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有點疑惑,既然不在,那只能給他留一封信走了。她又折返到書房,坐在書案前準備留信,然而剛準備落筆,便聽見有說話聲從隔壁傳來。

  「再不動手就晚了。我們的計劃已經到了最後最關鍵的一步,若遲疑一刻,只怕要功虧一簣。」

  這是南華先生的聲音。

  另一個人大約在遲疑,半晌沒有回答。南華先生又道:「我們幾代人,幾十年的努力,難道殿下都不放在心上嗎?」

  殿下?

  陸寧下意識就以為是李玄禎。可想想又覺得不是。好奇之餘,忍不住屏神細聽。

  接下來就聽到了她熟悉的一個男聲——秦冕的聲音。

  「不,先生。你們所做的一切,我都記在心裡。」秦冕嘆息一聲,道,「寧兒本來就已經牽扯進來了,想把她撇開已經不可能。既然已經和楊元修談好了條件,就按照原計劃進行吧。」

  「好。我現在就將她留下來。」

  陸寧心頭一驚,慌亂之中,手中的筆不小心滑落在地。她也顧不得撿,正要拔腿往外跑,書房的門窗卻忽然自動關上了。

  與此同時,牆壁上一副富春山居圖忽然往旁邊緩緩挪動,露出藏在裡面的暗室來。

  暗室不大,光照進去,裡面立著的兩個人,正是南華先生和秦冕。是陸寧認為自己很熟悉的人,卻又仿佛都變了一副樣子。

  她心頭大驚,做夢都沒想到,自己會被身邊熟悉的人背叛和算計。若是對外人,她絕不會如此放鬆警惕,可是,這裡是南華先生的居住啊!她已經在書院待了一個也多月了,他那樣和藹的一個人,為何會這樣?

  震驚的除了陸寧之外,還有秦冕。他今日一身藍衫,仍然是公子如玉的模樣,眉宇間仿佛總是有憂愁。這會兒看見陸寧,他驚得臉色也變了,看向南華先生,「先生早知道她在這裡?」

  南華先生拱手道:「殿下恕罪,若不這麼做,只怕殿下總是下不了決心。晚些時候他們來要人,我們如何交代?」

  秦冕對他的隱瞞有些惱怒,「可是,楊元修也並沒有做到約定中扣住李玄禎,我們為何一定要把人交給他?」

  南華先生沉默片刻,道:「楊大人已經讓崇文帝把李玄禎召回去了,他也算沒有食言。殿下,這個計劃必須進行下去。」

  秦冕沉默著。

  南華先生緩緩走到陸寧跟前,陸寧下意識地往後退了一步。面對陸寧時,他總是帶著慈祥的笑意,即便到了這個時候,仍然是笑著的。可陸寧知道,此刻的他跟平時教書授課的他完全不一樣。

  這位名動江南的山長,有著另一重不為人知的身份,那是潛藏在黑暗之下的另一個他。然而世人都被他的外表所矇騙。

  南華先生道:「你不必害怕,我們不會傷害你。」頓了頓,又補充道,「除非萬不得已的時候。」

  陸寧定了定神,問道:「你們……你們到底是什麼人?」

  聞言,南華先生詢問似的看了一眼秦冕,秦冕沉默片刻,道:「先生同她說清楚吧。不然她總要問的。」

  南華先生道:「好。你坐下來,我跟你說。」

  「我們是南晉的後人。」他微微頓了下,「或許你更熟悉的稱呼,是世人口中的『南晉餘孽』或是『舊朝亂黨』。」

  陸寧震驚地看著他。

  「四十年前,大燕攻入南晉都城,血洗晉宮,是皇后娘娘帶著年僅幾歲的小太子逃出了宮,其他人都盡數慘死於燕軍刀下。」

  四十年前,還是盛德帝時期。盛德帝在位時的確為大燕開疆拓土,立下不世功績,但他作風鐵血、性格暴戾,對於晉人特別是晉宮中的人,手段殘忍也是意料之中。到了晚年,有道士說他殺戮過重,損了壽元,所以他深信不疑,總是想著尋丹問藥。

  「我們這些遺臣,原本想等著小太子長大,輔佐他復國。即便不能復國,至少也要殺了大燕的皇帝報仇才行。可是他不願意,還勸我們不要再與朝廷對抗。」他似笑了一下,卻笑得有些蒼白,「他跟普通大燕的百姓一樣,念書,入仕途,天賦聰穎,最後進了翰林,年紀輕輕就官至正四品。他只想做普通的大燕人,他選擇擁護大燕,可後來,在崇文帝發現他的身份後,就連一絲猶豫也沒有,尋了個錯處把他斬首了。可笑,還是以謀逆的名義斬首的。」

  陸寧反應過來,「這個小太子,就是秦冕的父親?」

  「是。」南華先生道,「有這個前車之鑑,我們只能反抗,不然等待我們的,也只是朝廷的屠戮罷了。」

  陸寧搖頭道:「皇上在斬首秦之衍的時候放過了秦冕,這還不夠嗎?你們就是固執得想要擁護舊朝而已,又何必給自己找什麼冠冕堂皇的藉口。」

  南華先生也不否認,只是看著陸寧,淡淡道:「這些並不重要。只是去年雁鳴山一役,我們的人折損得厲害,不得不與其他人合作,才能繼續復國大業。但是,他們的要求是必須把你送過去。原本並不想把你牽扯進來,但事已至此,只能連累你了。」

  說著連累,但話語裡卻絲毫沒有愧疚之意。

  「所以,這次我來南華書院,是你故意引我來的?」陸寧道。

  南華先生仍然不否認。

  陸寧又道:「你們到底是在進行什麼計劃?」

  他卻不願意談了,站起身,道:「你很快就會知道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