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得不說,尹元鴻這個想法是好,不過終究託了些美夢般的幻想。當初是商賈之家的時候,尚能兄友弟恭,合力共佐一事。但入京覆了皇權,成了帝王家,便又成了另外一回事了。

  人間情誼,哪有始終如初這麼圓滿。

  尹濟海沉默了一陣,他確實偏了矛頭。他以為是尹元鴻對尹濟林的偏心,或者最多是顧及天家父子的顏面,不好太過絕情。卻忘了,在這背後,是尹家從海上開始,就延續著的,對宗族和血緣的執念。

  他又看向尹信,示意他接著說。

  「父王把面子上的事情做足便是,陛下想要兄友弟恭,父王便讓陛下看兄友弟恭吧。」尹信道,「家宴的事情,演場戲罷了。」尹信道,「父王還要替陛下操持,才可去陛下心中疑慮。」

  「怎麼演,到最後也騙不過燕王。」尹濟海道,「仁義啟化之事,不是我教你的,阿信。」

  「兒臣何曾說過要用仁義啟化的法子?」尹信接著道,「燕王的命可以留著,讓他在京里,切不可放虎歸山。」

  「你皇叔有兒子。」

  「但不曾正式受封世子。」尹信道,目光深沉似潭,「而兒臣已接了聖諭,是皇太孫了。」

  「你的意思,是要去燕地,領燕地的軍?」

  「兒臣未能將京城給父王收拾乾淨,是兒臣無能。如今只能去燕地,將皇叔的勢力清剿乾淨。」尹信低了頭,點上一點。

  尹濟海半眯了有些酸疼的眼睛,有些意外了。尹信的身影裹在東宮的燈火里,是這樣的魁梧挺拔——自己該明白的,兒子早已行過冠禮,在東南走了一遭,便更成熟了。

  不是維楨王,是皇太孫。

  「不可,阿信!」倒是太子妃有些著急,「燕地邊寒,燕王在那兒的勢力根深蒂固,會有多少人盯著你的性命?你也知道自己是皇太孫……」

  「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尹信將他母妃的手握了握,「派哪一位武將能完全放心?能保證他對東宮忠心耿耿,不做大自恃?」

  「只有兒臣了。燕王失德,冒犯東宮,皇太孫巡撫清查,還有比這更合適的理由嗎?」他退回來,「待兒臣把燕地能清算的,都清算了,換一茬兒我們自己的人上去。再請燕王回燕,成全陛下想要的兄弟和睦,豈不妙哉?」

  「這……」太子妃看看尹濟海,尹濟海沉默著,他飛快地思索。在他手下潛伏燕地的探子們的名字在他腦海中一一過去,一,二,三……

  「我把明軍給你。」

  他終於開口了。

  「兒臣不用東宮的明軍,兒臣會向陛下請親衛軍。」尹信的眼底閃了一絲決絕的神色,霎時消失,在尹濟海看來竟變得疏離了。他又道,「兒臣與父王認真議此事,父王以後,也莫拿兒臣的婚事說笑了。」

  他想娶的人只有一個。

  尹濟海斂了斂神,果然。

  「……你打算什麼時候與陛下提此事?」尹濟海最終沒有說他,只是這樣問。

  「必然要在家宴以前,這樣才好趁著家宴的時機,將燕王留在京中——兒臣要為父王搭好戲台子才是。」

  尹濟海將手中空空的參湯碗看了又看,沒有一句話可以說了。他改變不了自己兒子的心意——尹信這孩子,比他當年成長的更快。他看得透利害,謀略的本事青出於藍,手段也比自己更決絕。心思更偏執,性子更執拗,想要什麼,一定要弄到手。

  自己好像確實,不用擔心了。

  「我知道了。」

  他最終沒有嘆氣。

  作者有話說:

  1.這局是,父子的battle

  2.尹信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了

  3.太子妃貼貼

  第102章 拔刺

  秋風在宮道上打了個圈, 學不來天家一點威儀自重,於是顧自怨懟地撩起這道上行人的衣裳。那貴氣的織金鍛擺絕不容秋風僭越,將那些它慣會牽起的愁緒離思通通壓在擺下。

  他身後雖是跟著不少人, 但從旁看去,便知道只有這常服的少年和他身後那身著官服的女子, 才是要緊人物。

  秋風多有不甘,煙雲卦一算, 又去擾他身後那位模樣清秀的女子。青羅圓領畫雲肩,黑絲纓描金蟬冠, 穿著倒是比他正式許多。

  女官的服制,領口扎的很緊, 有些刺撓,林禮忍住了不去扯, 卻依然不習慣。她垂目, 小心著不踩到那寬大的衣擺,跟在尹信的身後徐徐而行。

  昨天夜裡,松芸館並不平靜。尹信突然來找她, 說是今日面聖, 有機會替她一解心中疑惑, 要她跟他一起去。

  「我?這是哪裡的規矩?議政之事,外命婦可以在側?」

  「確實要委屈你, 當我一天女官。」他說這話的時候, 神色認真, 可林禮總覺得他眉目里含了一分意味不明的笑。

  要追究起來麼……就得到啟州府的時候,原是一直沒忘了女官這件事啊。

  「我自是不委屈的, 殿下想這日, 不是想了許久嗎?」她道。

  「亂測人心。」他淡淡吐出幾個字, 帶著龍涎香的氣味靠過來,被她顫著心嗔了一句,推走了。

  林禮跟在尹信身後的時候,想起這件事,還是忍不住紅了耳後,心神一盪一盪的。

  她是理智的人,很快搖搖頭讓自己別想了,這樣順著回憶下去的話,不知道面色要發緋多久。

  於是他們在九衡閣前停下的時候,尹信眼裡的她,已經是神色如常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