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蕭珏原以為是手下人收拾利索,後來才得知他們進來時便是如此。
「看樣子是耿兄一家雖未住在這裡,卻也有派人時時打點。」
聽到耿這個姓,蕭珏聯想起那人的面貌來,「就是你那妹夫?」
「嗯,耿青槐是耿垣兄弟的兒子過繼託付給他的,同耿垣一家不甚親近。」這番也是解釋當日聞人瑜誅殺耿垣祖孫滿門,卻放過了這個耿家老五,原來不止是因為是他親妹夫的緣故。
聞人瑜回身朝蕭珏伸出手,道:「我帶你到山莊裡走走,前次這裡住了些閒雜人等都抽不出機會四處看看。」
「好。」
奉劍山莊經歷過一次大火焚毀,後來耿垣又重新將山莊翻修了一遍,但從前院落卻沒有太大變化。耿垣死後,耿青槐為償耿家做下的孽障將聚英堂改設成了供奉之所,其中供著聞人家已故之人的牌位。
聞人瑜站在門口,一時沒有提步進去,握住蕭珏的手不自覺攥緊了些。
蕭珏側過頭,見聞人瑜雙眼直勾勾盯著那些牌位,雖沒有掉淚卻仍是不免觸動情腸,雙唇緊抿,身子也在輕輕顫抖。他同聞人瑜有著相似的經歷,所以十分明白聞人瑜此刻心中所思所想。
這時候,一切勸慰安撫的話語皆是無用,真正失去親人、失去一切的孤寂和絕望,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過誰又能明白。
正因為蕭珏經歷過,他才能夠理解聞人瑜此刻的心思,拽起聞人瑜的手,牽著人大步走進堂內。
供奉牌位的桌案上香爐香燭倒是一應俱全,堂內四處也設有一排排燭台,只是大抵有幾日沒人來過了,那些蠟燭都燒盡了,只餘下一點蠟根。
桌案前放著跪拜的蒲團,蕭珏拉著聞人瑜雙雙跪在蒲團上,在聞人瑜還沉浸在傷感中時,蕭珏先開了口。
「聞人莊主、顏夫人,小婿蕭珏不才,今與令郎攜手同歸,願結髮白首,生同衾死同穴,至死不渝!」他神色凝重說完這番,立刻俯身給牌位磕上三個響頭,最後一拜時卻忽聞得耳邊一聲輕笑。
「瓊之……」蕭珏起身看向聞人瑜,見他眼角含淚,面上卻是笑著的,不由呢喃喚了一聲。
聞人瑜笑罵了他一句,「你這怎麼就小婿小婿稱呼上自己了?」
「不!我沒有把瓊之看做女子,我是說……」
聞人瑜抬手捂住蕭珏的嘴,輕搖了搖頭道:「我不是說這個。你都自稱小婿了,怎麼還叫得那般生分?」
蕭珏又驚又喜,回過神拉下聞人瑜的手,轉過去又對著牌位將方才的話又說了一遍,只是這回他改稱的是爹娘。再拜了三拜之後,他跪直起身看向聞人瑜。
「爹、娘,孩兒不孝。似浮萍在外漂泊三十年無法以本來名姓過活,這麼多年渾渾噩噩也不曾供奉燒香,娘親過世時也未敢相認,所幸當年罪首皆已伏誅,孩兒也可告慰父母兄姊在天之靈。」聞人瑜一字一句說得很慢,寥寥幾句卻絲毫不提他三十年來經歷苦難,蕭珏在旁聽著難受卻沒有打斷聞人瑜的話。
冷不防一隻手握住了他垂在身側的手,兩人五指交握舉至肩側,便聽得聞人瑜又道:「爹,孩兒今生唯愛重蕭珏一人,願同其生死相伴。不願昧心辜負旁人一生,終究要負了您的期許,無法為聞人家延續香火,望您在天之靈,原諒兒子不孝。」
蕭珏知道聞人瑜心裡一定還埋藏著他不知道的事,但此時此刻他並沒有多問,而是緊緊握著聞人瑜的手,同他一道向桌案上的牌位叩首再拜。
