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彥景軒心口莫名的酸軟,小心的側身朝里,雙手環在他腰上將臉埋在他腰腹間繼續閉上眼。
人是慣會得寸進尺的,他這樣不算打擾吧?畢竟以前熠哥也讓他這樣靠著睡覺的。
祁熠在他動的時候就醒了,再看他泛紅的耳垂並不拆穿,撩開車簾看向外面嘴角不自禁的勾起笑意。
如此,彼此算是各懷心思的離開了皇城,華容鎮於他們這一行所有人來說都將是新的開始,往後會如何,且行且看吧。
第223章 番外「一」
華容鎮下第一場雪的時候,梁瑜一行已經回到家中安頓妥當。
祁熠跟著慕臨風重整鏢局,梁瑜在梁少卿的幫助下,一邊修葺藥館一邊打點天機閣事務,各方皆順利進入正軌。
彥景軒在楚令的幫助下就任著手華容鎮安置事務,幾個月的時間已見成效,倒成了眾人中最為忙碌的人,跟大家相聚的時間都少了很多。
動盪過後百廢待興,父母官是極為不易的,也因為如此,彥景軒便暫時將私事放到一邊。
楚令自跟隨眾人來到華容鎮之後,就跟大家打成了一片,絲毫沒有王爺的架子。
白日裡協同彥景軒處理政務,晚上便跟慕臨風等人喝酒飲茶談笑風生,一再推辭回京的時間,頗有幾分樂不思蜀的意味。
這一來二去,不僅習慣了離京生活,還跟祁曉走近了不少。
潛移默化的改變眾人看在眼裡心照不宣,倆人從普通朋友到彼此互生好感便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楚令正式跟祁熠提出心悅祁曉的時候,眾人皆無異議,只是礙於楚令的身份,祁曉陷入矛盾糾結。
她若是跟楚令在一起,他日楚令歸朝,她就得跟家人親友分開,歷經諸事走到現在,親眷已經不多,她是不想跟家人分開的。
楚令經過三思之後,遂給帝君寫了封親筆信。
書信具體說了什麼眾人不知,但隨後一份皇榜昭告天下,緊接著一道賜婚封王的聖旨降下:
華容鎮廢鎮建城,改為華榮城,楚令封為城主,整個華容城以華容鎮為中心往外擴建,將周邊零散的鎮縣盡數圈入封地地界。
皇榜一出眾人雖然大感意外卻也喜聞樂見,如此一來,楚令便長居華容城了。
令王此舉,既能打消祁曉的顧慮,也能滿足自己遠離皇城逍遙自在的想法,兩全其美。
廢鎮立城是大事,大到城池擴建修立城牆城門,小到百姓的衣食住行都需有條理的規劃安排。
更何況經歷過戰亂和疫病的邊境地區人口凋零,對新城池的建設尤為不利。
因此,距離華容城不太遠的墨城在帝君的授意下遣來援軍幫忙,原本打算前往墨城跟楚江暮團聚的梁少卿便繼續留下。
建城的事情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轉眼冬去春來,芳菲具盡的四月過後,華容城正式落成更名。
華容城正式對外打開城門的當日也是城主大婚之日,鑼鼓喧天舉城同慶。
至此,一直跟在祁熠等人身後跑的伶俐丫頭成了萬人之上的城主夫人,眾人倍感欣慰。
尤其是彥景軒,看著紅妝華服坐進紅轎的人兒忍不住熱淚盈眶,他是世界上最希望祁曉跟良人終成眷屬的人之一了。
不管他跟祁熠結局如何,祁曉幸福都是他們所共同希望的。
楚令大婚,帝君日理萬機只能派人送來御信跟賀禮,華貴而豐厚。
