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方才她已經問了貼身伺候皇上的孫公公,但孫公公也不清楚皇上好端端的,怎麼會忽然暈倒。

  不過,孫公公透露說,前些日子皇上一直在廢寢忘食地處理政事,為了和雲國的戰事,愁得整宿整宿地睡不著。

  大約是太過勞累了,才會如此。

  元貴妃拿起手帕,擦了擦眼角溢出的淚,有些自責地低喃道:「我該勸他好好歇息的……」

  但此時再懊悔也無用了,只期盼著皇上能平安無事。

  沒一會兒,幾位太醫簇擁著趙太醫走了出來。

  個個神色凝重,一言不發。

  元貴妃走了過去,嘴唇哆嗦著,「皇上怎麼了?!」

  幾位太醫你看了看我,我看了看你,都在猶豫著如何開口。

  最後他們都將目光放在了趙太醫的身上。

  「回稟娘娘,微臣無能,找不出皇上忽然昏厥的原因……」

  幾位太醫已經盡了力,但在他們診斷後,卻一個個的都找不到皇上忽然暈倒的病因。

  「不過好在皇上並未出什麼大事,現在只像是睡著了一般……」

  這也是他們幾人敢走出內室的原因,只要皇上還活著,且並沒有繼續出現不適的症狀,那貴妃娘娘也不至於會要了他們的命。

  聽到皇上暫無大礙,元貴妃吩咐了趙太醫幾人為皇上配些藥來,務必要讓皇上儘快醒來。

  隨後她示意姜梨白不要擔心,便走進了內室里,看望還在沉睡的皇上。

  ……

  一連幾日,豫皇依然昏迷著,絲毫沒有要醒來的動靜。

  在等待了七日後,文武大臣里已經紛紛傳開了。

  皇上身體抱恙,恐無法再處理朝政。

  故而眾人心思活絡了起來,打算擁護一名皇子暫時監國。

  但在擁護三皇子姜恆還是五皇子姜惟一事上,眾多大臣都有自己的想法。

  三皇子年長,但向來閒逸,沒有參與過朝政。

  而五皇子在經歷了之前的刺殺後,身子大不如以前,如今也只能勉強散散步而已。

  所以對於由誰來監國,眾大臣吵來吵去,都沒有吵出一個結果來。

  就在事情發酵到越來越激烈時,以往不碰政事的三皇子站了出來。

  他立在朝堂上,打著孝義的幌子,只說是暫時為正在臥床養病的父皇分憂解難,等到父皇痊癒後,就會交出手中所有的權力。

  有幾個支持五皇子的大臣表示不服,卻被他以禍亂朝政、妄圖打擾皇上靜養為由給斥責了回去,並讓那幾人回府思過幾日,暫時不必上朝了。

  其他大臣面面相覷,但其實心裡都明白,三皇子著這擺明了就是想要擼了那幾個人的烏紗帽啊!

  所以如此雷霆手段下,其餘人閉上了嘴,不再質疑一句了。

  畢竟……皇上能不能醒來還未可知,三皇子就如此把持了朝政。

  這裡面的貓膩……

  朝堂上的大臣不敢再深想了。

  只是在退了朝後,有幾名重臣沒有出宮,而且前往了干明殿,說是想要見一見皇上。

  但皇上沒見著,只見著了一臉愁容的元貴妃。

  幾人都是保皇黨,是皇上的心腹,自然是能猜到皇上心中的打算的。

  他們將今日朝堂上的事告知給了元貴妃,後又擔憂地詢問:「……不知皇上到底是出了何事,怎會數日不上早朝?」

  「三皇子以孝為名,要把持朝政了……不知此事該如何處理?」

  元貴妃早就得知了三皇子表示要監國的事。

  她閉了閉眼,心力交瘁地應道:「太醫們翻遍了醫術,都無法診斷出皇上到底是怎麼了。」

  「如今本宮守在干明殿,一刻也不能離開。外邊的事還望各位老大人多費心看顧一二。」

  「至於姜恆監國的事……本宮會知會趙將軍一聲。」

  元貴妃的生父是駐守邊境的老將趙將軍,在結束了支援今州戰事後,他已經帶著手底下的兵趕回了閔州。

  聽元貴妃這意思,若是三皇子有任何異動,便會請趙將軍領兵入京護駕……

  明白這一層後,幾人心中的憂慮少了些許。

  第86章

  在太醫們盡心醫治豫皇時, 時間悄無聲息地溜走。

  轉眼又過了幾日,三皇子處理朝政越來越順手後,一個令人無比震驚的消息在京城裡炸開了鍋。

  據來報的侍衛慌慌張張地陳述, 前往雲國和親的儀仗被土匪夜襲, 因當時正值夜晚,眾多侍衛都在睡夢中, 等到哨兵發現時,土匪們已經殺了許多人了。

  送親的侍衛們潰不成軍後, 嘉儀公主為保全自身清白, 火燒了其所在的帳篷, 整個人燒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了……

  這一消息傳開後, 眾多大臣上的最多的摺子就是請求派兵剿滅那波土匪, 以慰嘉儀公主在天之靈。

  除此之外, 三皇子批閱的摺子里還夾雜著眾人對和親需另選其人的議論。

  畢竟這些人在意更多的是和親是否還要繼續,邊關戰事是否能否儘快結束。

  ……

  遠在雲國的雲皇也得知了此事,雖說豫國給的理由是土匪害了那位嘉儀公主, 但他總覺得這是豫國故意做的戲,只為了不將嫡親公主嫁到雲國來。

  如此一想, 他也來了脾氣, 義正言辭地斥責了那幫土匪,最後卻又問起了豫國, 和親是否還要繼續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