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薛青松和林笑笑正好趕在好時候,又有條件,一生一次的婚禮,可不要熱熱鬧鬧辦一場。

  三棟樓都是嶄新的,矗立在公路邊上,從陽湖縣到陽灣鎮這幾十里里十幾個村落,只有這一處樓房,自然分外惹眼。

  這些天又精心布置了一番,過年貼上的對聯還完好無缺,姚晴天又讓人在樓上樓下甚至院裡院外都掛上了大紅燈籠,連院子裡那些樹上都掛了不少,喜慶得很。

  煙火炮竹整整齊齊放在院子一腳的平房創庫里,鋪滿了一整間倉庫。

  初四行辭家禮,招待壓力主要在女方那邊,但是女方酒席上需要用的魚肉和菸酒都是男方送過去,不過林家安排在酒店宴請,薛青松便把魚肉折現,籮筐里裝的是菸酒和為新娘子準備的衣服鞋襪以及成打的手帕方巾和香脂。

  手帕和香脂是新娘子答謝禮,婚禮那天,每個來看新娘子的女孩子都能得到一盒香脂和一塊手帕,香脂是鐵盒裝的,選的都是市面上最好的。

  重頭戲還是打頭的一對紅托盤,裡面是男方準備的聘禮。

  當前城裡條件好的人家會準備三轉一響,可除了手錶,其他的兩人都用不上,而手錶,薛青松和林笑笑各自都有,這幾樣薛青松一樣都沒有準備。

  薛青松準備的是三金四銀。

  薛青松有房有車,工作好,相貌好,性格好,林家其實對聘禮沒有任何要求,這三金四銀也是薛青松看到林家給林笑笑準備的豐厚嫁妝里有包含了分量不輕的金八件,臨時起意想著準備的。

  雖然時間倉促,好在人脈廣,加上薛青松捨得花錢,短時間內也準備妥當了。

  彩禮也好嫁妝也好,沒有一個標準的數,代表的也不僅僅是錢,而是雙方的一個態度和誠意。

  薛青松和趙軍都是打小沒有父母照顧的人,並且薛青松以前是病秧子,能活下來全靠老天照顧,如今他長大了,身體好了,能娶妻成家,自然願意傾儘自己的所有來將這婚事辦得盡善盡美。

  等到初六迎親就是男方這麼重頭戲,到時候大擺流水席,並且連著擺兩天,因為第三天薛林兩家很大一部分親友需要上班了。

  當然,這喜宴除了親友,還邀請了陽灣鄉附近一些經常來養殖場幹活的人們,好在位置大,單三棟樓樓上樓下六間廳堂都能擺一三十桌,何況天氣晴好的話,院子裡還可以擺,真不趕巧碰到陰雨天也可以擺在西邊兩棟樓的樓上廳堂或是房間裡。

  席面上要用的菜色,乾貨、糕點之類的年前就準備妥當了,鮮貨從初一也開始準備。

  廚房裡,姚晴天統籌,滷味自然是她親手滷煮,熱菜掌勺的主要還是陽灣鎮花園飯店的大廚和陽湖縣請來的廚師班底,幫廚的就多了,自家滷味店的員工,陽灣鎮上的薛姓族人,還有高蘭妹、萬燕紅和陽灣鄉一些相熟的婦人。

  薛青松外家和新娘子同姓,這些年對薛青松不聞不問多少覺得有些虧欠,加上其他一些因素,這次薛青松婚禮,他們把禮數做得尤其充足,包了兩輛大客車過來,一輛坐的是親友,剩下那輛坐的是從市里請來的電影公司和攝影公司的工作人員。

  如今流行看大電影,這不林家那邊給安排上了,姚晴天還讓人準備了充足的茶水、瓜子花生等炒貨。

  薛青松雖然沒有親兄弟,可薛家在陽灣鎮是一個大家族,薛青松又是薛明華親近的侄孫,這次雖然薛明華沒有來,但是他夫人和孩子來了,所以附近薛姓族人紛紛都過來,加上外姓人,熱鬧情況不比當年薛家祭祖少。

  這次,薛洪不能再不出面了,不止要出面,還得送份像樣的禮物給新婚的兒子,哪怕他已經沒有什麼家底了,但是好歹在縣城還有套像樣的房子,薛洪就當著薛明華夫人和薛家老家一縱人的面把他那套房子送給了兒子。

  那是薛洪唯一的房子,他還要住,只是所有權轉給了薛青松。

  薛麗華母女也住在裡面,等薛洪年老體衰,還要她們母女照顧,等薛洪去世後,薛青松可以憑藉這張薛洪蓋了手印的文書收回那套房子。

  薛青松不缺房子也不稀罕薛洪的東西,不過他還是收過來了,無他,就想知道打小明里暗裡用言語攻擊他的那對母女知道了會是什麼表情。

  天公作美,初六是個大晴天,雖然夜裡氣溫低,泥土路和泥土地都凍上了,可他們屋前屋後的院子地面大多都澆築了水泥,不至於在化凍時踩得到處是泥。

  八隻貼著紅雙喜的新籮筐,在初四去女方家行辭家禮回來後,姚晴天和趙軍張羅著當天晚上就又填滿了,有自家炒好的瓜子、花生,也有買的糖果、香菸,每個籮筐最上面自然少不了代表長久的松柏樹枝。

  早早吃過早飯迎親團隊就開著車出發了,去往縣城的公路雖然還沒有開始修,有些坑坑窪窪,但是主體還是石頭多泥土少,加上還沒開始化凍,一路走的很順利。

  迎親團隊出發後,姚晴天帶著一縱人能放鬆放鬆,因為新娘子得下午才能接回來,中午那頓飯在女方家吃。

  至於下午多早能回來,一看迎親團隊的本事,一看女方親友的態度,想娶人家捧在手心養了一十多年的明珠自然不是那麼輕鬆的事。

  他們好歹有車,有筆直的公路,在交通主要靠走交流主要靠吼的山村,再加上女方那麼起鬨耽擱,到天黑甚至半夜才將新娘子接回來的事情可不少發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