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女娃有女娃的好, 男娃有男娃的好, 你還年輕, 以後就知道了。」周母輕聲勸道。
她也不敢讓閨女聽見,聽見了保准又跟她急眼。
非說什麼男女都一樣的傻話, 都是讀書讀傻了, 面前這個也是。
林二少把碗裡的幾塊雞肉啃完,放下碗筷, 無意和這位老人家爭論, 又不是他媽,怎麼想的關他什麼事兒,態度很好的贊同道:「看來您是既享了女兒的福,又享了兒子的福。」
讓女兒養著指望死後兒子摔盆的周母:「……」
林年年現在胃口小,幾塊雞肉和板栗就吃了個半飽,心滿意足地放下碗筷道了句謝, 至於這位周奶奶勸她爸再要一個弟弟的話, 她只能說周奶奶算是白提了。
穿書前, 多生個孩子就能多一份分紅, 還有奶奶幫忙規劃安排孩子未來的時候,她爸媽都堅決不肯要二胎,現在就更不可能了。
過來喊她媽拿禮物卻聽到這麼一番對話的周海燕面色如常,她媽這思想幾十年如一日,別說只是在她這裡住幾個月了,就是真到了養老送終的那一天,也未必改得了那套老思想。
所以她以前一直不肯搭理老兩口,但她現在想通了,老太太怎麼想的不重要,反正她又沒有女兒,老太太重男輕女也不會偏頗了她的哪個孩子,相反,老太太照顧她的三個兒子可比小時候對她有耐心多了,她就當是老太太是在彌補她了。
反正養老錢總要出,還不如讓老太太在這兒幫幫忙。
「媽,小姜準備了一瓶百雀羚送給您當禮物,您說話可悠著點,不是誰都跟您和我爸似的老思想把閨女當草的,人家把閨女當成寶貝疙瘩,可別宣揚您那一套了,說輕了是老思想,說重了就是老封建,您也不怕被批。」
「我怎麼就要被批了,你……別瞎說,讓別人聽到誤會怎麼辦。」周母小聲反駁道,說完了還跑到門口去看了看,見院子裡沒人才鬆了口氣。
「臭丫頭就知道嚇唬你娘,我不說了還不行嘛。」
她那不也是好心嘛,老話都說了,多子多福,就算男女平等,那也不能只要一個啊。
周母也不想惹女兒生氣,女兒生起氣來,就喜歡跟人講道理,那張嘴好話都說不出好聽來,更別說講道理了。
周母閉了嘴,等看到小姜送她的百雀羚,臉上笑得褶子都皺到一起去了,就更不提什麼男娃女娃生孩子的事兒了。
人家讓她高興,她也不敗人家的興。
姜露的興致主要還在軍嫂們身上,她坐三天兩夜的火車外加六小時的長途汽車來這裡,就是好奇軍嫂們的生活,想儘快融入到軍嫂們當中聽八卦去。
所以吃過飯後,就拎著從京市寄過來的一大兜子瓜子,帶著老公和女兒,還有跟上來的小明晨,直奔來時路過的小廣場。
和剛剛那會兒一樣,小廣場上坐著不少人,納鞋底的、縫衣服的都有,還有手上沒活純閒聊天的。
姜露拎著布袋把瓜子分下去,瞬間就融入了這個大集體。
「你就是劉營長他們家的親戚,難怪呢。」還沒來呢就寄了那麼多東西過來,難怪這麼大方。
姜露看每位軍嫂都覺得很親切,坐在軍嫂們給她騰出來的板凳上,在拿起瓜子開磕之前先問道:「我以前也沒來過軍營,咱們這兒有什麼稀罕事兒嗎?跟軍隊無關,我對男兵訓練也不感興趣,就想聽家常。」
聽家常還不好說。
在座的軍嫂們,沒有不愛聊的,不愛聊天的軍嫂也不往這邊湊。
