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按信上所寫,晉國要和談的條件之一是要求豫國一次**納十萬兩白銀和五千匹寶馬……

  除此之外,便是和談地點選在了閔州城外,並且要求顧蘊前去談判。

  這一點倒還好說,在此之前,豫國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要一次**納十萬兩白銀,這簡直就是在獅子大開口!

  豫國已經連失五城給雲國了,國庫里的銀錢大多都用在了與雲國的戰事上面,哪裡還有更多的銀錢交給晉國?!

  所以這第一條要求,豫國自然不同意。

  故而又給顧蘊施加了更大的壓力,希望能通過她去談判,把這條要求給去掉。

  第三日清晨,寒風呼嘯中,塵土飛揚下,顧蘊在身後眾人的注視中,一撩衣袍,踏上了前往閔州城的馬車。

  「駙馬,此行事關重大,還請您務必多費心……」徐正使再一次叮囑著,那緊張的模樣,只恨不得與顧蘊一同前去,好時時刻刻提點著她。

  「周圍一百精兵已經喬裝打扮,在暗中保護著您,一旦有什麼意外,您要保重自身。」絮絮叨叨地說完這些話,徐正使朝著已經往前行駛的馬車揮了揮手。

  等到馬車徹底消失在了視線中,徐正使看向身旁的明太守,輕嘆一聲:「其餘的,都準備好了?」

  其實他們已經在暗中打探到了晉國前去和談的人是誰,那位身份貴重,想必周圍一定有很多暗衛保護。

  但要是最後和談不成,那他們也必須將其絞殺。

  一旦那位離世,那晉國皇室必定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到那時,晉國內亂,也就沒有更多的精力出兵了。

  這便是豫皇暗中給的另一個命令。

  先談判,能成功最好,若是不能成功和談,那便只有使這一招了。

  明太守撫著花白的鬍鬚,點了點頭:「一切就緒,若是談判失敗,周圍的人就會趁其不備出手……」

  「如此,便再無不妥了。」

  兩人齊齊看向遼闊的遠方,在心中期盼著這一場談判最好是能不動干戈地順利進行下去。

  ……

  冷風拂過,黃沙撲面。

  一身小廝打扮的姜梨白在顧蘊掀開車簾後,一溜煙兒地鑽進了馬車裡。

  「冷嗎?」顧蘊拿起備好的披風,蓋在了她的身上。

  姜梨白笑眯眯地窩在了她的懷裡,「這樣就不冷了。」

  顧蘊輕輕一笑,將她抱得更緊。

  閒適的時光里,兩個人誰也沒有說話,默默等待著接下來的談判。

  關州與閔州挨得極近,馬車行駛了快兩個時辰後,就抵達了會談的地點。

  此處是閔州城外一處行人的落腳點。

  周圍視野極為開闊,一眼望去儘是黃沙滿地。

  偌大的天地間,似乎只有旁邊的一處涼亭還存在著。

  此時,那涼亭外已經圍了十幾個身著晉國鎧甲的士兵,看著緩緩駛來的馬車,頓時默默掏出了武器。

  木舟臉色未變,拽住韁繩,將馬車停在了涼亭前面。

  「裡面可是平王殿下?」一名將領站了出來,雙眼如鷹一般犀利地緊緊盯著馬車。

  這語氣還算是恭敬,顧蘊在心裡有了底,掀開了車簾,目光淡淡地看去,「是我。」

  雖然這名將領已有十幾年未見過顧蘊了,但他一看到她這張酷似皇上和靜貴妃的臉,就知道她必定是平王殿下了。

  「臣見過平王殿下。」他朝著顧蘊極為恭順地行了禮,便

  側了側身子,給她讓開了路,「太子殿下已經等候多時了,您快些進去吧。」

  太子?!

  顧蘊心中一驚,面色卻更加不動聲色了。

  沒想到,晉國前來和談的人會是太子。

  那看來晉國也是十分重視此次談判了。

  顧蘊心中的把握多了幾分,她下了馬車,便帶著扮作小廝的姜梨白一同走進了涼亭里。

  裡面不算寬闊,只放了一張木桌和兩把木椅。

  周圍都掛上了防風防沙的竹簾,遮住了些許的日光。

  一把木椅上已經坐了個身披大氅的人,隱在陰影里,有些看不清他的臉。

  在顧蘊走了進來後,這道人影微微抬了眼。

  「小九?」溫潤的嗓音響起,落在了顧蘊的耳中。

  在看清顧蘊這張臉後,男子極快地站了起來,負在身後的手微微顫抖,再一次開口,聲音里平添了一絲緊張,「小九,是我。」

  他從陰影里走了出來,那張與顧蘊有些相似的臉也露了出來。

  模樣清俊,氣質溫潤,大約二十出頭的模樣。

  顧蘊在腦海里費力尋找著原身的記憶,試圖找出有關於面前這個人是她哪一位兄長的線索。

  但很可惜,原身已經遺忘了關於在晉國時候的記憶,只剩下了滿腔的恨和麻木。

  顧蘊想起方才外面那名將領說,是晉國的太子前來和談。

  她斂眉行了個平禮:「顧蘊見過太子殿下。」

  顧荀上前來,阻止了她行禮,邊扶起她,邊仔細地打量著她。

  「小九可是已經記不得我了?」

  當年顧蘊離開晉國時,才剛滿五歲,大約如今她已經是不記得以前的事了。

  果然,他從顧蘊的眼裡看出了茫然不識。

  心中更加自責時,他帶著顧蘊坐到了木椅上。

  「我是你的八皇兄,顧荀。」他報上了自己名字,期盼著顧蘊能想起來他是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