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崽:知道了,活全歸我干!

  -

  ③為了康康明朝的書有沒有標點,我去下了本《金瓶梅》(bushi),確實是有的,就是全是句號!

  同一時期引的王鏊的文集就沒有,讀書人的傲氣!

  第402章

  這時機這安排,簡直讓文哥兒心裡毛毛的,深深懷疑謝遷他們一直在盯著自己。

  要不怎麼他才剛稍微有點空檔,謝遷就正好給他找新活幹了?

  謝遷也不著急端著杯茶慢悠悠地喝唇邊始終帶著淺淡的笑意。

  這種小事本不用他親自安排只是師生之間總要時不時聯絡聯絡感情,省得日子久了不知不覺生疏起來。

  看看這小子終於又露出了這副久違的鵪鶉樣瞧著怪叫人懷念的。

  面對自家大先生的和善微笑,王·鵪鶉·小文只能乖乖表示不就是修個書嗎?他一定盡心盡力幫諸位老師打下手,有什麼事只管交給他辦就是了。

  謝遷道:「你年紀還小一時半會不急著升遷,可該有的資歷總是要攢點的這樣以後要是有什麼機會也不至於失之交臂。」

  文哥兒做的那些事雖也算功勞,卻算不得正經資歷,別人要是說不算數,你也無可奈何。

  畢竟文官晉升最講究的就是名正言順倘若光憑你自己巧立名目就能升遷萬一以後那些別有用心想走捷徑的人胡來怎麼辦?

  文哥兒聽謝遷這麼說便知曉謝遷確實是為了自己著想。他認真保證自己一定會好好幹活不辜負老師的期望才溜達去找自己的好朋友謝豆豆玩期間隨手給謝豆豆出了批新穎題目讓謝豆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你奴役你的學生,我為難你的兒子公平公正!

  眼前嘩啦啦掉落一桌子狀元新題的謝豆豆:「…………」

  王小文啊王小文我沒有招惹你!!!

  文哥兒禍害完謝豆豆神清氣爽地回了家。

  到家後他還跑去找王華了解了一下《大明會典》的修纂進度這本大明典章制度百科全書涵蓋大明禮制方方面面的規定,從官學生員的日常行為守則到文武百官上朝時該怎麼排隊都要詳細整理出來,所以是個大工程。

  既然是個大工程,當然得慢慢修,所以他們目前的進度是已經初步把整體框架討論出來了(從以前相關書籍扒拉出來的),剩下的就是分工合作把具體內容填充進去。

  這個過程也不用他們怎麼發揮,只要從過去百年的典籍檔案里把相關規章制度的變動扒拉出來稍微整合一下就行了,他們每天上衙點完卯泡好茶,就可以輕鬆愜意地翻找對應的記載。

  比如科舉制度提到鄉試時會整理一下具體的變遷過程:兩京十三道在洪武年間分別有多少錄取名額?在宣德年間增加了多少名額?後來又分別在哪些年份陸續增加了更多名額?

  這些在朝廷存檔的資料庫里都是有具體記載的,只要抄錄出來就可以了。

  沒錯,翰林官的工作就是這麼枯燥乏味。

  就是這個整理過程耗時耗力,累人得很。

  大家都是干一會歇一會,反正他們這些翰林官一般也沒別的差使要干,沒必要趕那麼急。這可是官修的大工程,肯定要存入宮中流傳後世的,萬一忙中出錯豈不是貽笑後人?

  文哥兒聽他爹這麼一說就明白了,這就是個大家一起摸魚的好差事,全程只需要翻找相關記載複製黏貼就好!

  更妙的是,工期還可以隨意拖,有人催就說是要慎重對待不能草率!

  不愧是翰林院的活兒,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文哥兒聽完王華的介紹後便這麼感慨了一番。

  結果是王華抄起傢伙攆著他滿院子跑。

  許多相關典籍都儲存在禁中,他們這些詹事府的成員倒是方便查閱,工作上沒什麼大的變動。

  文哥兒已經不用上庶吉士課程了,平時改成去翻找自己負責的那部分資料,算下來還更輕鬆。

  倒是朱厚照得知他有了這麼個新差使,興趣也非常濃厚,信誓旦旦說要跟著文哥兒一起泡文淵閣找資料。

  文哥兒不知這隻小豬崽子的興頭能堅持幾天,也沒攔著他跟著跑東跑西。既然朱厚照對舞刀弄槍興致濃厚,他便先帶朱厚照查閱武職的情況。

  興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師,朱厚照積極地發揮起他的好記性,居然一下午就把武職相關的內容給翻找了一遍。

  文哥兒:?

  你小子也太卷了。

  費卷卷都沒你卷!

  想想這本書的大綱初步確定為兩百多卷,大夥準備分工合作花個三五年把它整理出來。現在你小子半天就把其中好幾卷的內容全給翻了出來,叫別人怎麼繼續慢工出細活喲!

  文哥兒只得使出忽悠大法,表示東宮的邸報初篩工作不能沒有朱厚照坐鎮,以後下午就別到文淵閣玩耍了。

  朱厚照很有點意猶未盡,對文哥兒說道:「修書也不難,你快些修完就可以多來東宮玩了。」

  文哥兒嘆著氣道:「殿下天資聰穎才覺得不難,須得照顧一下我們這些尋常人。」

  你們過目不忘是很了不起,可不是人人都能過目不忘啊!

  朱厚照哼哼唧唧好一會,也不知有沒有把話聽進去。

  文哥兒只能暗自感慨豬崽大了,不好忽悠了。

  仔細一琢磨,他確實挺久沒給朱厚照找活幹了,這小子整天想找他玩也很正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