留著齊肩短髮的軍嫂最先開口:「要說最近的稀罕事兒,那還得是老汪家。汪副營長的老娘和媳婦打起來了,汪副營長上去拉架,先是被老娘甩了個大嘴巴子,又被媳婦撓了一臉,第二天左邊臉是腫的,右邊臉有好幾道指甲印。」
姜露咔咔嗑著瓜子,天津的軍嫂,說話自帶幽默感,跟說相聲似的。
林二少領著倆孩子在小廣場邊緣溜達。
穿著紅色外套的年輕軍嫂緊跟著開口:「聽說汪副營長和媳婦是自由戀愛,老太太沒來之前,兩個人可恩愛了。」
「還不是汪副營長的媳婦作的,連飯也不做,天天喜歡描眉化妝,老輩的人哪受得了這個。」
不做飯、愛化妝的姜露,突然覺得林父和林母偏心眼好像也不是什麼壞事兒,不然就是她和林母打架,老公在中間拉架反被打的故事了。
穿紅外套的軍嫂不樂意了:「描眉化妝怎麼了,年輕人誰不愛美。」
姜露又分了幾把瓜子過去:「別吵別吵,咱們接著聊稀罕事兒,打架的事兒就別聊了,聊點愛情故事。」
還是那位齊肩短髮的軍嫂:「那就聊聊我和老鄒吧,我們倆從小一塊長大,用戲文里的話來說就是青梅竹馬,他還沒來當兵的時候我們倆就定親了,一到結婚年齡我們倆就結婚了。」
就……完了?
姜露想聽的是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就算不跌宕起伏,也得治癒,不是聽一句話簡介。
好吧,她承認她是想念網文小說了。
本以為創作來源於生活,想到這裡來聽聽未被加工過的軍婚愛情故事,可這差別也太大了吧。
姜露意興闌珊,更讓她意興闌珊的是住在家屬區根本看不到兵哥哥們訓練,也看不到傳說中的文工團。
全是泥巴路,出門就要擦一次鞋,海邊的日頭又容易把人曬黑,更重要的是當地的方言和港城那邊很像,每次聽到都讓人想掉眼淚。
她也不敢讓閨女聽見,聽見了保准又跟她急眼。
非說什麼男女都一樣的傻話, 都是讀書讀傻了, 面前這個也是。
林二少把碗裡的幾塊雞肉啃完,放下碗筷, 無意和這位老人家爭論, 又不是他媽,怎麼想的關他什麼事兒,態度很好的贊同道:「看來您是既享了女兒的福,又享了兒子的福。」
讓女兒養著指望死後兒子摔盆的周母:「……」
林年年現在胃口小,幾塊雞肉和板栗就吃了個半飽,心滿意足地放下碗筷道了句謝, 至於這位周奶奶勸她爸再要一個弟弟的話, 她只能說周奶奶算是白提了。
穿書前, 多生個孩子就能多一份分紅, 還有奶奶幫忙規劃安排孩子未來的時候,她爸媽都堅決不肯要二胎,現在就更不可能了。
過來喊她媽拿禮物卻聽到這麼一番對話的周海燕面色如常,她媽這思想幾十年如一日,別說只是在她這裡住幾個月了,就是真到了養老送終的那一天,也未必改得了那套老思想。
所以她以前一直不肯搭理老兩口,但她現在想通了,老太太怎麼想的不重要,反正她又沒有女兒,老太太重男輕女也不會偏頗了她的哪個孩子,相反,老太太照顧她的三個兒子可比小時候對她有耐心多了,她就當是老太太是在彌補她了。
反正養老錢總要出,還不如讓老太太在這兒幫幫忙。
「媽,小姜準備了一瓶百雀羚送給您當禮物,您說話可悠著點,不是誰都跟您和我爸似的老思想把閨女當草的,人家把閨女當成寶貝疙瘩,可別宣揚您那一套了,說輕了是老思想,說重了就是老封建,您也不怕被批。」
「我怎麼就要被批了,你……別瞎說,讓別人聽到誤會怎麼辦。」周母小聲反駁道,說完了還跑到門口去看了看,見院子裡沒人才鬆了口氣。
