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紅塵俗世滾滾向前、風花雪月分分合合,到頭來,都是人間滋味。

  作者有話說:

  一些碎片回收~

  下章回蓬山

  正文完結倒計時:還有3章

  第131章 待浮花浪蕊俱盡(三)

  沈氏故地, 庭院寥落,木葉也蕭蕭,在風裡打著旋兒吹落地上, 揚起厚厚的塵埃, 又在寂寥清疏里漸漸落回地面。

  單看這般門庭冷清的模樣, 誰也想不到,就在十幾年前, 這裡還曾居住著神州最顯赫的世家, 每日登門拜訪交遊的賓客盈門,繁盛熱鬧, 花團錦簇。

  那時誰不說一聲長陵沈家氣運鼎盛、富貴長亘呢?

  可也不過就是這麼十幾年的功夫,連描金繪彩的門梁也褪了色、生了斑,塵飛葉落, 無人問津。

  沈如晚支著青傘, 靜靜站在門坊前,久久駐足。

  偶有路人從旁經過, 對她投來不經意的一瞥,忍不住便看住了, 修士不畏雨雪, 少有撐傘的,可偏偏她支傘站在那裡無端孤寒,平添幾分神清骨冷,既叫人心裡發顫,又別樣的攝人心魄。

  長陵在蓬山附國間,但與外界相通, 也是神州上有些名氣的修仙者聚居之地, 沈氏在這裡繁衍數百年, 根深葉茂,而沈氏族地橫跨半城,一直綿延到城外,是這長陵中最豪橫的世家。

  沈氏族人代代延續,在長陵,就連街上走過的路人,祖上追溯數代,也許都是一個祖先。

  在她父母雙亡之前,她的父母也不過是偌大沈氏譜系外的一個遠支,並不住在沈氏族地,甚至不住在長陵。倘若她雙親仍在,也許此生都不會和這裡有一點聯繫。

  那麼,也許今日的沈氏族地依舊門庭若市,繁華鼎盛。

  沈如晚的目光描摹著每一處褪了色的彩繪,從前她並未仔細留心過,可等它們褪了色,她又好似每一處都熟悉,能透過這慘澹的模樣回到從前還完好的年光。

  七夜白的真相被查明後,寧聽瀾被廢去修為,關押在渡厄峰中受罰,陸陸續續也說出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往事。

  當初她走火入魔,沈氏一夜覆滅,再無人見過那些熟面孔,她便以為這些全是她手下的冤魂,愛也好、恨也罷,她再也沒回到過這裡。

  可她不知道,雖說當初她走火入魔、確實殺了許多人,但也只限于禁地之內,那些沒資格摻和七夜白之事的普通沈氏族人倒能倖免。

  是事發之後,寧聽瀾為防旁人細究、從沈氏族人的隻言片語里拼湊出七夜白的痕跡,便出手除去了這些倖存的沈氏族人,一併推到她身上,反正她走火入魔失了神智,也記不得究竟了。

  「這對你難道就沒好處嗎?」寧聽瀾說起時反問她,「一旦見血,又何分多少?那些死在你手下的人,也是倖存者的親友,這些人若不死,便該恨毒了你、想要你去死了。」

  「我動手除去他們,也算為你掃清了這個麻煩。」

  沈如晚對此的回應,是對著寧聽瀾那張道貌儼然的臉,給了他一拳。

  「……是沈如晚前輩嗎?」身側一道溫潤的聲音,似乎有些遲疑,又有幾分難以啟齒。

  沈如晚偏過頭,一個身形纖弱如細柳的女修站在她身側,神色猶疑地望著她。

  修士除非因壽元衰減或受了傷而元氣不足外,多半能容顏常駐,纖弱女修望著還是青春容顏,可神色帶著經年累月積生的疲倦,恰與她身後跟著、對沈如晚好奇注目的高挑少女生出一種鮮明的對比來。

  兩人的眉眼十足相似,一時看不出是母女還是姐妹。

  沈如晚目光在她們身上停頓了片刻,「沈元緋師姐?」

  纖弱女修微微抿了抿唇,聽見沈如晚叫她「師姐」,眉眼間反倒生出幾分不適,撇開頭,語氣有些生硬,「當不起,前輩叫我名字就好了,我們本也不是什麼同門。」

  她說到這裡,身後跟著的那個高挑少女輕輕拽了拽她的衣袖,於是她又不說話了。

  沈如晚緘默不言。

  沈元緋也是沈家人,從前是沈如晚眾多隻寥寥見過幾面卻沒怎麼打過交道的堂姐中的一個。沈元緋天資平平,更愛安逸,在蓬山待了幾年便回了沈家,她比沈如晚大幾歲,兩人素來沒什麼交集。

  寧聽瀾在渡厄峰中交代,當初沈如晚的師尊元讓卿不逃不辯、決然赴死,是因為元讓卿還有個女兒在人世,寧聽瀾以此為要挾,換了元讓卿一條命。

  元讓卿的這個女兒就是沈元緋。

  這些年來,世人都以為沈氏族人悉數死在沈如晚走火入魔的那場變故里,卻不知許多沈氏族人是被寧聽瀾除去的,只剩下寥寥幾個,在沈氏族地深居簡出,鮮少見人。

  當初寧聽瀾留下沈元緋,就是為了留下挾制元讓卿的後手。

  「元讓卿的道侶也是你們長陵沈家人,和他有一個女兒,也正因如此,種藥人這樣利潤豐厚的買賣才能落到你們沈家手裡,換了旁人家,你以為元讓卿那樣的脾氣,有可能手把手教人怎麼種七夜白嗎?」寧聽瀾嗤笑,「也就是因為他的道侶和女兒都是沈家人,沈家想要自己培養一個靈植師出來,元讓卿答應了,於是你就這麼拜入他門下,成了他的親傳弟子。」

  可無論是沈家還是她師尊都沒想到,這始於人情的交換,最終也成了他們的終結。

  沈元緋的族親、父親都因她而死,對她心情複雜、甚至有些恨她,也是在所難免的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