按照禮制,大婚過後,楚令需攜祁曉歸朝拜見帝君帝後,但介於華容城如今正值復興時期,此事便暫時免了。
楚令成為城主之後,彥景軒便成了他的左膀右臂,從一個小鎮父母官成為一城府尹,協理城主內閣管理封地事務。
雖然有時候難免手忙腳亂,但一切都朝著大家所期望的方向順利發展著。
秋風再起的時候,華容城從蕭條逐漸變得繁榮,先前離鄉的人們也慢慢的回來了。
日常事務處理得遊刃有餘的時候,彥景軒終於能夠閒暇下來,這一閒便滿腦子都是祁熠。
雖然回到華容鎮後因為事務繁多讓他們相處的時間少了很多,無暇顧及兒女情長,但祁熠卻還是關心他的,也時常詢問他是否需要幫忙什麼的。
只是態度依舊不冷不熱,像是對他有所虧欠的關心,卻又不肯跟他進一步。
彥景軒明白祁熠的意思,也想過放棄私心,彼此就這樣相安無事兄友弟恭,讓時間消磨掉內心的意難平。
可終究還是做不到,早已刻入心底的人哪怕傷筋動骨都還是放不下的,他這一路有過很多想法,唯獨在喜歡祁熠這件事上堅定不移。
誰讓祁熠哪怕對他冷淡都是溫柔的呢,有些人真的就是命中注定的。
自打祁曉成親後長居城主府,彥景軒也因為繁忙時常居在自己的府上,因此,他們來到華容城時購置的宅邸便是祁熠獨居。
先前太忙,加上祁熠如今跟著慕臨風一道時常離家走鏢,雖然都不會太遠,但彥景軒也只能在他外出回來的時候擠時間過去。
秋雨綿綿連續下了好些天,府衙白日裡的事情比平時更少了些。
只是近日祁熠和慕臨風受城主所託,攜天機閣眾率城主內衛出門圍剿華容城周邊盜匪,多日未歸。
彥景軒無事沾身也沒有出門,便整日有些心神不定。
每日早早的回了後院待在書房裡練字靜心,回過神來卻寫下滿篇祁熠的名字,思念成災,風平浪靜都是假象。
人是慣會得寸進尺的,他這樣不算打擾吧?畢竟以前熠哥也讓他這樣靠著睡覺的。
祁熠在他動的時候就醒了,再看他泛紅的耳垂並不拆穿,撩開車簾看向外面嘴角不自禁的勾起笑意。
如此,彼此算是各懷心思的離開了皇城,華容鎮於他們這一行所有人來說都將是新的開始,往後會如何,且行且看吧。
第223章 番外「一」
華容鎮下第一場雪的時候,梁瑜一行已經回到家中安頓妥當。
祁熠跟著慕臨風重整鏢局,梁瑜在梁少卿的幫助下,一邊修葺藥館一邊打點天機閣事務,各方皆順利進入正軌。
彥景軒在楚令的幫助下就任著手華容鎮安置事務,幾個月的時間已見成效,倒成了眾人中最為忙碌的人,跟大家相聚的時間都少了很多。
動盪過後百廢待興,父母官是極為不易的,也因為如此,彥景軒便暫時將私事放到一邊。
楚令自跟隨眾人來到華容鎮之後,就跟大家打成了一片,絲毫沒有王爺的架子。
白日裡協同彥景軒處理政務,晚上便跟慕臨風等人喝酒飲茶談笑風生,一再推辭回京的時間,頗有幾分樂不思蜀的意味。
這一來二去,不僅習慣了離京生活,還跟祁曉走近了不少。
潛移默化的改變眾人看在眼裡心照不宣,倆人從普通朋友到彼此互生好感便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楚令正式跟祁熠提出心悅祁曉的時候,眾人皆無異議,只是礙於楚令的身份,祁曉陷入矛盾糾結。
她若是跟楚令在一起,他日楚令歸朝,她就得跟家人親友分開,歷經諸事走到現在,親眷已經不多,她是不想跟家人分開的。
楚令經過三思之後,遂給帝君寫了封親筆信。
