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他只會盤簡單的髮髻,剛盤好,便發現臉側還留了幾縷,他面色訕訕:「我再來一次。」
清辭沒有任何不願:「嗯。」
衛昭的手是拿慣大刀的,從前或許還會點盤發繡花的本事,現下卻全都拋在腦後。不過他本來就手巧,思考了幾息,便盤了個中規中矩的簡單髮髻。
「阿姐,」他帶著近乎卑微的語氣,用溢滿水光的眼仁盯著她,「我下次一定盤的比現在還好看,你往後都讓我給你梳發好不好?」
「你有時間?」
「有的!」
清辭應道:「好啊,你既然有時間那就給我盤吧。」她看看鏡子裡的自己,誇獎他:「這次也不錯呀。」
衛昭眼神立馬亮了,嘿嘿笑了幾聲。
衛昭今日在家中休息,他始終纏在清辭身邊。清辭沒有半分不願,反倒覺得他很可愛。兩人在府中賞了會兒花,衛昭便急不可耐地催著清辭回房去。他讓清辭坐在塌上,他則不知道從哪裡翻出來本小書,照著書中所寫,拿著她的頭髮做試驗,盤不好再重新來。
「好了沒啊?」
「阿姐先睡,我練練手。」
「好吧。」清辭拖著腮,閉上眼睛。日光打在臉上,暖融融的,她很快便趴在塌上的小案上睡去。衛昭仍不知疲倦,孜孜好學地盤發。
****
日子過得極快。
前一陣子,因為魏原頒布的政令,不僅在百姓口中得到了好的評價,連帶著投奔他手下的兵士也多了起來。
小天子如今年歲小,頻頻生病,朝政全權交到魏原手中,又過幾日,小天子忽然宣布,要順應天命,將天子之位給魏原。魏原再三推辭,任由朝中大臣請願也不為所動,直至後來,小天子再三懇求,以自己年歲小、體弱多病為由,魏原心底不忍,終是從命。
魏原稱帝,改國號為「魏」。
梁朝統治自此結束。
魏原成為天子後,曾與之不合的徐州牧聯合其餘各州,打著「清君側,除佞臣」的名頭,起兵討伐。
魏原命衛昭領軍,前往對抗。
****
衛昭離開已經近一個多月,前方捷報頻傳。清辭心中仍是擔憂,更多的,是想念。雖說平日裡,衛昭痴纏她要多些,可真等他不在身邊,清辭哪哪都不舒服。
有時候半夜醒來,她會喚衛昭的名字。就連半夢半醒間,都仿佛看見衛昭在身邊。
清辭索性不在家中待下去,去了「蒹葭」,隨著齊桂明在鋪子裡看了幾眼,兩人又去了學堂。
魏原稱帝後,撥了不少錢財用於恢復民生。「蒹葭」作為大商鋪,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二人所來的學堂,是朝廷建立的,在城門外的空地里修築,占地面積大,足可盛數百人。
其中多是些貧民子弟,因無錢讀書,便來這裡聽講。
清辭與齊桂明,皆是讀書識字之人,閒暇時也會來此,幫著教學生讀書識字。
偶爾,陶皇后也會來此。
雖是萬物枯敗的季節,可洛陽城內,卻顯現出一片生機。
清辭自從去了學堂,人就忙起來,好不容易休息幾日。陶皇后又把她喚進宮裡去,說是得了新鮮玩意要跟她一起分享。
清辭去了。陶皇后神神秘秘的,讓宮人都退下,她從床底的小木匣里掏出幾塊黃絹。
清辭一看黃絹,陶皇后還沒說什麼,她便懂了,忙道:「皇后娘娘!」
陶皇后詫異道:「你小聲些,我偷偷給你的,別讓人知道。」她塞進清辭懷中,道:「我之前給你那小木匣,你打開過嗎?裡面除了黃絹,還有一件小衣,樣式新奇獨特,我跟你好才送你的,你穿過嗎?」
清辭紅著臉:「不懂娘娘說什麼。」
陶氏笑道:「跟我還害羞了。」她溫柔地摸摸肚子:「前些日子診脈,我有孕了。昨日夫君說起來,還在感嘆,他說他不僅想當父親,還想當叔父呢。」
清辭聽了這話,不出聲了。
陶氏便道:「衛昭時常征戰,你們二人聚少離多。等這次結束,定要讓衛昭好好陪陪你。」
清辭靜靜聽著,心裡暗暗地想,有個小孩是她跟衛昭兩人的,貌似也挺不錯的......