「臭丫頭就知道嚇唬你娘,我不說了還不行嘛。」
她那不也是好心嘛,老話都說了,多子多福,就算男女平等,那也不能只要一個啊。
周母也不想惹女兒生氣,女兒生起氣來,就喜歡跟人講道理,那張嘴好話都說不出好聽來,更別說講道理了。
周母閉了嘴,等看到小姜送她的百雀羚,臉上笑得褶子都皺到一起去了,就更不提什麼男娃女娃生孩子的事兒了。
人家讓她高興,她也不敗人家的興。
姜露的興致主要還在軍嫂們身上,她坐三天兩夜的火車外加六小時的長途汽車來這裡,就是好奇軍嫂們的生活,想儘快融入到軍嫂們當中聽八卦去。
所以吃過飯後,就拎著從京市寄過來的一大兜子瓜子,帶著老公和女兒,還有跟上來的小明晨,直奔來時路過的小廣場。
和剛剛那會兒一樣,小廣場上坐著不少人,納鞋底的、縫衣服的都有,還有手上沒活純閒聊天的。
姜露拎著布袋把瓜子分下去,瞬間就融入了這個大集體。
「你就是劉營長他們家的親戚,難怪呢。」還沒來呢就寄了那麼多東西過來,難怪這麼大方。
姜露看每位軍嫂都覺得很親切,坐在軍嫂們給她騰出來的板凳上,在拿起瓜子開磕之前先問道:「我以前也沒來過軍營,咱們這兒有什麼稀罕事兒嗎?跟軍隊無關,我對男兵訓練也不感興趣,就想聽家常。」
聽家常還不好說。
在座的軍嫂們,沒有不愛聊的,不愛聊天的軍嫂也不往這邊湊。
留著齊肩短髮的軍嫂最先開口:「要說最近的稀罕事兒,那還得是老汪家。汪副營長的老娘和媳婦打起來了,汪副營長上去拉架,先是被老娘甩了個大嘴巴子,又被媳婦撓了一臉,第二天左邊臉是腫的,右邊臉有好幾道指甲印。」
姜露咔咔嗑著瓜子,天津的軍嫂,說話自帶幽默感,跟說相聲似的。
林二少領著倆孩子在小廣場邊緣溜達。
穿著紅色外套的年輕軍嫂緊跟著開口:「聽說汪副營長和媳婦是自由戀愛,老太太沒來之前,兩個人可恩愛了。」
「還不是汪副營長的媳婦作的,連飯也不做,天天喜歡描眉化妝,老輩的人哪受得了這個。」
不做飯、愛化妝的姜露,突然覺得林父和林母偏心眼好像也不是什麼壞事兒,不然就是她和林母打架,老公在中間拉架反被打的故事了。
穿紅外套的軍嫂不樂意了:「描眉化妝怎麼了,年輕人誰不愛美。」
姜露又分了幾把瓜子過去:「別吵別吵,咱們接著聊稀罕事兒,打架的事兒就別聊了,聊點愛情故事。」
還是那位齊肩短髮的軍嫂:「那就聊聊我和老鄒吧,我們倆從小一塊長大,用戲文里的話來說就是青梅竹馬,他還沒來當兵的時候我們倆就定親了,一到結婚年齡我們倆就結婚了。」
就……完了?
姜露想聽的是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就算不跌宕起伏,也得治癒,不是聽一句話簡介。
好吧,她承認她是想念網文小說了。
本以為創作來源於生活,想到這裡來聽聽未被加工過的軍婚愛情故事,可這差別也太大了吧。
姜露意興闌珊,更讓她意興闌珊的是住在家屬區根本看不到兵哥哥們訓練,也看不到傳說中的文工團。
全是泥巴路,出門就要擦一次鞋,海邊的日頭又容易把人曬黑,更重要的是當地的方言和港城那邊很像,每次聽到都讓人想掉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