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跟元氣一樣的東西嗎?

  記得那位曾經說出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張載就認為人和萬物產生的基礎的「氣」。

  按照他的說法,「氣」組成了世間的一切,且這一切會相互轉換和變化。

  而不管它們怎麼變化,組成它們的「元氣」將會永恆存在!

  這和陸王心學、程朱理學認為「心即本原」「理即本原」都是有極大區別的。

  張載這個理學創始人之一,居然有那麼一點唯物主義思想在!

  在場的都是博覽群書的庶吉士,略一轉換便理解了文哥兒講的內容:這不是和張載的說法異曲同工嗎?

  眾人看向文哥兒的眼神都肅然起敬。

  要知道張載當初回家鄉創立了「關學」——所謂的關學就是指關中學問,他們現在要去的可不就是關中嗎?

  還沒到關中,文哥兒就已經開始鑽研起關學來了,相比之下他們實在太懈怠了!

  文哥兒聽了大夥的感慨,眨巴了一下眼睛。他認真回憶了一下張載這位理學創始人(之一)的學術思想,發現還真是現成的現代化學殼子。

  沒錯,他就是在研究關學!

  理學家的事情,能叫歪門邪說嗎?

  他們這可是再正經不過的學問,保證連聖人聽了都說好!

  文哥兒迅速在心裡給元素周期表套好殼,給大夥講起了幾種常見的元素,再給大夥講起它們之間是怎麼相互作用和變化的。

  朋友,你想掌握神奇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嗎?

  什麼?你不想?我們馬上就要踏足古老的關中大地了,你卻連基礎的關學知識都沒學會,豈不是要被關中人笑話?!

  學,都給我學!

  有了這麼個全新的「關學」研究課程,一路上的集體活動頓時有更豐富了!

  從籍貫上看算是關中人的李夢陽和王九思:?

  等會,我們在關中好像沒聽說過這些……

  不過這聽起來好像還挺有道理的樣子,至少他們全神貫注聽了半天,也沒能挑出什麼錯處來……難道這才是關學的本來面目,而他們這些陝西人沒能傳承下來?!

  眾人都將信將疑地跟文哥兒一起探究起「關學」來。

  遠在京師的朱厚照哪裡知道此時此刻有艘大明官船上正在進行著關於元素周期表的入門教學。

  他讀完文哥兒關於臨清美食的信,跑去跟張皇后說想吃托板豆腐,豆腐切好放到木板板上吃的那種!

  小先生說了,多吃肉蛋奶多吃豆豆能長高!

  他現在太矮啦,一定要多吃點!!

  張皇后聽兒子興沖沖跑來講了半天,才知道是小神童來信了。她有些納罕地追問:「吃這些能長高?」

  朱厚照篤定地道:「那當然,不僅能長高,身體也會棒棒的!」他說得信誓旦旦,仿佛他小先生的話就是金科玉律,永遠都不會出錯。

  張皇后沒聽說過這種說法,不過豆腐也不是什麼稀罕東西,她讓人把這件事吩咐下去,直接讓尚膳監的人準備些托板豆腐上來給朱厚照嘗嘗鮮。

  尚膳監對豆腐的做法不算陌生,這也是最常見的賜宴菜品,比如殿試期間除了鹿鵝豬羊之類的大菜以外還要準備「豆腐五十連」,保證每個考試官都能吃上熱乎豆腐!

  可以說屬於最基礎的手藝了。

  就是這托板讓他們有點為難,這玩意是什麼形制?豆腐又該怎麼擺在上面?

  還是幫廚之中有個臨清籍的小心翼翼站出來給他們詳細介紹了一下,大夥才算是攻克這一難題,趕在晚膳的點把新鮮熱乎的托板豆腐送了過去。

  眾御廚聽那臨清籍的說這是極尋常的街頭小吃,心裡都挺納悶:怎麼太子和皇后突然要吃這東西?

  朱祐樘看到底下端上三板子豆腐來時也有這樣的疑問。

  朱厚照卻沒跟他解釋,反而迫不及待地說道:「要趁熱吃!」

  他說完還當場表演了一個豬崽啃豆腐,捧著托板啃了滿臉豆腐渣!

  張皇后:「…………」

  朱祐樘:「…………」

  這吃相,未免有點不雅。

  朱厚照吃了個痛快,還在邊上催促他父皇母后快些吃。

  小先生說就是要熱乎的時候才好吃,涼了就沒那個味道啦!

  一聽這話,朱祐樘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敢情是這小子終於收到了他小先生的信!

  作者有話說:

  小豬:得意顯擺.jpg

  小豬:豬豬狂啃.jpg

  大豬:?

  *

  註:

  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張載的橫渠四句,曾經在穿越文里驚艷了秦始皇,驚艷了漢武帝,驚艷了李世民,驚艷了范仲淹……每個聽到它的人都會虎軀一震,認真地審視著眼前的少年,感覺世間竟有這樣的牛逼存在!!!!(bushi

  -

  ②張載的「氣為本原」「唯物主義」論:是後人歸納總結的,他自己的學說,看不太懂!

  比如:【聚則見有,散則疑無,既聚而成形象,則才質性情各依其類。同者取之,異者攻之,故庶物繁興,各成品匯,乃其品匯之成各有條理,故露雷霜雪各以其時,動植飛潛各以其族,必無長夏霜雪、嚴冬露雷、人禽草木互相淆雜之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