二人又說了一會兒話,她被迫抱著一木匣子的黃絹往家中去。
****
三月後,天已入冬,漫天大雪飄舞。
衛昭回來了,他凱旋而歸,不僅連奪了徐州數城,還斬殺了徐州牧手下幾員大將。如今的徐州,也只勉強撐著,但凡魏原動動手指,便立刻土崩瓦解。
魏原大喜,賞賜衛昭珍寶珠玉,封他為衛王。衛昭與魏原是同胞兄弟,本就應該封王,只是恰逢徐州牧作亂,衛昭領兵出戰,便沒來得及。魏原又允衛昭府邸留在洛陽,這是殊榮。
明眼人便只衛王是皇上極疼愛的親弟。
今日恰巧是衛昭生辰,魏原都打算讓衛昭留宿宮中,與他不醉不歸。可衛昭腳底卻像抹了油,宴席一散,他人就跑沒影了。
魏原暗自失笑,又喝了幾杯酒,無奈一嘆。在弟弟心中,他這當兄長的,遠遠不及那位將他養大如今已成為妻子的孟清辭,他心中微微不爽,卻也沒任何法子。
又過了幾息,他去了陶皇后處。
****
衛昭回府後,得知清辭在浴房。彼時已經是夜晚,他正想推門而入,清辭卻不讓他進,要他去別處清洗,任由衛昭百般撒嬌,清辭始終不允。
清辭沒有任何不願:「嗯。」
衛昭的手是拿慣大刀的,從前或許還會點盤發繡花的本事,現下卻全都拋在腦後。不過他本來就手巧,思考了幾息,便盤了個中規中矩的簡單髮髻。
「阿姐,」他帶著近乎卑微的語氣,用溢滿水光的眼仁盯著她,「我下次一定盤的比現在還好看,你往後都讓我給你梳發好不好?」
「你有時間?」
「有的!」
清辭應道:「好啊,你既然有時間那就給我盤吧。」她看看鏡子裡的自己,誇獎他:「這次也不錯呀。」
衛昭眼神立馬亮了,嘿嘿笑了幾聲。
衛昭今日在家中休息,他始終纏在清辭身邊。清辭沒有半分不願,反倒覺得他很可愛。兩人在府中賞了會兒花,衛昭便急不可耐地催著清辭回房去。他讓清辭坐在塌上,他則不知道從哪裡翻出來本小書,照著書中所寫,拿著她的頭髮做試驗,盤不好再重新來。
「好了沒啊?」
「阿姐先睡,我練練手。」
「好吧。」清辭拖著腮,閉上眼睛。日光打在臉上,暖融融的,她很快便趴在塌上的小案上睡去。衛昭仍不知疲倦,孜孜好學地盤發。
****
日子過得極快。
前一陣子,因為魏原頒布的政令,不僅在百姓口中得到了好的評價,連帶著投奔他手下的兵士也多了起來。
小天子如今年歲小,頻頻生病,朝政全權交到魏原手中,又過幾日,小天子忽然宣布,要順應天命,將天子之位給魏原。魏原再三推辭,任由朝中大臣請願也不為所動,直至後來,小天子再三懇求,以自己年歲小、體弱多病為由,魏原心底不忍,終是從命。
魏原稱帝,改國號為「魏」。
梁朝統治自此結束。
魏原成為天子後,曾與之不合的徐州牧聯合其餘各州,打著「清君側,除佞臣」的名頭,起兵討伐。
魏原命衛昭領軍,前往對抗。
****
衛昭離開已經近一個多月,前方捷報頻傳。清辭心中仍是擔憂,更多的,是想念。雖說平日裡,衛昭痴纏她要多些,可真等他不在身邊,清辭哪哪都不舒服。
