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雖李氏早已知曉常令婉此人人心險惡,奈何從未料到她竟能做到如此。
想來竟與她做過十幾年母女,李氏後背發涼。
隨著常令婉一聲令下,她殿中的宮娥們便紛紛朝著李氏走來。
「夫人,隨我們娘娘一同出宮吧。」
「你們!」
李氏雙肩被禁錮起來,動彈不得,忽的殿外人影閃動。
陸芳攜著幾名暗衛從殿外湧入,她腰間抽出軟劍,一指來寬的軟劍在其手中猶如銀蛇一般。
只見銀蛇閃動,一劍迅雷之勢拂過宮娥脖頸。
陸芳劍法奇快,下手狠辣,犯來她手下絕不留情,皆是一劍封喉。
須臾間,來捉李氏的宮娥甚至來不及以李氏為人質便倒地咽氣身亡。
「啊!殺人了!」
「來人啊!將歹徒拿下!護著娘娘!」
一群宮娥內宦何曾見過如此血腥場面?奈何光是吼著聲音大,卻是無人敢上前。
只因聽見殿外傳來一下下沉重的撞擊聲。
砰砰砰——
似是攻城弩撞擊宮門之音。
宮人們在殿外驚惶萬狀痛哭連連,頓時自顧不暇紛紛哭喪著逃竄。
常令婉身邊伺候的宮娥們也一下子慌了神,皇宮連禁衛都調走了,若是攻進來誰能守著?
莫不是叫她們上不成?
頓時四處大亂,宮娥們亂成一團只想著逃跑,逃出宮外去。
跑去殿外,殿外更是亂成一團。
禁庭中有一萬有餘的宮人,如今都覺得禁庭將被攻破,一個個壯著膽子搶起了宮中金銀細軟打算趁機逃命,發一筆橫財。
李氏面容煌煌,被方才陸芳那兩劍鮮血淋了一臉,如今縱使逃出殿外仍覺雙膝發軟,幸虧得陸芳一路攙扶。
陸芳護著李氏後撤,避開人群往西宮仁壽宮方向一路撤去,李氏恍然道:「你是......」
陸芳道:「臣乃燕王死士,先前在太后宮中任職,奉命護夫人安全。上京如今危矣,還請夫人隨臣速速撤離。」
饒是李氏不懂朝廷之事,如今一聽到燕王這個名字,心中頓時安穩許多,她思及遠在朔州的女兒,紅著眼道:「殿下平安否?」
陸芳道:「殿下一切平安,上京戰亂,臣送您與女眷集合,仁壽宮那處有暗道,先出京尋處妥善之處。」
另一邊的常令婉好不容易坐上出宮逃難的馬車,只覺腹中疼的厲害,偏偏元熙如今也不知再何處。
身邊往日的那幾個大宮女如今危急關頭早不知跑去了何處,只怕都想著趁機偷些金銀細軟,她身邊如今只剩下一個春鴛仍對她不離不棄。
常令婉如今顧不得,只能抱著春鴛無助的哭:「本宮好像、好像發動了,救救本宮!」
春鴛一驚,「如今可不能生啊,娘娘,這處都是太監和侍衛,您總不能中途生下來,叫男人看了去。」
生孩子這等事哪裡是說憋著就能憋著的,常令婉素來嬌生慣養如今已經被折磨的幾近暈厥,滿頭的汗水,只能去求春鴛,「怎麼辦?你替本宮尋個穩婆來,快些去......」
.....
京郊——
蒼穹澄碧,萬里無雲。
嚴冬日輝傾瀉而下。
萬丈高空中一聲悽厲隼鳴,一隻展翅欲有丈寬的玉爪飛龍疾馳而過。
玄黑羽翼之下,是烏鴉鴉一望無垠的一群銀甲騎兵,□□寶馬鐵蹄錚錚,金革聲動轟轟如雷鳴。
騎衛以雷霆之勢,帶著撕碎一切的攻勢朝著被諸多勢力突破的上京席捲而來。
為首將領身姿高大挺拔,一身甲冑巍峨之姿端坐馬上。
恍如天神臨世的俊美面容隱於兜鍪面罩之下,唯露一雙深邃如瀾海的眼眸。
郗珣靜靜睥睨著一群逆軍入侵的痕跡。
京畿之處,滿是對峙過後的腥風血雨。
他憶起年幼時老師問他,溫和的皇帝一定是好皇帝麼?
