能騙過那些糊塗人。至少現在許清元的聲望已遠不如她推行攤丁入畝法那個時候了。」<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表面看上去梁統領對副手白鴻朗很好,但那也不過是小恩小惠而已,每一回得到這種優容,都相當於一次次地提醒白鴻朗他被奪走了什麼,怎麼能不心生怨恨。
上次黃嘉年案件過後,白鴻朗便多次上門與許清元攀談,話里難免透露出想要另謀他路的意思。
而自她從王鎮和陶夫人等處得知梁統領已經投靠寧中書時,就開始刻意拉進與白鴻朗之間的關係,最終將他策反成功,為己所用。
「快到宮門了,許大人小心。」
遠處傳來兵械相撞的錚錚聲和慘叫、怒吼聲,許清元最後走了一下神:公主進宮已經將近一個時辰了,不知道現下情況如何。
作者有話說:
第169章
偏殿的窗戶被夜風吹得發出微微響動, 給站在此處已經等候半個多時辰的公主心上更添焦急。
門口有侍衛看守她不能輕易出門走動,更遠處似乎傳來嘈雜的響動, 但仔細一聽卻又似乎是寂靜無聲的。
如果是平常時候, 清瓏不介意慢慢等下去,但是現在她被關在此處,跟外面斷了聯繫, 外面多少人都在為了她將生死性命置之度外,自己又如何能坐得住。
這樣下去不行。
公主悄聲走到門前,突然一把將門推開, 兩個侍衛瞬間拔出刀來交叉架在門口,阻擋住去路。
「公主, 請您耐心等待皇上召見。」侍衛的聲音如同井水一般波瀾不驚。
「你們是哪一衛的,本宮怎麼從來沒見過你們?」清瓏沒有關上門, 反倒是就這麼站在門口跟他們說起話來。
兩侍衛目光都不曾偏一下, 但卻不再言語。
其實清瓏也早發現這倆侍衛都不是兩支千牛衛的人,他們身上冷肅兇狠的氣質跟那幫從貴族家中挑選出來子弟根本不一樣。
從她視線的死角處傳來一人的腳步聲, 然後田德明出現在偏殿門口, 在他的眼神示意下, 侍衛將刀收了起來。
田德明道:「皇上宣見,清瓏公主請。」
不過邁出偏殿幾步路,清瓏公主就敏感地察覺到皇宮中的氣氛十分不同尋常。比如衣角無意擦碰上落灰,四盞石燈只亮了三盞,路過水邊時裡面傳來若有若無的腥氣……
要是放在以往, 除非宮人腦袋不想要了,否則這種事情是絕對不會發生的。
雖然德陽宮內不至於出現到處逃命的宮女內官, 但某些細節卻無不在提醒著她, 宮中已經大亂。
到了正殿門口, 田德明請清瓏進去,自己關上門留守在了外面。
公主回身望了一眼緊閉的殿門,轉過頭來發現殿中竟是燈火通明,亮如白晝。
正殿中放有一個燃著的黃銅火盆,與此時此景極不相稱。
她屏住呼吸,放慢腳步走到東暖閣看了一圈,裡面卻是空無一人。
正當她在猶豫要不要過穿堂去後殿的時候,前殿西面傳來皇帝老態畢現的聲音:「爾容,父皇在這。」
爾容,正是清瓏公主的名諱。自她出生有記憶以來頂的都是清瓏的封號,連至親之人都是如此喚她,更遑論其他人。久而久之,連她自己都差點忘記了這個名字。
「是,父皇。」清瓏走到西面書房,看見自己的父皇正襟危坐在椅子上,雖然他的頭髮已近全白,但令人意外的是對方的精神卻根本不像外面傳的那樣差,看起來起碼再撐個幾年沒有問題。
要知道現在許清元等人很可能正在南門廝殺,想要以武力控制皇宮,而寧中書那邊,自然也是相似的做法。
她心中突地慌了一瞬,不禁猜想之前所有傳聞父皇快要駕崩的消息是不是都是假的,他把她們所有人耍得團團轉,最後要藉機將她們一網打盡?
不對。清瓏很快找到了這種想法的不妥之處,父皇沒道理做這樣於國於社稷無益的打算。他應當深知自己年歲已大,遲早有駕鶴西去的一天。如果把她和張聞庭都廢了,又要上哪裡再尋一個合適的新繼承人呢?
想到這一點,清瓏便又不動聲色地去觀察對方的神色。
父皇的眼睛雖稱得上有神,但面頰凹陷,皮膚在燈燭火光的映照下有幾分遮掩不住的蒼白,雙手都得微微撐在案桌上維持現在的姿勢,這樣的形容,讓她很難不想到那四個字。
迴光返照。
難道這才是他讓自己在偏殿等那麼久的原因?清瓏猜測。
再往下看,父皇面前的案桌上並不是空無一物,他兩臂中間放著兩份明黃錦布,上面布滿了祥雲紋,分明是聖旨的模樣。
清瓏艱難地將視線從聖旨上移開,看向自己的父皇。
皇帝敏銳地捕捉到女兒的視線和神態變化,他難得露出一個笑,說道:「你來了,父皇甚是欣慰。」
「父皇傳詔,兒臣自然要來。」公主小心答道。
「可是張聞庭卻沒到。」皇帝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語氣帶著一絲失望,「朕予他那麼多方便,可他還是鬥不過寧中書,始終成不了器。」
這話讓清瓏公主不知道怎麼接,只能沉默。
「好在還有你,爾容不愧是朕的女兒,身上流淌著朕的血,今天這個時候敢入宮來,便證明你比張聞庭要有膽識的多。」眼神看著右手邊的聖旨,皇帝道,「朕知道許清元未必就真的被你拿捏住,但哪怕是裝樣子,也總能騙過那些糊塗人。至少現在許清元的聲望已遠不如她推行攤丁入畝法那個時候了。」<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