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蹭飯這事兒文哥兒老熟練了,自是一口應了下來,繪聲繪色給徐氏她們講起自己在江南碰上的趣事。

  反正是一點都沒把自己當外人!

  甚至還尋機單獨給昔娘送了禮物。

  徐氏瞧見了文哥兒的小動作,但不曾出言阻止。

  夜裡徐氏便和謝遷商討王謝兩家的婚事來。

  兩家已經定親這麼久了,該走的流程都走完了,是不是可以敲定婚期了?

  謝遷笑道:「我得空了便與實庵商量商量。」

  另一邊,文哥兒回到家後又陪著家裡人吃了一頓晚飯。他本來正在庭院裡遛彎消食,遛到一半就被他爹拎去書房談心。

  談心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你哥沒去神機營吧?可不能讓他到神機營去!

  王守仁那小子拿把破劍都敢自己出關仗劍走天涯,真要被他摸到火器那還得了?!

  文哥兒沒想到王華這麼關心他哥玩沒玩火器,他一面信誓旦旦地跟王華保證說「我哥絕對沒去」,一面又開始考慮給王守仁和神機營牽個線的可能性。

  雖然是從未設想過的道路,但好像很新奇很刺激的樣子!

  ……不過,他哥不是聖人王陽明嗎!

  文哥兒突然陷入沉思。

  他哥是怎麼成聖的來著?

  他不會成了他哥成聖路上的阻礙吧?!

  作者有話說:

  文崽:陷入沉思.jpg

  王大仁得知文崽的煩惱後積極出謀劃策:我知道了,斬弟成聖!

  文崽:?????

  *

  更新成功!

  *

  註:

  ①汪直的籍貫:

  突然發現汪直居然是廣西瑤族人,那他是不是會唱山歌!(刻板印象

  明朝這個把俘虜噶了蛋送進宮伺候人的做法,總感覺皇帝很大膽……

  -

  ②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據說是屈原說的,出自《漁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世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和屈原聊完後唱著歌走了,那歌也很有名:「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第470章

  都是沒發生的事文哥兒也不知道以後會如何。左右他哥才三十出頭,以後有的是機會發光發熱,他只需要靜觀其變就好。

  說不準他以後還能出一本《王陽明成聖過程觀察日記》,於細微處闡述他哥是如何成為聖人的!

  有了這麼個想法文哥兒接下來瞅見他哥時就開啟了暗中觀察模式。

  眼前的王守仁橫看豎看都是他不靠譜親哥的模樣!

  要怎麼才能成聖喲!

  聖人變!變!變!

  察覺到親弟怪異目光的王守仁:「…………」

  不太明白這小子又在琢磨什麼。

  王守仁見文哥兒也沒幹啥壞事,便也沒逮住他盤問。

  文哥兒觀察了幾天沒觀察出個所以然來只能放棄了見證成聖過程的想法。想來一個人要成為聖人,必須經過從量變到質變的巨大轉變,量變階段你觀察再久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還是等到質變階段再來蹭他哥的聖人氣好了!

  轉眼間太子的千秋節又到了文哥兒一貫是不送什麼厚禮的,純屬進宮蹭吃蹭喝朱厚照也知道他花錢沒把門,兜里根本沒余錢,也沒在太在意。

  等到中午賜宴百官之後,朱厚照便興沖沖喊上文哥兒出宮說是要帶文哥兒去實地考察學校選址。

  因著要方便李燿他們過去授學朱祐樘給東宮劃拉的校址離西山不遠。那麼大一片地全都可以拿來建設新學校!

  朱厚照一臉驕傲地說道:「父皇說這當是給我的生辰禮了!」

  文哥兒沒想到朱厚照這麼快便把地給討來了只能感慨朱祐樘對太子真是有夠縱容的這邊建校規劃都還沒出,你居然就把校址敲定了?有個好說話的皇帝一時也不知道是該慶幸還是該發愁。

  對於出錢出人還出地的小老闆文哥兒非常上道的出讓了命名權:「殿下準備讓我們的新校叫什麼?」

  朱厚照得意洋洋:「孤早就想好了就叫『天下第一學』!」

  文哥兒:?????

  朱厚照還跟文哥兒說起自己起名時多有猶豫本來是想起「大明第一學」的,後來又覺得大明之外還有許多國家,他們只在大明稱第一不免弱了氣勢,所以還是決定叫天下第一學好!

  文哥兒對此有如下六點意見:「……」

  經過師徒倆深入討論,最後雙方各讓了一步:朱厚照決定將新校定名為京師大學,眾所周知,《大學》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一看就知道咱教的是什麼對吧!

  至於為什麼要在前面綴上「京師」兩個字,當然是為了後來的南京大學、西安大學、雲南大學、廣東大學等等同類學府做準備。他們大學裡教的都是經世濟民的學問,當然要開遍大明兩京十三路!

  文哥兒道:「到時候新校落成,我們東宮肯定要過去把把關。殿下不好隨便出去,我可以代殿下去巡視,爭取讓兩京十三省的學子都有機會讀大學!」

  朱厚照:?????

  王守文啊王守文,你的算盤打得遠在宮中勤勤懇懇處理政務的父皇都聽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