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真的嗎?」
小崽子半信半疑。
他有些想看看父皇會寫什麼,但又不想讓父皇看到他寫的信。
「君無戲言。」
他伸著手掌和小崽子擊掌為盟。
權衡再三,小崽子還是點了點頭。
蕭則緒笑盈盈地將自己的信遞給了他,順便奪走了小崽子寫的信。
打開一瞧。
豁——
寫了不少。
雖然小孩子字體歪歪扭扭,還有不少錯別字,但勉強也算是一封合格的家書,開頭落尾都很標準。
信里小崽子寫他很想爹爹,想喝爹爹做的酸梅湯,想吃爹爹做的荷花酥,自己每日都有揮劍,已經練到第八式了,而且很乖巧沒有惹父皇生氣。
他每日陪父皇吃飯,還給父皇講故事,哄父皇睡覺,父皇也很乖。
蕭則緒哈哈大笑,笑得直不起腰來,信的最後小崽子還問他爹爹炸豆腐到底怎麼做才好吃。
炸豆腐?
蕭則緒記得剛開始他提過一嘴,不過宮裡御廚做的炸豆腐都不好吃,百刃做的也不及夏寒青,他不想吃。
這小崽子心裡居然惦記著?
然而小崽子展開他父皇的信,當場傻眼,上面只有幾朵漂亮的牡丹花。
他盯著末尾的幾個字,脆生生念道:「念爾,念……第五十二頁。紅梅如故,惟思念爾。」
小崽子抬頭一臉茫然,大大的眼睛內寫滿疑惑,「父皇,第五十二頁是什麼意思?」
蕭則緒捏了捏他的小鼻尖道:「那當然是父皇和爹爹的秘密,不能告訴你。」
「為什麼父皇只畫了一幅畫,父皇沒有話要和爹爹說嗎?」
「因為父皇有太多話要和爹爹說,不知道從哪裡寫,這叫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之中。」
他想寫很多話,他想說要平安、要注意身體、要小心敵軍、要每天記得想他……
最後只化作一句「惟思念爾」。
蕭則緒把自己的信裝好,再外面寫上「妻蕭三」。
和那封「兒蕭澈」放在一起又裝了一個信封,一併交給福樂寄出去。
福樂收好信箋,又恭敬道:「陛下,袁大人回來了。」
袁大人?
袁宜之?
「讓他進來。」
袁宜之攜著滿身風雪進來時便看到蕭則緒握著懷裡小崽子的手正在教他畫牡丹花,小崽子神色認真,幾乎和蕭則緒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任誰看一眼便知這是蕭則緒親生的娃。
「臣袁宜之參見陛下,吾皇萬歲。」
蕭則緒抬眸,袁宜之比之幾年前更加沉穩,歲月在他身上留了許多痕跡,他看起來心性似乎豁達了不少。
「袁卿,朕等你很久了,坐吧。」
「澈兒,去見過袁大人。」
蕭澈從蕭則緒身上跳下來,像模像樣走到袁宜之面前,長身作揖,「見過袁大人。」
袁宜之忙回禮道:「太子殿下。」
蕭則緒輕笑一聲,「看來袁卿想清楚了。」
「臣想清楚了,天地之大,不可拘泥於一隅。」
袁宜之聲音很是平淡,這幾年的光景,他在外面見識了很多東西,「為官者,為國為民,不偏不倚,臣私心太重,愧對天下。」
外面是能歷練人的地方,袁宜之雖曾居於高位,但他生於京城,長於京城,又是公爵之後,在京為官,看到的便只有京城和袁家。
「想清楚便好,回家去吧,你父親想必很想念你。」
蕭則緒淡淡開口。
好像自從舅舅回京,再離京後,袁宜之一下子沒了所有的心氣,也不再想著幫蕭承允奪位,連淑妃這都不管了。
袁宜之朝他行禮轉身離開御書房。
他走後沒多久,外面福樂便聽到了蕭則緒的聲音。
「傳旨,拜袁宜之為相。」
燕雲自古有將相文武各領文武百官,然而景順帝擔心相國權力過重,言家和袁家也一直在爭相國之位,但景順帝在位期間從未封過相國。
現在蕭則緒願意履行自己的諾言,拜袁宜之為相,他相信袁宜之此刻已經是一個擁有自己想法的人,不會再被袁家牽著鼻子走了。
*
西北邊塞。
風雪襲人,急匆匆的小將攜帶著幾封信箋送進了營帳,按著信上的書名挨個分發。
「將軍,將軍,這是您的。」
夏寒青一身鎧甲坐在首位,從小將手中接過那封信,深呼吸一口氣,拆開信封,裡面有兩封。
一封寫著「妻蕭三」。
一封寫著「兒蕭澈」。
夏寒青臉上難得露出一抹柔和的笑意,是他的妻子和他的兒子。
他先是拆開的蕭則緒的那封信,入眼便是那抹艷麗的牡丹花,他忽然想到了曾經手腕處盛開的牡丹,握著信紙的手都有些發燙。
第五十二頁艷筆生花——
夏寒青咽了咽口水,臉色一下子紅了。
一張信紙翻來覆去夏寒青看了好幾遍,指尖不斷摩挲著下面的一行小字。
[念爾,念第五十二頁;
紅梅如故,惟思念爾。]
宮裡頭的梅花又開了,蕭則緒有些想吃夏寒青做的梅花糕和梅花茶了。
信封里還帶了一支宮裡頭新折下來的紅梅,他將這支紅梅小心翼翼地別在自己的鎧甲上。
小崽子半信半疑。
他有些想看看父皇會寫什麼,但又不想讓父皇看到他寫的信。
「君無戲言。」
他伸著手掌和小崽子擊掌為盟。
權衡再三,小崽子還是點了點頭。
蕭則緒笑盈盈地將自己的信遞給了他,順便奪走了小崽子寫的信。
打開一瞧。
豁——
寫了不少。
雖然小孩子字體歪歪扭扭,還有不少錯別字,但勉強也算是一封合格的家書,開頭落尾都很標準。
信里小崽子寫他很想爹爹,想喝爹爹做的酸梅湯,想吃爹爹做的荷花酥,自己每日都有揮劍,已經練到第八式了,而且很乖巧沒有惹父皇生氣。
他每日陪父皇吃飯,還給父皇講故事,哄父皇睡覺,父皇也很乖。
蕭則緒哈哈大笑,笑得直不起腰來,信的最後小崽子還問他爹爹炸豆腐到底怎麼做才好吃。
炸豆腐?
