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那一日是個日頭極好的日子,連風也十分得和煦,好像吹走了府上籠罩多日的陰霾。
世子選擇了火葬,沒有大辦,甚至沒有通知世子妃生前認識的任何一個人,只帶了幾個信得過的人一起。
和豐慶猜想的一樣,褚彥修將消息徹底封鎖,甚至就連南邑王府上的人也都不知道府上世子妃離世的消息。
看著熊熊的烈火燒起,豐慶的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有鬆了口氣,也有一些難過。
他想,世子應該要更加難受,想勸他還是別看了,越看越傷心。但轉過身,話卻怎麼也說不出來。
褚彥修這個樣子,會讓豐慶覺得,好像那正在被火焰燒盡的人是他。
他恍然間竟有些懷疑,世子妃下葬之後,世子真的能好起來嗎?
/
尉慈姝下葬之後,褚彥修好似又恢復到了以前那陰鷙高貴不近人情的模樣。
沒有一人察覺到他的不對,當然也沒有一人敢問他之前消失那麼久丟下公務是去做了什麼。
世子恢復到了從前沒有世子妃時一心只有謀劃事業的狀態一切都好像恢復如常,但豐慶的心卻始終無法安下。
只有他一人知道,褚彥修走神眼神空洞盯著某處入神的時間越來越久。
豐慶甚至偶然間發現,才剛二十歲出頭的世子竟然隱約有了白髮。
雖只有隱隱約約幾根隱入烏色的髮絲里,不仔細觀察根本看不出,但豐慶卻仍覺得那幾根銀絲刺目極了。
望著褚彥修明明表現得和從前一樣,但卻愈發寂寥陰鬱的身影,及久久緊鎖的眉間,豐慶的心始終放心不下。
他大概是懂了什麼是哀莫大於心死。
世子妃沒了,連帶著世子的整顆心也都被帶走了。
都說人有三魂七巧,恐怕世子的所有心竅都被寄托在了已故的世子妃身上。
豐慶甚至有些懷疑,若不是世子在顧忌著什麼,恐怕早就跟隨世子妃一起去了。
//
距離尉慈姝離開豐京已經過去了四個月。
五月正是春夏更迭,天氣不冷不熱,一年之中氣候難得舒適宜人之時。
尉慈姝已經獨自在這個小鎮生活了四個月,她的感受十分良好。
每日的心情都十分愉悅。
她在小鎮沒有任何認識的熟人,卻並不覺得孤獨。
凌如栩之前提議過要派信得過的人來,但為了安全期間都被尉慈姝統統拒絕,甚至除了逃出來的那一日,之後她都沒有再和凌如栩有過任何的聯繫。
為了避免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暴露自己,尉慈姝甚至很少和周圍人有所交集,當然也是因為她打算再過兩個月便換個地方居住的原因。
若總是短暫地和他人構建關係,然後又分離,也是一種自我的消耗。
搬來後的一個月,她才無意中得知隔壁住了一位上了年紀的婦人及大約十四五歲的少年。
那是一個傍晚,天色將黑未黑之時,尉慈姝聽到了一陣急促的敲門之聲。
她本猶豫著要不要開門,天已經快要黑了,且她還是一個人.....
外面那急切拍打著門扇之人卻開了口說自己是隔壁的鄰居,他奶奶突然暈倒了,家裡沒有其他人,問她能不能去照看一下,他去叫郎中。
尉慈姝心中仍是有些擔心懷疑,但想起似乎隔壁鄰居確實是有位年齡大些的老奶奶,還是上前去開了門。
所幸,她擔心的沒有發生。
自那日之後,或許是為了感謝她,隔壁時不時地便會送來一些東西。
有時是奶奶做的吃的,有時是一些瓜果蔬菜,有時是一些可以消磨時間的小玩意兒。
多次收了人家東西之後,尉慈姝偶爾也買了什麼,也會送去隔壁一些。
就這麼一來二往地熟了起來,開始時送東西或許是怕她不收,都是敲門後放在門口,等到她去開門,根本看不見人影,不給她拒絕的機會。
後來熟了,每次就乾脆是由那少年直接送上門來。
尉慈姝由最開始還有些抗拒,到了後面便也漸漸習慣了。
她感覺自己已經徹底地忘記了豐京時的生活,也很少會想起和褚彥修相關的事情。
尉慈姝覺得現在這樣就很好,這就是她想要的平凡但卻又安心的生活。
就這樣又過去了一月,日子仍舊過得風平浪靜,她和隔壁鄰居的關係又更親切了一些,但這也並不妨礙尉慈姝準備搬離這裡的決心。
雖對豐京的生活早已感覺恍如隔世,但尉慈姝的心底卻仍是有隱隱的惶恐,這樣的惶恐在白日裡時不顯,到了夜間卻尤為清晰。
是的,尉慈姝始終在害怕褚彥修找上來,雖然她知道這不可能,沒有一個人回去尋找一個親眼看著死在他面前,又親眼看著燒成灰的死人的下落。
但尉慈姝的心仍有不安,她準備去的地方,特意避開了和褚彥修提過的,以及一些繁華的大城市。
.....
