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說著,便轉身出去了。
婉容靜靜的在屋子中坐著,太陽已經西斜,屋子中越發的昏暗下去。她一動不動的,只能看見黑黑的屋子中有個大概的輪廓。
她就在那一動不動的坐了許久,忽的發出一聲嗚咽的哭聲。
「表哥,我該怎麼辦?」
沒過多久,便有聖人派來的金吾衛等著將司徒榭和唐婉容送進宮裡。欽仁殿中,皇帝、皇后和麗昭儀早就等著了。皇后看著面相顯著老了一些,卻仍舊是一片慈和,而麗昭儀卻是滿面焦急,看著婉容進來行禮,只是面色蒼白了些並沒什麼大礙,舒了一口氣。
講述了事情經過,皇后看了一眼皇帝,忽的說道:「聖人,榮國夫人一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為何這東夷刺客會找上榮國夫人?不是太奇怪了嘛?」
「皇后娘娘這說的,好似是我妹子與東夷有什麼齷齪似地。妹子一家忠君愛國,且不說李大人,只說我那英年早逝的妹夫,為了大夏犧牲,連孩子都沒來的及看上一眼的。」麗昭儀擦擦眼淚。
皇后瞥了一眼麗昭儀:「本宮又沒說榮國夫人和東夷有什麼聯繫,麗昭儀何必如此急著撇清呢?」
麗昭儀皮笑肉不笑的看了一眼皇后:「娘娘恕罪,臣妾不是怕有些有心人未免會顛倒黑白是非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曾經是聯盟的麗昭儀和皇后如今也是針鋒相對。而聖人就好似沒看見似地。看了一眼司徒榭,頗為讚賞,誇獎了司徒榭幾句,又賞賜了黃金二十兩。
忽的麗昭儀插嘴道:「聖人恕罪,臣妾卻擔心那些刺客一次不能得手,未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婉容是臣妾親妹子,又是李將軍遺孀,若是出個什麼好歹,如何對得起李將軍的?臣妾妄言,請聖人准許我妹子在宮中居住些日子。」
說著,麗昭儀起身跪下。
皇后皺皺眉頭:「麗昭儀心疼妹妹,本宮和聖人都知曉,只是這規矩在這擺著,大臣家眷怎能在內宮居住?如何能破了祖宗家法?麗昭儀糊塗了。若是擔心榮國夫人安危,多派些侍衛守著也便是了。」
皇帝看著麗昭儀,目光很是讚賞,轉頭對婉容道:「夫人便留在宮中,跟你姐姐住些日子。等朕查出那些頭尾,在回李府也不遲。榮國夫人乃正一品,麗昭儀,此事便交由你辦理。將你宮中的昭陽殿給榮國夫人住著吧。」
麗昭儀抬頭看了一眼聖人,兩人相視一笑,倒是頗有深意。
沒等拒絕,此事便定了下來。而皇后氣的手指微微哆嗦,聖人倚重賢妃,寵愛麗昭儀幾乎到了凡事都聽從這兩人的地步,倒是她這個皇后自從出征韃靼,父親被斥之後,就像個隱形人一般。而太后姑媽還病著,依靠的靠山又少了一個。
送走司徒榭,婉容坐在麗昭儀身邊,卻見聖人滿臉笑容的衝著皇后道:「如今麗昭儀德才兼備,幫著賢妃掌管公務倒是挺得心應手,麗昭儀家世也是上等,朕到有心晉一晉麗昭儀的位分。皇后如何看?」
「麗妹妹好,人是沒的說。只是這三妃賢妃可是在昭儀的位子上呆了二十多年才晉位,而德妃也給聖人生了三位皇子。麗妹妹可要封個什麼名分的?」
聖人看了一眼皇后:「朕瞧著麗昭儀德行不錯,便封為淑妃,為三妃之首,也好為皇后分擔分擔才是,過幾日便讓禮部造了印璽和金冊,擇日進封吧。」
「多謝聖人,多謝娘娘。」
作者有話要說:大概再有幾章,表哥就出來了吧,恩。
☆、113更新
