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瑜娘娘閉宮不見人,兒子也無聊得很,倒不如在母后這好玩。」 祁理聽他語氣不對,說話時也帶著討好小心,斟茶時見茶色淺了,轉身有添了些葉片進去,端到他耳邊:「父皇喝茶。」
「不許貪玩,今日宮宴結束便回景福宮去。」 祁鈺不願讓他與皇后多接觸,見他小心討好自己,神情緩和了些,喝了口他遞過來的茶。
「小孩子,貪玩些也不怕的。」皇后動作倒快,一身紅色大妝襯得氣色都好了許多,「皇上先行,臣妾跟在後面。」
太極殿群臣落座,風波後許久未露面的太后也在,大家都十分默契地對明家的舊案緘口不言,沒人再不依不饒。
見皇上皇后相偕而來,便知徐家有驚無險又渡過了這次風波,至於一直視徐家為心頭患的皇上為何忽然鳴金收兵,其中緣由…耐人琢磨。
祁鈺餘光落在明丹姝身上,不知是這半年來初次露面的緣故,還是為了明繼臻造勢,衣著舉止格外地張揚!
一身朱紅宮裙,領口、袖畔、裙擺都以金線封邊,在大殿的燭燈映照下熠熠生輝,與各家臣眷毫不避嫌地推杯換盞,五頭鳳釵隨著蓮步輕移,風頭儼然蓋過皇后去!
似乎察覺到了他的視線,執盞遙遙一敬,美目盼兮,盡態極妍!
「諸卿,今日設宴,乃為慶西北軍凱旋!揚我大齊國威!」 祁鈺開宴祝詞。
「吾皇萬歲!」 臣下不只佟、吳兩家與明丹姝的關係,如今聽皇上只一概而褒讚西北軍,絕口不提明繼臻,心裡打鼓,皇上與明家到底為何生了嫌隙?
「臣明繼臻,代三十萬西北軍謝過皇上!」 不請自來,明繼臻出席應下,意氣煥發恍若明章當年。
話鋒一轉,「臣自鶴疆國給皇上帶回來個禮物!」
「禮物?」 祁鈺也摸不清他葫蘆里賣得什麼藥,饒有興致接話:「繼臻已將鶴疆十六城送與朕,不知還有何驚喜?」
「有勞夏公公吩咐我候在東宮門的隨從進來。」
「這…皇上?」 夏光知道皇上的忌諱,問道。
「去吧!」 祁鈺頷首,手不動聲色按了按側腹,忽覺絞痛。
不多時,夏光領進來個兩手空空的纖瘦隨從,「皇上,人到了。」
「鶴疆國王女南墨,見過大齊皇帝!」 沒待人細打量,那隨從抬起頭來見禮,絲竹忽停。
「南墨今日來朝,只為一事。」 她拿出王印托在掌心,環顧四周,視線在明丹姝身上頓了頓隨即轉開,挑釁似的與祁鈺道:「在獻印之前,南墨有樁陳年舊事要說與貴朝君臣聽。」
鶴疆滅國已成定局,這是最後,她能代表鶴疆國出現在人前的機會。
「不知公主有何見教?」 明繼臻不會無緣無故讓她說話,祁鈺是明知有詐,卻又不好開口回絕失了大國體統。
「我父王臨終前曾痛罵貴朝背信棄義。」 南墨這樣賣力,倒也不只為了二王子,鶴疆雖亡了,可戎狄猶在,大齊這樣君臣失和消耗自身,焉知來日不會重蹈鶴疆覆轍?
她今日,便要埋下這惡果!
