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殊撫著小黑的背毛,莞爾道:「還得多謝國師的照拂。」

  國師又對謝煐道:「先前紫微星暗,貧道恐有變,不敢離京。如今陛下登基,紫微歸位,貧道也該專注於栽培徒兒,不日便會帶徒兒離京遊歷,至冬日再回。若是明年元日不及趕回,貧道亦會在外開壇卜算,借驛傳將結果傳回。」

  謝煐頷首道:「國師自便便是,旦有需求,隨時可尋當地官府,或是傳話回京。」

  雙方說過兩句,白殊和謝煐也就起身告辭,回宮準備下午的千秋宴。

  *

  新帝不喜鋪張,年前便放歸了一回宮人,鎖起後宮減少宮中開支。又傳出話來,千秋壽禮只收賀表及本人字畫,余者一概不收。

  這一下可打得不少官員措手不及,原想將去年備給偽帝的賀禮直接拿來用,也用不成了。一些字寫得不怎麼樣的官員更是頭疼,著急忙慌地尋字帖來臨,免得千秋節獻禮時太出醜。

  此事還引得一部分武將去找衛國公抱怨,說這文官總還能送幅字畫湊合,他們武將可要怎麼辦?賀表能讓幕僚代筆,字畫他們可是無論如何寫不出來,總不能空手吃宴啥都不送吧。就算謝煐不在意,他們也沒那個臉啊。

  這事逗得衛國公樂了好幾天,最後才把謝煐原先想好的主意透露出去:「陛下說那話的意思,只是不讓鋪張送禮。你們既寫不出字畫,便給陛下獻個藝吧,會什麼獻什麼,再不濟,舞套槍法刀法也成。」

  這話傳出去,才叫眾武將紛紛安了心。

  經過元日的宴會,這次群臣對新帝的節儉務實作風已是有所了解,宴會上連點心都按著數來,多的沒有。於是眾人今日都吃飽午飯才來排隊進宮,免得真要餓著肚子等晚上那一餐。

  官員們帶著家眷,被領進御花園十福殿內,便是人人都眼前一亮——和五日前元日宴會時相比,今日十福殿全換上玻璃窗。

  謝煐繼位一月有餘,思政殿與宣政殿已是全換上明亮的玻璃窗,自然引得群臣嘖嘖稱奇,紛紛打聽。

  可惜,這玻璃作坊產量不高,得先滿足了天子與攝政王的需求,之後才會對外接收訂單,怎麼也得過個半年。群臣日日上朝看著那玻璃眼熱,此時見十福殿都裝上了,不少人羨慕不已。

  眾人各自落座,茶水點心送上來,眾人發現竟比上回元日宮宴時精緻不少,不禁奇怪地詢問。

  宦官們都已得了交待,此時紛紛笑答道:「上回元日宮宴,那是從國庫開銷,對這些大型宮宴,戶部都有定數。這回千秋宴,全是攝政王貼補,錢從內庫走,能使得多些。便是今日的尋寶,寶貝也都是香露、香皂、老花目鏡這些個,再有便是水泥訂單與玻璃窗訂單。」

  由於謝煐節儉,再加上尋寶時間才一個多時辰,群臣原本已經不指望能尋到什麼好東西。此時一聽,前幾樣倒還罷了,有錢還能買到,可水泥與玻璃窗現在可還沒得買,頓時又有些激動。

  六部堂官聚在一處小聲議論。

  有人道:「這千秋宴竟是都走內庫嗎?」

  有戶部官員道:「內侍省的確未找戶部要錢,原以為要留到年底結帳呢……」

  又有人道:「先前不是傳說,陛下原本養著北邊的傷兵,再加上東宮衛的用度,手裡攢不下幾個錢?」

  立刻有人回他:「陛下或許沒幾個錢,但攝政王錢多啊。你想想他背後的劉家,劉家在青淄有座瑟瑟礦,是陛下和攝政王從那回來之後去開採的,必然和那兩位有關係。加上江南的棉布買賣,這是攝政王一手推廣,他哪能不占上一份。」

  有人低聲道:「我隱約聽說,攝政王想辦一座雜科的書院。難怪呢,這麼賠錢的買賣他都有心思辦,想來錢是真不少。」

  有人看他們如此議論,忍不住嘲道:「攝政王有多少錢那是他和陛下的事,你們有什麼好議論。只要陛下不想著從國庫往內庫劃拉銀錢,那對大煜就是好事!」

  偽帝朝之時,國庫可從來都沒多少餘糧,偽帝總是變著法子從國庫要錢。尤其到了後期白泊權重之時,他一面給偽帝塞錢安撫,一面自己撈錢養兵,還花著國庫的錢給自己收買人心。

  謝煐繼位後,查抄了偽帝一系子孫,抄出來的家財他一分沒留,全划進國庫。不僅如此,連偽帝留下的內庫錢財,謝煐也全歸進國庫。就是白泊家裡沒抄出多少,也一視同仁地進國庫。

  由此,國庫才一下充裕不少。是以,先前那幾人聽了這嘲諷話,都有些面色訕訕。

  便有人打圓場換話題道:「聽聞衛國公要致仕?」

  有人識趣地接話:「衛國公戎馬半生,到了現下這年紀,致仕榮養也是應當。先前該是臨時頂著缺,幫陛下一把,如今朝局穩定,他便要退了。只不知會由誰來補上右僕射的缺。」

  眾人於是便議論起此事來,直到天子與攝政王駕臨。

  謝煐與白殊聯袂而來。

  白殊今日穿了件天青底繡竹的棉氅衣,襯得人尤為清俊出塵。謝煐還是平日裡的黑色暗龍紋衣袍,兩人腰間互換的龍鳳佩依舊是那麼清晰。不過,如今謝煐在常服之時都不再將頭髮全梳起,而是配合著白殊披髮,只戴一頂小冠。

  兩人時常這般「衣冠不整」,還曾引得一些食古不化的頑固官員上書彈劾,但謝煐完全不予理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