那小少年知道她是從繁華的外面世界來了之後,便總是來纏著她讓她講關於外面世界的一切。
尉慈姝本來還有些擔憂,但一想自己馬上也就離開了,且看著小少年真誠期盼又嚮往的目光,她實在是沒辦法拒絕。
她沒有刻意提起地名,少年也並不刨根問底,每一次尉慈姝都能從他亮晶晶的眼睛中看出對外面的嚮往與好奇。
世子選擇了火葬,沒有大辦,甚至沒有通知世子妃生前認識的任何一個人,只帶了幾個信得過的人一起。
和豐慶猜想的一樣,褚彥修將消息徹底封鎖,甚至就連南邑王府上的人也都不知道府上世子妃離世的消息。
看著熊熊的烈火燒起,豐慶的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有鬆了口氣,也有一些難過。
他想,世子應該要更加難受,想勸他還是別看了,越看越傷心。但轉過身,話卻怎麼也說不出來。
褚彥修這個樣子,會讓豐慶覺得,好像那正在被火焰燒盡的人是他。
他恍然間竟有些懷疑,世子妃下葬之後,世子真的能好起來嗎?
/
尉慈姝下葬之後,褚彥修好似又恢復到了以前那陰鷙高貴不近人情的模樣。
沒有一人察覺到他的不對,當然也沒有一人敢問他之前消失那麼久丟下公務是去做了什麼。
世子恢復到了從前沒有世子妃時一心只有謀劃事業的狀態一切都好像恢復如常,但豐慶的心卻始終無法安下。
只有他一人知道,褚彥修走神眼神空洞盯著某處入神的時間越來越久。
豐慶甚至偶然間發現,才剛二十歲出頭的世子竟然隱約有了白髮。
雖只有隱隱約約幾根隱入烏色的髮絲里,不仔細觀察根本看不出,但豐慶卻仍覺得那幾根銀絲刺目極了。
望著褚彥修明明表現得和從前一樣,但卻愈發寂寥陰鬱的身影,及久久緊鎖的眉間,豐慶的心始終放心不下。
他大概是懂了什麼是哀莫大於心死。
世子妃沒了,連帶著世子的整顆心也都被帶走了。
都說人有三魂七巧,恐怕世子的所有心竅都被寄托在了已故的世子妃身上。
豐慶甚至有些懷疑,若不是世子在顧忌著什麼,恐怕早就跟隨世子妃一起去了。
//
距離尉慈姝離開豐京已經過去了四個月。
五月正是春夏更迭,天氣不冷不熱,一年之中氣候難得舒適宜人之時。
尉慈姝已經獨自在這個小鎮生活了四個月,她的感受十分良好。
每日的心情都十分愉悅。
她在小鎮沒有任何認識的熟人,卻並不覺得孤獨。
凌如栩之前提議過要派信得過的人來,但為了安全期間都被尉慈姝統統拒絕,甚至除了逃出來的那一日,之後她都沒有再和凌如栩有過任何的聯繫。
為了避免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暴露自己,尉慈姝甚至很少和周圍人有所交集,當然也是因為她打算再過兩個月便換個地方居住的原因。
若總是短暫地和他人構建關係,然後又分離,也是一種自我的消耗。
搬來後的一個月,她才無意中得知隔壁住了一位上了年紀的婦人及大約十四五歲的少年。
那是一個傍晚,天色將黑未黑之時,尉慈姝聽到了一陣急促的敲門之聲。
她本猶豫著要不要開門,天已經快要黑了,且她還是一個人.....
外面那急切拍打著門扇之人卻開了口說自己是隔壁的鄰居,他奶奶突然暈倒了,家裡沒有其他人,問她能不能去照看一下,他去叫郎中。
尉慈姝心中仍是有些擔心懷疑,但想起似乎隔壁鄰居確實是有位年齡大些的老奶奶,還是上前去開了門。
所幸,她擔心的沒有發生。
自那日之後,或許是為了感謝她,隔壁時不時地便會送來一些東西。
有時是奶奶做的吃的,有時是一些瓜果蔬菜,有時是一些可以消磨時間的小玩意兒。
多次收了人家東西之後,尉慈姝偶爾也買了什麼,也會送去隔壁一些。
就這麼一來二往地熟了起來,開始時送東西或許是怕她不收,都是敲門後放在門口,等到她去開門,根本看不見人影,不給她拒絕的機會。
後來熟了,每次就乾脆是由那少年直接送上門來。
尉慈姝由最開始還有些抗拒,到了後面便也漸漸習慣了。
她感覺自己已經徹底地忘記了豐京時的生活,也很少會想起和褚彥修相關的事情。
尉慈姝覺得現在這樣就很好,這就是她想要的平凡但卻又安心的生活。
就這樣又過去了一月,日子仍舊過得風平浪靜,她和隔壁鄰居的關係又更親切了一些,但這也並不妨礙尉慈姝準備搬離這裡的決心。
雖對豐京的生活早已感覺恍如隔世,但尉慈姝的心底卻仍是有隱隱的惶恐,這樣的惶恐在白日裡時不顯,到了夜間卻尤為清晰。
是的,尉慈姝始終在害怕褚彥修找上來,雖然她知道這不可能,沒有一個人回去尋找一個親眼看著死在他面前,又親眼看著燒成灰的死人的下落。
但尉慈姝的心仍有不安,她準備去的地方,特意避開了和褚彥修提過的,以及一些繁華的大城市。
.....
那小少年知道她是從繁華的外面世界來了之後,便總是來纏著她讓她講關於外面世界的一切。
尉慈姝本來還有些擔憂,但一想自己馬上也就離開了,且看著小少年真誠期盼又嚮往的目光,她實在是沒辦法拒絕。
她沒有刻意提起地名,少年也並不刨根問底,每一次尉慈姝都能從他亮晶晶的眼睛中看出對外面的嚮往與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