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時八成要回四合院去,可是有樂善和他媽的矛盾在,她肯定不會願意過去的,去了也不會多開心。

  樂善看得很開,「沒事,現在上頭不是說要開放市場了嗎,到時候大家就能自由買賣東西了,那房子估計也是一樣的,不夠住大不了再攢錢買一個更大的。」

  時仲聽得點了點頭,心想實在不行到時他就跟爸媽轉一套自家的,偷偷記到樂善名下不叫她知道,然後說成是自己買的。

  他倒是想自己真買一套,只要市場真能放開有人賣,但他這不是還沒畢業麼,花銷全靠大學生補貼和以前的積蓄,買手錶買自行車啥的能行,賣房子暫時負擔不了,得等他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

  樂善不知道他心裡的盤算,正根據時仲剛才提的那個問題更改裝修計劃。

  考慮到兩個孩子再長大點就要分房睡的情況,她準備把兩室改成三室,將他們的主臥弄小一點,再把擴大的次臥隔成兩小間,基本就成啦。

  幸虧分到的房子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屋子,隨便他們改造規劃,不用考慮承重啥的,否則就不會這麼簡單了。

  決定好之後,硬裝繼續交給廠里請的施工隊接手,要求都和他們講清楚了,軟裝到時候樂善自己來弄。

  廠里這次建新家屬樓的效果很好,加上廠子效益不錯,不少職工眼熱心熱,紛紛向領導們提出再建一棟的請求,模式和上一棟一樣,他們自己湊一半錢,廠里只需要出另外一半。

  這種惠及職工又對廠子有利的好事,廠長自然不會拒絕,施建第二棟新家屬樓的計劃很快啟動。

  樂善本想再來一套大的,但是經過上一回分房,所有人都知道了裡面的好處,有資格的都搶得要打架,更別提她這種已經有房沒資格的,最後連個房子毛都沒剩下。

  等到廠里接連兩三棟新家屬樓建成分房,樂善已經升到大四快畢業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來,外面已經開始有房子在市面上流通。

  時仲還記得她當時對不能再買一套大房子的遺憾,把這兩年自己攢下的錢扒拉出來,再拿一些收藏賣掉,湊夠錢悄悄買了一套臨街小院,辦好房本趁著樂善過生日的那天送給她。

  樂善收到這份實打實的生日禮物真是又驚又喜,一家子吃完長壽麵興沖沖地去看房子。

  那處小院是時仲精心挑選的,也是機緣巧合碰到的,覺得不錯就趕緊買下了。

  樂善看過後很滿意,院子前面臨街的大門可以拆了修成一排鋪面,後頭的二層小樓不用動,修繕一下就能住,上下共有六個房間,完全夠他們一家用了,另外院子裡還有廚房水井廁所等地方,設施齊全。

  她主要看房子,大寶和貝貝則對院裡種的幾棵果樹很青睞,尤其是院牆下搭的那個葡萄架,倆兄妹看過後都已經能暢想出搬來住後夏天在裡頭乘涼吹風吃水果的場景了。

  伍叔也挺歡喜的,他住不慣樓房,本來都打算等樂善四口搬家後他就回自己那邊去,誰成想時仲突然給個這麼大的驚喜。

  時仲瞧見他們都很喜歡的樣子,得意洋洋地問:「怎麼樣,喜不喜歡?」

  「喜歡!」母子三人齊口同聲,說完一擁而上給時仲一個大大的擁抱,獎勵他麼麼啾。

  伍叔在一旁哈哈大笑,時仲被他笑得不好意思,擁著一大兩小臉紅耳赤,幸福滿面。

  一家人歡歡喜喜地看完房子,回頭就聽到上頭打算收回小樓院的小道消息。

  起先大家都不相信,因為他們住的這處院子不是收繳的別人的老宅家產,而是人家愛國商人走之前捐的,現在對方估計已經在東南亞落地生根了,肯定不會再回來要什麼房子。

  但是隨后街道辦發了正式通知,廠里也給了明確答覆,小樓院的確是要被收上去的,因為這裡具有獨特的歷史和地理位置,上頭打算收走用作他用,並不是要還給原房主。

  住在小樓院的人們都難以置信,也不想搬走,可上頭決定的事,他們再頭鐵也槓不過啊,不照辦就得丟工作。

  還好不是立馬就搬,上頭給足了時間,廠里完全能夠趁著這個時間建好給需要搬家的職工分配的新樓房。

  基於這一點,上頭還批下一筆建房資金,讓廠里用於安置搬遷職工,所以這次建的樓不需要職工再掏錢,到時建好只要他們搬過去入住就行。

  如此一來,除了那些實在不想搬的,其他人全都沒了抗拒之心,高高興興地等著樓房建成搬新家。

  樂善他們也要搬,而且因為她名下已經有了廠里的職工福利房,所以新建的樓沒她的份。

  而小平房又是她家自己擴建的,用的都是真材實料,這一搬走仔細算算就數她最虧。

  廠長向上頭反應了情況,給她爭取來一份補償,廠里的房子不能再分給她了,補償她一千塊錢安家費。

  上頭按照她家三大一小的房子算的給了七百,廠里補上三百,湊夠一個整數。

  樂善挺滿意的,就是一想到馬上要離開爸媽大哥建的房子,也是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多少有些捨不得。

  特別是廠長提點說她家這處是門衛房擴建的,屬於什麼違建,等上頭收回去後會把它拆了,以後搬走估計是再也看不到了,這次搬家能帶走的東西都帶走。

  樂善謝過廠長,一直住到最後的時限來臨之前,才忍著不舍收拾東西搬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