刀刀見肉,毫不留情:「我探查之下才發現…十年前,貴朝的鄭窮將軍和戶部尚書徐鴻,曾威逼利誘鶴疆與戎狄聯手發兵伐齊,其目的便是…藉機做局,誣陷貴朝太傅明章貪污軍餉,激起民憤,以斬之!鄭將軍與我父王的往來書信中寫的清清楚楚,這事,是得了貴朝的太后和東宮首肯…」
最後,還不忘踩在大齊皇帝最疑心上,對明繼臻拱手一禮,道:「按說,我作為敗國外臣本不該說這些,可鳥之將死,尚有一鳴,我與明將軍在西北交手多次,倒有了幾分難得的相惜之情,便忍不住說道說道。」
「這…前陣子不是沒查出什麼嗎?怎麼又有徐家的事?」 有新入朝不明就裡的臣下小聲嘀咕。
「君心難測啊!」
「太傅當年可憐!」
「東宮?當年的東宮,不就是…」
眾人明白,南墨已是敗軍之將斷沒有信口胡說的道理,那…前陣子六部查到徐家,皇上便降聖旨草草結案,是為了掩蓋?
「徐卿,」 祁鈺此時不知是痛是怒,臉色冷青難看至極,自不能承認…主動給徐鴻鋪了台階:「你可有話解釋其中誤會?」
「倒是不必。」 徐鴻起身走到大殿中央,步履從容,肯定:「她說的,都是真的。」
作者有話說:
第91章 尾聲
「徐鴻!」 祁鈺喝住他, 隱含威脅。
「父親!」皇后更是坐不住了,急忙截住話茬強顏歡笑:「可是醉了?」
「臣說,她說得沒錯。」 徐鴻從容不迫又往前走了幾步, 右手邊是當年拆散他與劉桑苓的劉閻, 正前方即是太后…
垂手,形影如風,忽然從長袍下的靴筒抽出一柄橫弩,眾人還沒回過神來,只聽錚!錚!兩聲,劉閻和太后先後倒在血泊之中。
他當年, 也是戰場上百發百中的常勝將軍!
繳械,隨手端了盞酒一飲而盡,他這一生的悲劇由這兩人而起, 終於塵埃落定。
「護駕!宣太醫!」 夏光簡直嚇得魂飛魄散, 好好兒的人怎麼突地發起瘋來!
「外祖!外祖!」 明丹姝和明繼臻也顧不得細究, 趕緊衝到劉閻的席間,可惜人已沒了生息。
禁軍將徐鴻押下, 眾人眼見太后被一箭穿喉,心還沒落灰原處,忽然又聽見皇后驚叫:「皇上!皇上您怎麼了!太醫呢!」
「不許貪玩,今日宮宴結束便回景福宮去。」 祁鈺不願讓他與皇后多接觸,見他小心討好自己,神情緩和了些,喝了口他遞過來的茶。
「小孩子,貪玩些也不怕的。」皇后動作倒快,一身紅色大妝襯得氣色都好了許多,「皇上先行,臣妾跟在後面。」
太極殿群臣落座,風波後許久未露面的太后也在,大家都十分默契地對明家的舊案緘口不言,沒人再不依不饒。
見皇上皇后相偕而來,便知徐家有驚無險又渡過了這次風波,至於一直視徐家為心頭患的皇上為何忽然鳴金收兵,其中緣由…耐人琢磨。
祁鈺餘光落在明丹姝身上,不知是這半年來初次露面的緣故,還是為了明繼臻造勢,衣著舉止格外地張揚!
一身朱紅宮裙,領口、袖畔、裙擺都以金線封邊,在大殿的燭燈映照下熠熠生輝,與各家臣眷毫不避嫌地推杯換盞,五頭鳳釵隨著蓮步輕移,風頭儼然蓋過皇后去!
似乎察覺到了他的視線,執盞遙遙一敬,美目盼兮,盡態極妍!
「諸卿,今日設宴,乃為慶西北軍凱旋!揚我大齊國威!」 祁鈺開宴祝詞。
「吾皇萬歲!」 臣下不只佟、吳兩家與明丹姝的關係,如今聽皇上只一概而褒讚西北軍,絕口不提明繼臻,心裡打鼓,皇上與明家到底為何生了嫌隙?