二人相攜出來時,聞人瑜面上不見早先喜色。
蘇拂『恰好』這時才趕來詢問院落如何分配居住,蕭珏有意岔開話題,便問道:「前次我們分到的山海苑是瓊之從前住的院子嗎?不妨我們就住那裡?」
「山海苑是我二哥的住所,我的院子在山莊靠北的那個角落,從前沒事就從後門溜出去到山裡胡鬧……」
蕭珏朝蘇拂使了個眼色,蘇拂忙應下道:「那屬下去吩咐人打點妥當。」說完便匆匆離開了。
「瓊之,這院子還有諸多事宜尚需打點,眼瞅著時日還早,不如就我們倆牽兩匹快馬去城中逛逛?」
聞人瑜搖搖頭。
「那我們……」
「我帶你去山上走走。從前有些稀罕地方,如今……不知還在不在。」
蕭珏隨便喚了個經過的侍衛,讓他去同蘇拂蘇招兄弟說一聲,婉拒了侍衛隨同後便同聞人瑜上了山。
崇陽城附近的那座山其實稱不上什麼稀罕,大抵是地處江南,這時節山中林木繁盛,一路撞見不少活物,往來也有獵戶上山留下的清晰痕跡,比起丹鳳山那種鳥不拉屎的破山溝子不知道好了多少。
「到底是三十年了,這裡也變了幾番樣子。從前這又一處不小的水窪,我常同子秋來玩耍。」
蕭珏本來跟著聽,忽聞得一個名兒,一下子醒了神,追過去問道:「子秋又是誰?」
「詹子秋,眼下叫詹溪生,你應是見過他的。子秋原是我爹舊友的兒子,他爹因從屬影門而遭眾人追殺,子秋就被託付到我家,又因我們年紀相仿,從前總是玩到一處去。」聞人瑜回憶起幼時回憶,臉上多了幾分笑容,「其實子秋那人說他乖也成,人也確實悶,每次都是我帶著他胡鬧一通,然後回去被我爹罰跪祠堂……」
聞人瑜說起那人,蕭珏腦中回憶,才想起是那清冷寡言的太一觀道人,隨後又聽聞人瑜說起他二人少時往事,那語氣熟絡讓他心中醋意大發。
「看樣子是耿兄一家雖未住在這裡,卻也有派人時時打點。」
聽到耿這個姓,蕭珏聯想起那人的面貌來,「就是你那妹夫?」
「嗯,耿青槐是耿垣兄弟的兒子過繼託付給他的,同耿垣一家不甚親近。」這番也是解釋當日聞人瑜誅殺耿垣祖孫滿門,卻放過了這個耿家老五,原來不止是因為是他親妹夫的緣故。
聞人瑜回身朝蕭珏伸出手,道:「我帶你到山莊裡走走,前次這裡住了些閒雜人等都抽不出機會四處看看。」
「好。」
奉劍山莊經歷過一次大火焚毀,後來耿垣又重新將山莊翻修了一遍,但從前院落卻沒有太大變化。耿垣死後,耿青槐為償耿家做下的孽障將聚英堂改設成了供奉之所,其中供著聞人家已故之人的牌位。
聞人瑜站在門口,一時沒有提步進去,握住蕭珏的手不自覺攥緊了些。
蕭珏側過頭,見聞人瑜雙眼直勾勾盯著那些牌位,雖沒有掉淚卻仍是不免觸動情腸,雙唇緊抿,身子也在輕輕顫抖。他同聞人瑜有著相似的經歷,所以十分明白聞人瑜此刻心中所思所想。
這時候,一切勸慰安撫的話語皆是無用,真正失去親人、失去一切的孤寂和絕望,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過誰又能明白。
正因為蕭珏經歷過,他才能夠理解聞人瑜此刻的心思,拽起聞人瑜的手,牽著人大步走進堂內。
供奉牌位的桌案上香爐香燭倒是一應俱全,堂內四處也設有一排排燭台,只是大抵有幾日沒人來過了,那些蠟燭都燒盡了,只餘下一點蠟根。
桌案前放著跪拜的蒲團,蕭珏拉著聞人瑜雙雙跪在蒲團上,在聞人瑜還沉浸在傷感中時,蕭珏先開了口。