武帝親征討伐前陳,震懾諸侯收回皇權,功績卓越,奈何常年征戰使民不聊生,國庫空虛,使得西羌趁虛而入,為基業埋下致死隱患。
英宗謙和有禮,親和待人,減輕賦稅,重振國政,奈何太過仁慈,以至權柄旁落,宦官為政。
光宗貪戀女色,鋪張浪費,生性殘暴喜屠殺大臣,奈何他在位期間確實大梁國庫豐盛,百姓賦稅最輕的朝代.......
這君王如何,從不能憑史書隻字片語評判,可這王朝腐敗,世家如同水蛭附著其上吸著黎民百姓的血。
這般的王朝,註定出不了一個好皇帝。
一切都得從頭開始。
拖得越久,越是叫百姓飽受煎熬,淒風苦雨——
肅王、魯王、信侯,逆臣竟湊得如此齊全。
「涼州衛,兩翼騎兵分四路將所有城門守死,參與謀逆者就地格殺——」
作者有話說:
郗珣答應老婆半年的,如今超時了他心態被徹底拖崩了哈哈哈。
關於常令婉的孩子,是給春鴛趁亂掉包了
第95章 終章
天慶元年, 這場引十三州動盪的諸王圍京之亂,數十年後仍使百姓記憶猶新。
門閥氏族、藩王諸侯起兵圍困上京,甚至屢次攻破王都, 惹得帝王出逃。
之後的上京成了人間煉獄,皇城幾遭圍攻, 戰火越燒越旺。
據傳整整三月過後, 經數次暴雨沖刷,禁中石道縫中仍殘留著血肉, 每回一落雨,滿皇城腐爛血腥惡臭。
想來竟與她做過十幾年母女,李氏後背發涼。
隨著常令婉一聲令下,她殿中的宮娥們便紛紛朝著李氏走來。
「夫人,隨我們娘娘一同出宮吧。」
「你們!」
李氏雙肩被禁錮起來,動彈不得,忽的殿外人影閃動。
陸芳攜著幾名暗衛從殿外湧入,她腰間抽出軟劍,一指來寬的軟劍在其手中猶如銀蛇一般。
只見銀蛇閃動,一劍迅雷之勢拂過宮娥脖頸。
陸芳劍法奇快,下手狠辣,犯來她手下絕不留情,皆是一劍封喉。
須臾間,來捉李氏的宮娥甚至來不及以李氏為人質便倒地咽氣身亡。
「啊!殺人了!」
「來人啊!將歹徒拿下!護著娘娘!」
一群宮娥內宦何曾見過如此血腥場面?奈何光是吼著聲音大,卻是無人敢上前。
只因聽見殿外傳來一下下沉重的撞擊聲。
砰砰砰——
似是攻城弩撞擊宮門之音。
宮人們在殿外驚惶萬狀痛哭連連,頓時自顧不暇紛紛哭喪著逃竄。
常令婉身邊伺候的宮娥們也一下子慌了神,皇宮連禁衛都調走了,若是攻進來誰能守著?
莫不是叫她們上不成?