有時候半夜醒來,她會喚衛昭的名字。就連半夢半醒間,都仿佛看見衛昭在身邊。
清辭索性不在家中待下去,去了「蒹葭」,隨著齊桂明在鋪子裡看了幾眼,兩人又去了學堂。
魏原稱帝後,撥了不少錢財用於恢復民生。「蒹葭」作為大商鋪,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二人所來的學堂,是朝廷建立的,在城門外的空地里修築,占地面積大,足可盛數百人。
其中多是些貧民子弟,因無錢讀書,便來這裡聽講。
清辭與齊桂明,皆是讀書識字之人,閒暇時也會來此,幫著教學生讀書識字。
偶爾,陶皇后也會來此。
雖是萬物枯敗的季節,可洛陽城內,卻顯現出一片生機。
清辭自從去了學堂,人就忙起來,好不容易休息幾日。陶皇后又把她喚進宮裡去,說是得了新鮮玩意要跟她一起分享。
清辭去了。陶皇后神神秘秘的,讓宮人都退下,她從床底的小木匣里掏出幾塊黃絹。
清辭一看黃絹,陶皇后還沒說什麼,她便懂了,忙道:「皇后娘娘!」
陶皇后詫異道:「你小聲些,我偷偷給你的,別讓人知道。」她塞進清辭懷中,道:「我之前給你那小木匣,你打開過嗎?裡面除了黃絹,還有一件小衣,樣式新奇獨特,我跟你好才送你的,你穿過嗎?」
清辭紅著臉:「不懂娘娘說什麼。」
陶氏笑道:「跟我還害羞了。」她溫柔地摸摸肚子:「前些日子診脈,我有孕了。昨日夫君說起來,還在感嘆,他說他不僅想當父親,還想當叔父呢。」
清辭聽了這話,不出聲了。
陶氏便道:「衛昭時常征戰,你們二人聚少離多。等這次結束,定要讓衛昭好好陪陪你。」
清辭靜靜聽著,心裡暗暗地想,有個小孩是她跟衛昭兩人的,貌似也挺不錯的......
二人又說了一會兒話,她被迫抱著一木匣子的黃絹往家中去。
****
三月後,天已入冬,漫天大雪飄舞。
衛昭回來了,他凱旋而歸,不僅連奪了徐州數城,還斬殺了徐州牧手下幾員大將。如今的徐州,也只勉強撐著,但凡魏原動動手指,便立刻土崩瓦解。
魏原大喜,賞賜衛昭珍寶珠玉,封他為衛王。衛昭與魏原是同胞兄弟,本就應該封王,只是恰逢徐州牧作亂,衛昭領兵出戰,便沒來得及。魏原又允衛昭府邸留在洛陽,這是殊榮。
明眼人便只衛王是皇上極疼愛的親弟。
今日恰巧是衛昭生辰,魏原都打算讓衛昭留宿宮中,與他不醉不歸。可衛昭腳底卻像抹了油,宴席一散,他人就跑沒影了。
魏原暗自失笑,又喝了幾杯酒,無奈一嘆。在弟弟心中,他這當兄長的,遠遠不及那位將他養大如今已成為妻子的孟清辭,他心中微微不爽,卻也沒任何法子。
又過了幾息,他去了陶皇后處。
****
衛昭回府後,得知清辭在浴房。彼時已經是夜晚,他正想推門而入,清辭卻不讓他進,要他去別處清洗,任由衛昭百般撒嬌,清辭始終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