麗昭儀喜形於色,帶著婉容去了昭陽殿。婉容一臉淡漠:「恭喜昭儀娘娘得償所願,這三妃之首,僅次寧氏貴妃。寧氏貴妃早就聖寵不再,除卻皇后,昭儀娘娘可稱的上是後宮第一人了。」
麗昭儀笑的及是開心,拉著婉容的手:「好妹妹,這是咱們全家的喜事。妹妹暫且在昭陽殿住著,若是想念我那小甥女兒,明日我便叫人把她帶進來。聖人對你這件事可是上心的很。皇后今日倒是吃了個憋。哼她倒是看著一臉和善,聖人前幾年子嗣不豐還不是她做得手腳!我那第一胎便是她讓人動的手,虧我原先那般為她賣命。她爹倒台,太后還病著,她又無子無寵,看以後還怎麼隻手遮天。」
麗昭儀念念叨叨,婉容只聽著,不答話。這後宮的胤祀事向來與她沒有關係。不過唐婉慧能夠得寵,還能讓皇后吃癟,除了她長進了些,未嘗沒有聖人的故意為之。
昭陽殿在這宮中並不算的上是富麗堂皇,但卻是極為有名氣。這還要從高宗的那位梅貴妃說起。梅貴妃進宮前,高宗曾有位極為寵愛的純妃楊氏,大夏自太祖規定從一品妃位只有三個,便是淑賢德。楊氏出身低微,乃是罪臣之女,可以此身份卻讓高宗破例提拔為妃位,又在淑賢德後加了一封號純,可見其三千寵愛集於一身。純妃楊氏最受寵愛的時候,高宗皇帝曾想越過高宗皇后所生長子,將楊氏所生的五子立為太子。而這位純妃楊氏,當初便是居住在昭陽殿。
然而好景不長,楊氏確實有才華又美貌,善於揣測聖意,可當風華老去的時候遇上了正年輕貌美的梅貴妃。梅貴妃比楊氏更有才華通音律舞蹈,就連容貌也更勝一籌。擁有了梅貴妃這等尤物的高宗皇帝漸漸將純妃楊氏拋到腦後。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帝王的寵愛更靠不住的東西了。楊氏親子五皇子被皇后所害,楊氏也鬱鬱而終。只留下那句名滿天下的『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婉容靜靜的在屋子中坐著,太陽已經西斜,屋子中越發的昏暗下去。她一動不動的,只能看見黑黑的屋子中有個大概的輪廓。
她就在那一動不動的坐了許久,忽的發出一聲嗚咽的哭聲。
「表哥,我該怎麼辦?」
沒過多久,便有聖人派來的金吾衛等著將司徒榭和唐婉容送進宮裡。欽仁殿中,皇帝、皇后和麗昭儀早就等著了。皇后看著面相顯著老了一些,卻仍舊是一片慈和,而麗昭儀卻是滿面焦急,看著婉容進來行禮,只是面色蒼白了些並沒什麼大礙,舒了一口氣。
講述了事情經過,皇后看了一眼皇帝,忽的說道:「聖人,榮國夫人一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為何這東夷刺客會找上榮國夫人?不是太奇怪了嘛?」
「皇后娘娘這說的,好似是我妹子與東夷有什麼齷齪似地。妹子一家忠君愛國,且不說李大人,只說我那英年早逝的妹夫,為了大夏犧牲,連孩子都沒來的及看上一眼的。」麗昭儀擦擦眼淚。
皇后瞥了一眼麗昭儀:「本宮又沒說榮國夫人和東夷有什麼聯繫,麗昭儀何必如此急著撇清呢?」
麗昭儀皮笑肉不笑的看了一眼皇后:「娘娘恕罪,臣妾不是怕有些有心人未免會顛倒黑白是非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曾經是聯盟的麗昭儀和皇后如今也是針鋒相對。而聖人就好似沒看見似地。看了一眼司徒榭,頗為讚賞,誇獎了司徒榭幾句,又賞賜了黃金二十兩。
忽的麗昭儀插嘴道:「聖人恕罪,臣妾卻擔心那些刺客一次不能得手,未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婉容是臣妾親妹子,又是李將軍遺孀,若是出個什麼好歹,如何對得起李將軍的?臣妾妄言,請聖人准許我妹子在宮中居住些日子。」
