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她輕輕打開其中一張,映入眼帘卻是與她那封簡短的和離書全然不同。
[ 吾妻秦硯 ]
幾個字被重重劃掉,滴上點大的墨滴昭示著他思慮已久但是沒能再下筆。
[ 我還是想問問,你喜歡什麼樣的男子,若有可能我會照著那樣子去做。]
[ 可是你已經不會再相信我了。]
這又被劃掉。
[ 原以母儀天下為卿之所願,如今才知並非心中祈願。我自知你並非心悅於我,三年夫妻未能給予你歡喜,最後能夠給你的也只有自由。]
紙張被揉捏成一團而又被撫平壓好的痕跡留在嵌著金絲的紙上。
[ ……不知你可還記得在漠北與你通信的男子,其實應當早些與你說,不知此時還有沒有一點用處……]
[ 但也可能是讓你越發厭惡於我,既不心悅廣暉,也不喜歡皇后之位,更不必提「沈曠」。]
像是自言自語一般,又斜斜地填上了一行。
[ 若是分別,那應當寫些令人高興的事。]
秦硯眼中不知何時染上了溫熱的淚,滴落在紙上的眼淚斷斷續續,嘴唇抿成一線,說不出的苦澀在心中打轉。
他是想說過的,是覺得並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所以才沒說嗎?
傻子。
那和離書上刪改多次,正如沈曠一樣,少言寡語,惜字如金。
他只能寫下——[ 成婚三年,今日夫妻和離,各廂歡喜。]
而最終的那封和離書,他選擇交給秦硯,放她自由。
秦硯又將那許多被廢棄的和離書整齊地疊好,眼神落在那幾十封她不敢觸碰的信件上。
她看到那信封上熟悉的字——「廣暉親啟」。
幾十封信件伴著她走過日日夜夜,仿佛透過那信件就能看到盼著信到來的少女懷春。
秦硯重新將自己寄出的信件捧在手中,撫在不能再熟悉的信封上,她還是打開了纏繞在心上的棉繩。
單薄的信被一封一封拆開,又一封一封小心翼翼地放回原本的信封當中。
秦硯拂過有些泛黃的紙張,年少時的字張揚肆意又隨著心境藏了少女心思。
秦硯翻至最後的信,止不住地眼淚中擠出一抹輕笑,連她那些無人理睬的信件都被好好留存了下來。
數年光景好似從未離去一樣,跟著這些信又回到了秦關,回到了漫長等待信件的少女懷春。
[ 抱歉,是我的之前失言了,我不能再與你通信了。]
[ 你還要有別的事情瞞著我嗎?]
[ 你也非做武將不可嗎?]
[ 算!當然可以算!]
[ 就是你迫不及待想要見到,閉上眼睛想的都是的人,那就叫心悅!]
[ 所以……有嗎?有這樣的人嗎?不論男女,都可以。]
[ 若不問遷來百姓的事,您可願意聊些別的?]
[ 寄一封信件挺貴的,您就不能多寫兩個字嗎?]
[ 多謝公子,小女代眾位鄉親先謝過您,百姓訴求有所回應,有您這樣的將領,想必正義也當是不日就會到來。]
她的來信定格在了她最初寄給廣暉的那一封。
而最底層的那一封尤為厚,那裡面塞著三封信件。
是她未能拆開的信。
是她在拒絕「廣暉」後,漠北又寄來的信件,她沒能拆開。
她終於有勇氣去看那熟悉的信件,信封上寫著「秦硯親啟」,蓋著送出的日期。
多年無人打開的信件終於被拆開,漠北有些泛黃的信箋重新到達它應該送至的人手中。
塵封已久的信件展開時都有些發澀,但那字跡從未變過。
秦硯靜靜地看完,一瞬好似抽走了她全部力氣,拿著那封信的手顫抖。
她看著那信箋怔忡半晌,猛然去找尋字跡寄出的上一封信。
兩封信同時在眼前,她再也止不住顫抖,抱著那封信洶湧而出的不只是淚水,還有舊痕再次被撕裂的錐心。
[ 我此前徵得秦將軍的同意,他准許我平亂以後到秦關與你相見,很抱歉此前沒能與你言明此事。]
[ 我的姓名,廣暉是我不得已而用……]
那信中詳詳細細寫明了他的來歷,他的出身,他的境況。
最終落成一句——
[ 在下沈曠,日後有勞秦姑娘多關照。]
而那送出信的日期,正與她寄給廣暉斷絕關係的信件……是同一天。
似曾相識的話在紙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跡,眼中卻是淚眼婆娑,再也不能看清任何。
她沒有勇氣打開的信封,整整讓她錯過了三年。
秦硯看向那被誤解許久的人,眼中早已不成雲影,眼淚止不住地涌了出來。
略有薄繭的手拭去她臉上的淚痕,臉上的愁容十分不安。
秦硯忍耐不住向前撲去,淚光蔭成片片濕痕。
從決然斬情絲倒放至純粹的愛意,秦硯這時才想起不只是痛苦,沈曠帶來的也有歡愉與期待。
像是塵封已久的寶藏,歷久彌新,又像是靜候著她的答案,在暗處閃著格外璀璨的光芒。
不知何時起她已經失去了年少時追逐愛意的勇氣,顧慮太多,膽怯太多。
在舉目無親的長安中迷失了自我。
是她的不對。
「一直……在等我回頭嗎?」秦硯連不成句,沙啞著問。
但好似不難理解,一直習慣於默默等待的人,因為失去太多而不敢問出口。
[ 吾妻秦硯 ]
幾個字被重重劃掉,滴上點大的墨滴昭示著他思慮已久但是沒能再下筆。
[ 我還是想問問,你喜歡什麼樣的男子,若有可能我會照著那樣子去做。]
[ 可是你已經不會再相信我了。]
這又被劃掉。
[ 原以母儀天下為卿之所願,如今才知並非心中祈願。我自知你並非心悅於我,三年夫妻未能給予你歡喜,最後能夠給你的也只有自由。]
紙張被揉捏成一團而又被撫平壓好的痕跡留在嵌著金絲的紙上。
[ ……不知你可還記得在漠北與你通信的男子,其實應當早些與你說,不知此時還有沒有一點用處……]
[ 但也可能是讓你越發厭惡於我,既不心悅廣暉,也不喜歡皇后之位,更不必提「沈曠」。]
像是自言自語一般,又斜斜地填上了一行。
[ 若是分別,那應當寫些令人高興的事。]
秦硯眼中不知何時染上了溫熱的淚,滴落在紙上的眼淚斷斷續續,嘴唇抿成一線,說不出的苦澀在心中打轉。
他是想說過的,是覺得並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所以才沒說嗎?
