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馮淵如今雖然深受皇恩,可到底官位還是不夠高,不足以堵住悠悠眾口,但凡他能坐上百官之首的位置,哪怕甄英蓮過去被拐的事人盡皆知,也不會有人敢議論半個字。
當年,馮淵六元及第,風光無限,破格授予正六品大理寺正一職,憑著破案的功勞,兩年就升至大理寺少卿一職,兩年升四級,自古罕有。
可從馮淵坐上大理寺少卿的位置至今,已有足足九年時間,他都沒挪過位置,不是皇上不想給他挪位置,也不是馮淵的功勞不夠,而是馮淵覺得大理寺沒有一個可以鎮住的人。
原本他相中了柳文羲,想等柳文羲成長起來,將大理寺交給他鎮守。
可現在,他改變了看法。
他和甄英蓮成親也有四年了,他雖然沒有納妾,也給了甄英蓮足夠的尊榮,可還是關懷不夠,否則也不會讓甄英蓮受委屈。
心裡想什麼,馮淵並未對甄英蓮說,但是剛出月,初一這日,馮淵調任的聖旨就下來了。
陛下欽點,馮淵直接任吏部侍郎,品秩正三品。
連跳兩級。
比起當年,這倒也不算驚世駭俗。
官位越是高,想升官就越難,以馮淵的功勞,不是不能做更高的位置,而是上頭的位置總共就那麼多,一個蘿蔔一個坑,總不能人家沒犯事,你非找個藉口把人擼下來,你替上去吧?那不是得罪人嗎?
能坐上高位的人,一般都不是尋常人,背後都有勢力支撐,如非必要,馮淵也不想得罪人。
畢竟他得罪的人實在太多了。
馮淵前腳剛調離大理寺,後腳柳文朝就被調任大理寺,接管了馮淵的位置。
論起來,柳文朝雖然沒有查案的天賦,但能力擺在那裡,加上他和馮淵還有柳文羲這層關係,且又是皇帝女婿,倒也沒人不開眼的給柳文朝使絆子。
吏部自從中書省罷免之後,便是權利最大的幾個部門之一,一般擔任六部尚書的官員,都會兼任內閣輔臣一職,權利是很大的。
這其中又以吏部為首,戶部次之。
一個掌權,一個管錢,都是極重要的部門。
而馮淵直接被皇帝欽點吏部侍郎,顯然皇帝有意讓他接管吏部尚書一職。
現任吏部尚書已經年邁,過不了幾年就要乞骸骨了,到時候接任尚書的,無疑就是馮淵。
等老尚書退休,馮淵也不過三十出頭,還年輕著呢。
能坐上吏部尚書的位置,那麼內閣首輔的位置,也板上釘釘屬於馮淵了。
不管是吏部尚書還是內閣首輔,都可以說是百官之首,地位相當於從前的中書省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凡有點私心,坐上這個位置都能架空皇帝,因此不是皇帝心腹,根本坐不了這個位置。
馮淵十七歲入仕,至今也足有十一年,在官場上,那也是個老油條了,又在大理寺歷練足足九年時間,見慣了形形色色的人,想在他面前做鬼,根本是笑話。
他不過二十七歲,不但深受皇帝信任,還坐上了如此高位,如何不叫人眼紅?
調到吏部的馮淵,雖然得到了更高的官位,可也失去了拿著職權調查任何人的權利,也就有人在背後開始給他使絆子。
馮淵也不慣著,狠狠收拾了一批人,送了御史台白撿的功勞,借著皇上的勢,吏部很是空出了一些官職,雖然都是些小卒,可也足夠震懾一批人了。
收拾完這些人,馮淵就被皇帝召見了。
「愛卿可是受委屈了?」皇帝笑眯眯的道。
這次馮淵被人刁難,他從頭至尾都是知道的,但他沒有一開始就幫馮淵,也是想看看馮淵會怎麼解決。
從結果來看,皇帝是非常滿意的。
馮淵在大理寺賴了足足九年,弄得他都有些懷疑馮淵是不是只會查案了。
現在看來,過去一直將馮淵放在大理寺,是有些屈才了。
「微臣不委屈,這都是微臣分內之事。」馮淵沒有抱怨,他心裡清楚,這是皇上對他的考驗。
皇上見狀,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麼,留馮淵在宮裡用了晚飯,以示恩寵,便讓他出宮了。
次日,聖旨傳到吏部,命馮淵兼任太子太傅,雖只是虛銜,但也是從一品官職,而且這也是個明確的信號,皇上在給馮淵撐腰。
誰不知道皇上最疼愛的就是中宮皇后所出的五皇子,出天花之後,便被封為太子,及冠後便被皇上一直待在身邊教養,其他皇子早就封王出宮住了,皇太子的位置穩如泰山,無人可以動搖。
馮淵雖然只是兼任太子太傅一職,可也代表著,他是第一個被皇上親自指定給太子的人。
第120章 貳(完)二更
太子太傅現如今雖然只是虛銜,可在國朝初建的時候,卻是實實在在的東宮輔臣官職,只是後來太。祖皇帝廢了中書省,三公、三孤這些正一品從一品的官職,都稱了虛銜,不再有輔國的權利,僅僅只是個榮譽稱呼,太子太傅此類的官職,多半也是如此。
皇上如今雖然正值壯年,可他清醒的很,知道自己不是真的萬歲萬歲萬萬歲,他百年之後,這個國家還是需要人治理的,而他精心教養的皇太子,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馮淵當年為了查案,誰的面子都不給,幾乎得罪了大半個朝廷的官員,如今皇帝將馮淵指給皇太子,也想因為馮淵和皇太子年歲相近,馮淵有能力,皇太子又是他精心教養長大的,若是這二人能交好,馮淵也會盡心的為皇太子辦事。
當年,馮淵六元及第,風光無限,破格授予正六品大理寺正一職,憑著破案的功勞,兩年就升至大理寺少卿一職,兩年升四級,自古罕有。
可從馮淵坐上大理寺少卿的位置至今,已有足足九年時間,他都沒挪過位置,不是皇上不想給他挪位置,也不是馮淵的功勞不夠,而是馮淵覺得大理寺沒有一個可以鎮住的人。
原本他相中了柳文羲,想等柳文羲成長起來,將大理寺交給他鎮守。
可現在,他改變了看法。
他和甄英蓮成親也有四年了,他雖然沒有納妾,也給了甄英蓮足夠的尊榮,可還是關懷不夠,否則也不會讓甄英蓮受委屈。
心裡想什麼,馮淵並未對甄英蓮說,但是剛出月,初一這日,馮淵調任的聖旨就下來了。
陛下欽點,馮淵直接任吏部侍郎,品秩正三品。
連跳兩級。
比起當年,這倒也不算驚世駭俗。
官位越是高,想升官就越難,以馮淵的功勞,不是不能做更高的位置,而是上頭的位置總共就那麼多,一個蘿蔔一個坑,總不能人家沒犯事,你非找個藉口把人擼下來,你替上去吧?那不是得罪人嗎?