「聞人莊主、顏夫人,小婿蕭珏不才,今與令郎攜手同歸,願結髮白首,生同衾死同穴,至死不渝!」他神色凝重說完這番,立刻俯身給牌位磕上三個響頭,最後一拜時卻忽聞得耳邊一聲輕笑。
「瓊之……」蕭珏起身看向聞人瑜,見他眼角含淚,面上卻是笑著的,不由呢喃喚了一聲。
聞人瑜笑罵了他一句,「你這怎麼就小婿小婿稱呼上自己了?」
「不!我沒有把瓊之看做女子,我是說……」
聞人瑜抬手捂住蕭珏的嘴,輕搖了搖頭道:「我不是說這個。你都自稱小婿了,怎麼還叫得那般生分?」
蕭珏又驚又喜,回過神拉下聞人瑜的手,轉過去又對著牌位將方才的話又說了一遍,只是這回他改稱的是爹娘。再拜了三拜之後,他跪直起身看向聞人瑜。
「爹、娘,孩兒不孝。似浮萍在外漂泊三十年無法以本來名姓過活,這麼多年渾渾噩噩也不曾供奉燒香,娘親過世時也未敢相認,所幸當年罪首皆已伏誅,孩兒也可告慰父母兄姊在天之靈。」聞人瑜一字一句說得很慢,寥寥幾句卻絲毫不提他三十年來經歷苦難,蕭珏在旁聽著難受卻沒有打斷聞人瑜的話。
冷不防一隻手握住了他垂在身側的手,兩人五指交握舉至肩側,便聽得聞人瑜又道:「爹,孩兒今生唯愛重蕭珏一人,願同其生死相伴。不願昧心辜負旁人一生,終究要負了您的期許,無法為聞人家延續香火,望您在天之靈,原諒兒子不孝。」
蕭珏知道聞人瑜心裡一定還埋藏著他不知道的事,但此時此刻他並沒有多問,而是緊緊握著聞人瑜的手,同他一道向桌案上的牌位叩首再拜。
二人相攜出來時,聞人瑜面上不見早先喜色。
蘇拂『恰好』這時才趕來詢問院落如何分配居住,蕭珏有意岔開話題,便問道:「前次我們分到的山海苑是瓊之從前住的院子嗎?不妨我們就住那裡?」
「山海苑是我二哥的住所,我的院子在山莊靠北的那個角落,從前沒事就從後門溜出去到山裡胡鬧……」
蕭珏朝蘇拂使了個眼色,蘇拂忙應下道:「那屬下去吩咐人打點妥當。」說完便匆匆離開了。
「瓊之,這院子還有諸多事宜尚需打點,眼瞅著時日還早,不如就我們倆牽兩匹快馬去城中逛逛?」
聞人瑜搖搖頭。
「那我們……」
「我帶你去山上走走。從前有些稀罕地方,如今……不知還在不在。」
蕭珏隨便喚了個經過的侍衛,讓他去同蘇拂蘇招兄弟說一聲,婉拒了侍衛隨同後便同聞人瑜上了山。
崇陽城附近的那座山其實稱不上什麼稀罕,大抵是地處江南,這時節山中林木繁盛,一路撞見不少活物,往來也有獵戶上山留下的清晰痕跡,比起丹鳳山那種鳥不拉屎的破山溝子不知道好了多少。
「到底是三十年了,這裡也變了幾番樣子。從前這又一處不小的水窪,我常同子秋來玩耍。」
蕭珏本來跟著聽,忽聞得一個名兒,一下子醒了神,追過去問道:「子秋又是誰?」
「詹子秋,眼下叫詹溪生,你應是見過他的。子秋原是我爹舊友的兒子,他爹因從屬影門而遭眾人追殺,子秋就被託付到我家,又因我們年紀相仿,從前總是玩到一處去。」聞人瑜回憶起幼時回憶,臉上多了幾分笑容,「其實子秋那人說他乖也成,人也確實悶,每次都是我帶著他胡鬧一通,然後回去被我爹罰跪祠堂……」
聞人瑜說起那人,蕭珏腦中回憶,才想起是那清冷寡言的太一觀道人,隨後又聽聞人瑜說起他二人少時往事,那語氣熟絡讓他心中醋意大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