「臣明繼臻,代三十萬西北軍謝過皇上!」 不請自來,明繼臻出席應下,意氣煥發恍若明章當年。
話鋒一轉,「臣自鶴疆國給皇上帶回來個禮物!」
「禮物?」 祁鈺也摸不清他葫蘆里賣得什麼藥,饒有興致接話:「繼臻已將鶴疆十六城送與朕,不知還有何驚喜?」
「有勞夏公公吩咐我候在東宮門的隨從進來。」
「這…皇上?」 夏光知道皇上的忌諱,問道。
「去吧!」 祁鈺頷首,手不動聲色按了按側腹,忽覺絞痛。
不多時,夏光領進來個兩手空空的纖瘦隨從,「皇上,人到了。」
「鶴疆國王女南墨,見過大齊皇帝!」 沒待人細打量,那隨從抬起頭來見禮,絲竹忽停。
「南墨今日來朝,只為一事。」 她拿出王印托在掌心,環顧四周,視線在明丹姝身上頓了頓隨即轉開,挑釁似的與祁鈺道:「在獻印之前,南墨有樁陳年舊事要說與貴朝君臣聽。」
鶴疆滅國已成定局,這是最後,她能代表鶴疆國出現在人前的機會。
「不知公主有何見教?」 明繼臻不會無緣無故讓她說話,祁鈺是明知有詐,卻又不好開口回絕失了大國體統。
「我父王臨終前曾痛罵貴朝背信棄義。」 南墨這樣賣力,倒也不只為了二王子,鶴疆雖亡了,可戎狄猶在,大齊這樣君臣失和消耗自身,焉知來日不會重蹈鶴疆覆轍?
她今日,便要埋下這惡果!
刀刀見肉,毫不留情:「我探查之下才發現…十年前,貴朝的鄭窮將軍和戶部尚書徐鴻,曾威逼利誘鶴疆與戎狄聯手發兵伐齊,其目的便是…藉機做局,誣陷貴朝太傅明章貪污軍餉,激起民憤,以斬之!鄭將軍與我父王的往來書信中寫的清清楚楚,這事,是得了貴朝的太后和東宮首肯…」
最後,還不忘踩在大齊皇帝最疑心上,對明繼臻拱手一禮,道:「按說,我作為敗國外臣本不該說這些,可鳥之將死,尚有一鳴,我與明將軍在西北交手多次,倒有了幾分難得的相惜之情,便忍不住說道說道。」
「這…前陣子不是沒查出什麼嗎?怎麼又有徐家的事?」 有新入朝不明就裡的臣下小聲嘀咕。
「君心難測啊!」
「太傅當年可憐!」
「東宮?當年的東宮,不就是…」
眾人明白,南墨已是敗軍之將斷沒有信口胡說的道理,那…前陣子六部查到徐家,皇上便降聖旨草草結案,是為了掩蓋?
「徐卿,」 祁鈺此時不知是痛是怒,臉色冷青難看至極,自不能承認…主動給徐鴻鋪了台階:「你可有話解釋其中誤會?」
「倒是不必。」 徐鴻起身走到大殿中央,步履從容,肯定:「她說的,都是真的。」
作者有話說:
第91章 尾聲
「徐鴻!」 祁鈺喝住他, 隱含威脅。
「父親!」皇后更是坐不住了,急忙截住話茬強顏歡笑:「可是醉了?」
「臣說,她說得沒錯。」 徐鴻從容不迫又往前走了幾步, 右手邊是當年拆散他與劉桑苓的劉閻, 正前方即是太后…
垂手,形影如風,忽然從長袍下的靴筒抽出一柄橫弩,眾人還沒回過神來,只聽錚!錚!兩聲,劉閻和太后先後倒在血泊之中。
他當年, 也是戰場上百發百中的常勝將軍!
繳械,隨手端了盞酒一飲而盡,他這一生的悲劇由這兩人而起, 終於塵埃落定。
「護駕!宣太醫!」 夏光簡直嚇得魂飛魄散, 好好兒的人怎麼突地發起瘋來!
「外祖!外祖!」 明丹姝和明繼臻也顧不得細究, 趕緊衝到劉閻的席間,可惜人已沒了生息。
禁軍將徐鴻押下, 眾人眼見太后被一箭穿喉,心還沒落灰原處,忽然又聽見皇后驚叫:「皇上!皇上您怎麼了!太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