能坐上高位的人,一般都不是尋常人,背後都有勢力支撐,如非必要,馮淵也不想得罪人。
畢竟他得罪的人實在太多了。
馮淵前腳剛調離大理寺,後腳柳文朝就被調任大理寺,接管了馮淵的位置。
論起來,柳文朝雖然沒有查案的天賦,但能力擺在那裡,加上他和馮淵還有柳文羲這層關係,且又是皇帝女婿,倒也沒人不開眼的給柳文朝使絆子。
吏部自從中書省罷免之後,便是權利最大的幾個部門之一,一般擔任六部尚書的官員,都會兼任內閣輔臣一職,權利是很大的。
這其中又以吏部為首,戶部次之。
一個掌權,一個管錢,都是極重要的部門。
而馮淵直接被皇帝欽點吏部侍郎,顯然皇帝有意讓他接管吏部尚書一職。
現任吏部尚書已經年邁,過不了幾年就要乞骸骨了,到時候接任尚書的,無疑就是馮淵。
等老尚書退休,馮淵也不過三十出頭,還年輕著呢。
能坐上吏部尚書的位置,那麼內閣首輔的位置,也板上釘釘屬於馮淵了。
不管是吏部尚書還是內閣首輔,都可以說是百官之首,地位相當於從前的中書省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凡有點私心,坐上這個位置都能架空皇帝,因此不是皇帝心腹,根本坐不了這個位置。
馮淵十七歲入仕,至今也足有十一年,在官場上,那也是個老油條了,又在大理寺歷練足足九年時間,見慣了形形色色的人,想在他面前做鬼,根本是笑話。
他不過二十七歲,不但深受皇帝信任,還坐上了如此高位,如何不叫人眼紅?
調到吏部的馮淵,雖然得到了更高的官位,可也失去了拿著職權調查任何人的權利,也就有人在背後開始給他使絆子。
馮淵也不慣著,狠狠收拾了一批人,送了御史台白撿的功勞,借著皇上的勢,吏部很是空出了一些官職,雖然都是些小卒,可也足夠震懾一批人了。
收拾完這些人,馮淵就被皇帝召見了。
「愛卿可是受委屈了?」皇帝笑眯眯的道。
這次馮淵被人刁難,他從頭至尾都是知道的,但他沒有一開始就幫馮淵,也是想看看馮淵會怎麼解決。
從結果來看,皇帝是非常滿意的。
馮淵在大理寺賴了足足九年,弄得他都有些懷疑馮淵是不是只會查案了。
現在看來,過去一直將馮淵放在大理寺,是有些屈才了。
「微臣不委屈,這都是微臣分內之事。」馮淵沒有抱怨,他心裡清楚,這是皇上對他的考驗。
皇上見狀,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麼,留馮淵在宮裡用了晚飯,以示恩寵,便讓他出宮了。
次日,聖旨傳到吏部,命馮淵兼任太子太傅,雖只是虛銜,但也是從一品官職,而且這也是個明確的信號,皇上在給馮淵撐腰。
誰不知道皇上最疼愛的就是中宮皇后所出的五皇子,出天花之後,便被封為太子,及冠後便被皇上一直待在身邊教養,其他皇子早就封王出宮住了,皇太子的位置穩如泰山,無人可以動搖。
馮淵雖然只是兼任太子太傅一職,可也代表著,他是第一個被皇上親自指定給太子的人。
第120章 貳(完)二更
太子太傅現如今雖然只是虛銜,可在國朝初建的時候,卻是實實在在的東宮輔臣官職,只是後來太。祖皇帝廢了中書省,三公、三孤這些正一品從一品的官職,都稱了虛銜,不再有輔國的權利,僅僅只是個榮譽稱呼,太子太傅此類的官職,多半也是如此。
皇上如今雖然正值壯年,可他清醒的很,知道自己不是真的萬歲萬歲萬萬歲,他百年之後,這個國家還是需要人治理的,而他精心教養的皇太子,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馮淵當年為了查案,誰的面子都不給,幾乎得罪了大半個朝廷的官員,如今皇帝將馮淵指給皇太子,也想因為馮淵和皇太子年歲相近,馮淵有能力,皇太子又是他精心教養長大的,若是這二人能交好,馮淵也會盡心的為皇太子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