傻子。
那和離書上刪改多次,正如沈曠一樣,少言寡語,惜字如金。
他只能寫下——[ 成婚三年,今日夫妻和離,各廂歡喜。]
而最終的那封和離書,他選擇交給秦硯,放她自由。
秦硯又將那許多被廢棄的和離書整齊地疊好,眼神落在那幾十封她不敢觸碰的信件上。
她看到那信封上熟悉的字——「廣暉親啟」。
幾十封信件伴著她走過日日夜夜,仿佛透過那信件就能看到盼著信到來的少女懷春。
秦硯重新將自己寄出的信件捧在手中,撫在不能再熟悉的信封上,她還是打開了纏繞在心上的棉繩。
單薄的信被一封一封拆開,又一封一封小心翼翼地放回原本的信封當中。
秦硯拂過有些泛黃的紙張,年少時的字張揚肆意又隨著心境藏了少女心思。
秦硯翻至最後的信,止不住地眼淚中擠出一抹輕笑,連她那些無人理睬的信件都被好好留存了下來。
數年光景好似從未離去一樣,跟著這些信又回到了秦關,回到了漫長等待信件的少女懷春。
[ 抱歉,是我的之前失言了,我不能再與你通信了。]
[ 你還要有別的事情瞞著我嗎?]
[ 你也非做武將不可嗎?]
[ 算!當然可以算!]
[ 就是你迫不及待想要見到,閉上眼睛想的都是的人,那就叫心悅!]
[ 所以……有嗎?有這樣的人嗎?不論男女,都可以。]
[ 若不問遷來百姓的事,您可願意聊些別的?]
[ 寄一封信件挺貴的,您就不能多寫兩個字嗎?]
[ 多謝公子,小女代眾位鄉親先謝過您,百姓訴求有所回應,有您這樣的將領,想必正義也當是不日就會到來。]
她的來信定格在了她最初寄給廣暉的那一封。
而最底層的那一封尤為厚,那裡面塞著三封信件。
是她未能拆開的信。
是她在拒絕「廣暉」後,漠北又寄來的信件,她沒能拆開。
她終於有勇氣去看那熟悉的信件,信封上寫著「秦硯親啟」,蓋著送出的日期。
多年無人打開的信件終於被拆開,漠北有些泛黃的信箋重新到達它應該送至的人手中。
塵封已久的信件展開時都有些發澀,但那字跡從未變過。
秦硯靜靜地看完,一瞬好似抽走了她全部力氣,拿著那封信的手顫抖。
她看著那信箋怔忡半晌,猛然去找尋字跡寄出的上一封信。
兩封信同時在眼前,她再也止不住顫抖,抱著那封信洶湧而出的不只是淚水,還有舊痕再次被撕裂的錐心。
[ 我此前徵得秦將軍的同意,他准許我平亂以後到秦關與你相見,很抱歉此前沒能與你言明此事。]
[ 我的姓名,廣暉是我不得已而用……]
那信中詳詳細細寫明了他的來歷,他的出身,他的境況。
最終落成一句——
[ 在下沈曠,日後有勞秦姑娘多關照。]
而那送出信的日期,正與她寄給廣暉斷絕關係的信件……是同一天。
似曾相識的話在紙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跡,眼中卻是淚眼婆娑,再也不能看清任何。
她沒有勇氣打開的信封,整整讓她錯過了三年。
秦硯看向那被誤解許久的人,眼中早已不成雲影,眼淚止不住地涌了出來。
略有薄繭的手拭去她臉上的淚痕,臉上的愁容十分不安。
秦硯忍耐不住向前撲去,淚光蔭成片片濕痕。
從決然斬情絲倒放至純粹的愛意,秦硯這時才想起不只是痛苦,沈曠帶來的也有歡愉與期待。
像是塵封已久的寶藏,歷久彌新,又像是靜候著她的答案,在暗處閃著格外璀璨的光芒。
不知何時起她已經失去了年少時追逐愛意的勇氣,顧慮太多,膽怯太多。
在舉目無親的長安中迷失了自我。
是她的不對。
「一直……在等我回頭嗎?」秦硯連不成句,沙啞著問。
但好似不難理解,一直習慣於默默等待的人,因為失去太多而不敢問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