書信具體說了什麼眾人不知,但隨後一份皇榜昭告天下,緊接著一道賜婚封王的聖旨降下:
華容鎮廢鎮建城,改為華榮城,楚令封為城主,整個華容城以華容鎮為中心往外擴建,將周邊零散的鎮縣盡數圈入封地地界。
皇榜一出眾人雖然大感意外卻也喜聞樂見,如此一來,楚令便長居華容城了。
令王此舉,既能打消祁曉的顧慮,也能滿足自己遠離皇城逍遙自在的想法,兩全其美。
廢鎮立城是大事,大到城池擴建修立城牆城門,小到百姓的衣食住行都需有條理的規劃安排。
更何況經歷過戰亂和疫病的邊境地區人口凋零,對新城池的建設尤為不利。
因此,距離華容城不太遠的墨城在帝君的授意下遣來援軍幫忙,原本打算前往墨城跟楚江暮團聚的梁少卿便繼續留下。
建城的事情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轉眼冬去春來,芳菲具盡的四月過後,華容城正式落成更名。
華容城正式對外打開城門的當日也是城主大婚之日,鑼鼓喧天舉城同慶。
至此,一直跟在祁熠等人身後跑的伶俐丫頭成了萬人之上的城主夫人,眾人倍感欣慰。
尤其是彥景軒,看著紅妝華服坐進紅轎的人兒忍不住熱淚盈眶,他是世界上最希望祁曉跟良人終成眷屬的人之一了。
不管他跟祁熠結局如何,祁曉幸福都是他們所共同希望的。
楚令大婚,帝君日理萬機只能派人送來御信跟賀禮,華貴而豐厚。
按照禮制,大婚過後,楚令需攜祁曉歸朝拜見帝君帝後,但介於華容城如今正值復興時期,此事便暫時免了。
楚令成為城主之後,彥景軒便成了他的左膀右臂,從一個小鎮父母官成為一城府尹,協理城主內閣管理封地事務。
雖然有時候難免手忙腳亂,但一切都朝著大家所期望的方向順利發展著。
秋風再起的時候,華容城從蕭條逐漸變得繁榮,先前離鄉的人們也慢慢的回來了。
日常事務處理得遊刃有餘的時候,彥景軒終於能夠閒暇下來,這一閒便滿腦子都是祁熠。
雖然回到華容鎮後因為事務繁多讓他們相處的時間少了很多,無暇顧及兒女情長,但祁熠卻還是關心他的,也時常詢問他是否需要幫忙什麼的。
只是態度依舊不冷不熱,像是對他有所虧欠的關心,卻又不肯跟他進一步。
彥景軒明白祁熠的意思,也想過放棄私心,彼此就這樣相安無事兄友弟恭,讓時間消磨掉內心的意難平。
可終究還是做不到,早已刻入心底的人哪怕傷筋動骨都還是放不下的,他這一路有過很多想法,唯獨在喜歡祁熠這件事上堅定不移。
誰讓祁熠哪怕對他冷淡都是溫柔的呢,有些人真的就是命中注定的。
自打祁曉成親後長居城主府,彥景軒也因為繁忙時常居在自己的府上,因此,他們來到華容城時購置的宅邸便是祁熠獨居。
先前太忙,加上祁熠如今跟著慕臨風一道時常離家走鏢,雖然都不會太遠,但彥景軒也只能在他外出回來的時候擠時間過去。
秋雨綿綿連續下了好些天,府衙白日裡的事情比平時更少了些。
只是近日祁熠和慕臨風受城主所託,攜天機閣眾率城主內衛出門圍剿華容城周邊盜匪,多日未歸。
彥景軒無事沾身也沒有出門,便整日有些心神不定。
每日早早的回了後院待在書房裡練字靜心,回過神來卻寫下滿篇祁熠的名字,思念成災,風平浪靜都是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