頓時四處大亂,宮娥們亂成一團只想著逃跑,逃出宮外去。
跑去殿外,殿外更是亂成一團。
禁庭中有一萬有餘的宮人,如今都覺得禁庭將被攻破,一個個壯著膽子搶起了宮中金銀細軟打算趁機逃命,發一筆橫財。
李氏面容煌煌,被方才陸芳那兩劍鮮血淋了一臉,如今縱使逃出殿外仍覺雙膝發軟,幸虧得陸芳一路攙扶。
陸芳護著李氏後撤,避開人群往西宮仁壽宮方向一路撤去,李氏恍然道:「你是......」
陸芳道:「臣乃燕王死士,先前在太后宮中任職,奉命護夫人安全。上京如今危矣,還請夫人隨臣速速撤離。」
饒是李氏不懂朝廷之事,如今一聽到燕王這個名字,心中頓時安穩許多,她思及遠在朔州的女兒,紅著眼道:「殿下平安否?」
陸芳道:「殿下一切平安,上京戰亂,臣送您與女眷集合,仁壽宮那處有暗道,先出京尋處妥善之處。」
另一邊的常令婉好不容易坐上出宮逃難的馬車,只覺腹中疼的厲害,偏偏元熙如今也不知再何處。
身邊往日的那幾個大宮女如今危急關頭早不知跑去了何處,只怕都想著趁機偷些金銀細軟,她身邊如今只剩下一個春鴛仍對她不離不棄。
常令婉如今顧不得,只能抱著春鴛無助的哭:「本宮好像、好像發動了,救救本宮!」
春鴛一驚,「如今可不能生啊,娘娘,這處都是太監和侍衛,您總不能中途生下來,叫男人看了去。」
生孩子這等事哪裡是說憋著就能憋著的,常令婉素來嬌生慣養如今已經被折磨的幾近暈厥,滿頭的汗水,只能去求春鴛,「怎麼辦?你替本宮尋個穩婆來,快些去......」
.....
京郊——
蒼穹澄碧,萬里無雲。
嚴冬日輝傾瀉而下。
萬丈高空中一聲悽厲隼鳴,一隻展翅欲有丈寬的玉爪飛龍疾馳而過。
玄黑羽翼之下,是烏鴉鴉一望無垠的一群銀甲騎兵,□□寶馬鐵蹄錚錚,金革聲動轟轟如雷鳴。
騎衛以雷霆之勢,帶著撕碎一切的攻勢朝著被諸多勢力突破的上京席捲而來。
為首將領身姿高大挺拔,一身甲冑巍峨之姿端坐馬上。
恍如天神臨世的俊美面容隱於兜鍪面罩之下,唯露一雙深邃如瀾海的眼眸。
郗珣靜靜睥睨著一群逆軍入侵的痕跡。
京畿之處,滿是對峙過後的腥風血雨。
他憶起年幼時老師問他,溫和的皇帝一定是好皇帝麼?
武帝親征討伐前陳,震懾諸侯收回皇權,功績卓越,奈何常年征戰使民不聊生,國庫空虛,使得西羌趁虛而入,為基業埋下致死隱患。
英宗謙和有禮,親和待人,減輕賦稅,重振國政,奈何太過仁慈,以至權柄旁落,宦官為政。
光宗貪戀女色,鋪張浪費,生性殘暴喜屠殺大臣,奈何他在位期間確實大梁國庫豐盛,百姓賦稅最輕的朝代.......
這君王如何,從不能憑史書隻字片語評判,可這王朝腐敗,世家如同水蛭附著其上吸著黎民百姓的血。
這般的王朝,註定出不了一個好皇帝。
一切都得從頭開始。
拖得越久,越是叫百姓飽受煎熬,淒風苦雨——
肅王、魯王、信侯,逆臣竟湊得如此齊全。
「涼州衛,兩翼騎兵分四路將所有城門守死,參與謀逆者就地格殺——」
作者有話說:
郗珣答應老婆半年的,如今超時了他心態被徹底拖崩了哈哈哈。
關於常令婉的孩子,是給春鴛趁亂掉包了
第95章 終章
天慶元年, 這場引十三州動盪的諸王圍京之亂,數十年後仍使百姓記憶猶新。
門閥氏族、藩王諸侯起兵圍困上京,甚至屢次攻破王都, 惹得帝王出逃。
之後的上京成了人間煉獄,皇城幾遭圍攻, 戰火越燒越旺。
據傳整整三月過後, 經數次暴雨沖刷,禁中石道縫中仍殘留著血肉, 每回一落雨,滿皇城腐爛血腥惡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