說著,麗昭儀起身跪下。
皇后皺皺眉頭:「麗昭儀心疼妹妹,本宮和聖人都知曉,只是這規矩在這擺著,大臣家眷怎能在內宮居住?如何能破了祖宗家法?麗昭儀糊塗了。若是擔心榮國夫人安危,多派些侍衛守著也便是了。」
皇帝看著麗昭儀,目光很是讚賞,轉頭對婉容道:「夫人便留在宮中,跟你姐姐住些日子。等朕查出那些頭尾,在回李府也不遲。榮國夫人乃正一品,麗昭儀,此事便交由你辦理。將你宮中的昭陽殿給榮國夫人住著吧。」
麗昭儀抬頭看了一眼聖人,兩人相視一笑,倒是頗有深意。
沒等拒絕,此事便定了下來。而皇后氣的手指微微哆嗦,聖人倚重賢妃,寵愛麗昭儀幾乎到了凡事都聽從這兩人的地步,倒是她這個皇后自從出征韃靼,父親被斥之後,就像個隱形人一般。而太后姑媽還病著,依靠的靠山又少了一個。
送走司徒榭,婉容坐在麗昭儀身邊,卻見聖人滿臉笑容的衝著皇后道:「如今麗昭儀德才兼備,幫著賢妃掌管公務倒是挺得心應手,麗昭儀家世也是上等,朕到有心晉一晉麗昭儀的位分。皇后如何看?」
「麗妹妹好,人是沒的說。只是這三妃賢妃可是在昭儀的位子上呆了二十多年才晉位,而德妃也給聖人生了三位皇子。麗妹妹可要封個什麼名分的?」
聖人看了一眼皇后:「朕瞧著麗昭儀德行不錯,便封為淑妃,為三妃之首,也好為皇后分擔分擔才是,過幾日便讓禮部造了印璽和金冊,擇日進封吧。」
「多謝聖人,多謝娘娘。」
作者有話要說:大概再有幾章,表哥就出來了吧,恩。
☆、113更新
麗昭儀喜形於色,帶著婉容去了昭陽殿。婉容一臉淡漠:「恭喜昭儀娘娘得償所願,這三妃之首,僅次寧氏貴妃。寧氏貴妃早就聖寵不再,除卻皇后,昭儀娘娘可稱的上是後宮第一人了。」
麗昭儀笑的及是開心,拉著婉容的手:「好妹妹,這是咱們全家的喜事。妹妹暫且在昭陽殿住著,若是想念我那小甥女兒,明日我便叫人把她帶進來。聖人對你這件事可是上心的很。皇后今日倒是吃了個憋。哼她倒是看著一臉和善,聖人前幾年子嗣不豐還不是她做得手腳!我那第一胎便是她讓人動的手,虧我原先那般為她賣命。她爹倒台,太后還病著,她又無子無寵,看以後還怎麼隻手遮天。」
麗昭儀念念叨叨,婉容只聽著,不答話。這後宮的胤祀事向來與她沒有關係。不過唐婉慧能夠得寵,還能讓皇后吃癟,除了她長進了些,未嘗沒有聖人的故意為之。
昭陽殿在這宮中並不算的上是富麗堂皇,但卻是極為有名氣。這還要從高宗的那位梅貴妃說起。梅貴妃進宮前,高宗曾有位極為寵愛的純妃楊氏,大夏自太祖規定從一品妃位只有三個,便是淑賢德。楊氏出身低微,乃是罪臣之女,可以此身份卻讓高宗破例提拔為妃位,又在淑賢德後加了一封號純,可見其三千寵愛集於一身。純妃楊氏最受寵愛的時候,高宗皇帝曾想越過高宗皇后所生長子,將楊氏所生的五子立為太子。而這位純妃楊氏,當初便是居住在昭陽殿。
然而好景不長,楊氏確實有才華又美貌,善於揣測聖意,可當風華老去的時候遇上了正年輕貌美的梅貴妃。梅貴妃比楊氏更有才華通音律舞蹈,就連容貌也更勝一籌。擁有了梅貴妃這等尤物的高宗皇帝漸漸將純妃楊氏拋到腦後。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帝王的寵愛更靠不住的東西了。楊氏親子五皇子被皇后所害,楊氏也鬱鬱而終。只留下那句名滿天下的『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