蕭則緒記得剛開始他提過一嘴,不過宮裡御廚做的炸豆腐都不好吃,百刃做的也不及夏寒青,他不想吃。
這小崽子心裡居然惦記著?
然而小崽子展開他父皇的信,當場傻眼,上面只有幾朵漂亮的牡丹花。
他盯著末尾的幾個字,脆生生念道:「念爾,念……第五十二頁。紅梅如故,惟思念爾。」
小崽子抬頭一臉茫然,大大的眼睛內寫滿疑惑,「父皇,第五十二頁是什麼意思?」
蕭則緒捏了捏他的小鼻尖道:「那當然是父皇和爹爹的秘密,不能告訴你。」
「為什麼父皇只畫了一幅畫,父皇沒有話要和爹爹說嗎?」
「因為父皇有太多話要和爹爹說,不知道從哪裡寫,這叫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之中。」
他想寫很多話,他想說要平安、要注意身體、要小心敵軍、要每天記得想他……
最後只化作一句「惟思念爾」。
蕭則緒把自己的信裝好,再外面寫上「妻蕭三」。
和那封「兒蕭澈」放在一起又裝了一個信封,一併交給福樂寄出去。
福樂收好信箋,又恭敬道:「陛下,袁大人回來了。」
袁大人?
袁宜之?
「讓他進來。」
袁宜之攜著滿身風雪進來時便看到蕭則緒握著懷裡小崽子的手正在教他畫牡丹花,小崽子神色認真,幾乎和蕭則緒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任誰看一眼便知這是蕭則緒親生的娃。
「臣袁宜之參見陛下,吾皇萬歲。」
蕭則緒抬眸,袁宜之比之幾年前更加沉穩,歲月在他身上留了許多痕跡,他看起來心性似乎豁達了不少。
「袁卿,朕等你很久了,坐吧。」
「澈兒,去見過袁大人。」
蕭澈從蕭則緒身上跳下來,像模像樣走到袁宜之面前,長身作揖,「見過袁大人。」
袁宜之忙回禮道:「太子殿下。」
蕭則緒輕笑一聲,「看來袁卿想清楚了。」
「臣想清楚了,天地之大,不可拘泥於一隅。」
袁宜之聲音很是平淡,這幾年的光景,他在外面見識了很多東西,「為官者,為國為民,不偏不倚,臣私心太重,愧對天下。」
外面是能歷練人的地方,袁宜之雖曾居於高位,但他生於京城,長於京城,又是公爵之後,在京為官,看到的便只有京城和袁家。
「想清楚便好,回家去吧,你父親想必很想念你。」
蕭則緒淡淡開口。
好像自從舅舅回京,再離京後,袁宜之一下子沒了所有的心氣,也不再想著幫蕭承允奪位,連淑妃這都不管了。
袁宜之朝他行禮轉身離開御書房。
他走後沒多久,外面福樂便聽到了蕭則緒的聲音。
「傳旨,拜袁宜之為相。」
燕雲自古有將相文武各領文武百官,然而景順帝擔心相國權力過重,言家和袁家也一直在爭相國之位,但景順帝在位期間從未封過相國。
現在蕭則緒願意履行自己的諾言,拜袁宜之為相,他相信袁宜之此刻已經是一個擁有自己想法的人,不會再被袁家牽著鼻子走了。
*
西北邊塞。
風雪襲人,急匆匆的小將攜帶著幾封信箋送進了營帳,按著信上的書名挨個分發。
「將軍,將軍,這是您的。」
夏寒青一身鎧甲坐在首位,從小將手中接過那封信,深呼吸一口氣,拆開信封,裡面有兩封。
一封寫著「妻蕭三」。
一封寫著「兒蕭澈」。
夏寒青臉上難得露出一抹柔和的笑意,是他的妻子和他的兒子。
他先是拆開的蕭則緒的那封信,入眼便是那抹艷麗的牡丹花,他忽然想到了曾經手腕處盛開的牡丹,握著信紙的手都有些發燙。
第五十二頁艷筆生花——
夏寒青咽了咽口水,臉色一下子紅了。
一張信紙翻來覆去夏寒青看了好幾遍,指尖不斷摩挲著下面的一行小字。
[念爾,念第五十二頁;
紅梅如故,惟思念爾。]
宮裡頭的梅花又開了,蕭則緒有些想吃夏寒青做的梅花糕和梅花茶了。
信封里還帶了一支宮裡頭新折下來的紅梅,他將這支紅梅小心翼翼地別在自己的鎧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