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說甭管你是小人還是君子結了黨最好別嚷嚷得太響亮。

  像李東陽這樣朋友滿天下的也沒見他專門結個社啊!

  不都是私底下通通書信,交換交換消息、置換置換資源平日裡見了面也就吃個飯談談書畫詩文看起來十分光明磊落。

  王華正暗中為兒子的朋黨問題煩惱著這日講經筵結束後就聽朱祐樘對他們說:「聽聞大興隆寺最近好生熱鬧正好明兒休沐不用上朝,不如我們一道去看看。」

  皇帝想趁著假期微服出行在京師走動走動也不是什麼大事,只不過王華這個當爹的聽到「大興隆寺」眉頭就突突直跳。

  那不是新社聚會的地方嗎?!

  他們陛下口中的「好生熱鬧」,難道指的就是新社的聚會?

  王華一時不知該怎麼搭腔好,李東陽卻是從容自若地笑問:「陛下也聽說了文哥兒那小子結社的事了?」

  朱祐樘點頭說道:「太子一直在我耳邊念叨,說是他想去大興隆寺一趟,我就想著微服帶他過去看看。到時候我們悄悄過去就好,不必驚動太多人。」

  李東陽喏然應下,與王華等人一起退了出去。

  一路上兩人都只是聊著到時候該怎麼安排,直至走出宮門老遠,李東陽才對王華說道:「你不必太擔心,文哥兒才八歲,多交些朋友算不得什麼大事。」

  沒聽他們陛下說了,太子都加入了文哥兒那個新社。有太子坐鎮其中,誰還能說什麼?

  至於他們陛下會不會忌憚太子……太子才五歲,過了年也才六歲!陛下用得著這麼早就開始忌憚嗎?

  以後的事,以後再算。

  左右按照皇明祖制也很難發生什麼皇位紛爭。

  李東陽就覺得眼下這勢頭挺好。

  哪怕將來他們這些當長輩的人走茶涼了,太子那邊興許還有文哥兒做保障。

  到時候就算他們家兒孫再不爭氣,有人拉拔一下日子總歸會舒坦些!

  何況文哥兒這個年紀,做什麼都不容易惹人非議。

  王華要是去點破了反而不好。

  王華入官場這麼多年都待在翰林院熬資歷,到底還是歷練少了,所以剛才才險些在御前失態。

  哪怕有李東陽勸說,王華還是有些憂心忡忡,回到家後就跟文哥兒說起明兒朱祐樘會帶太子去大興隆寺的事。

  文哥兒:?????

  朱厚照這小子還真是賊心不死。

  這小子宣布自己也要加入新社後就一直想來玩,每次都被他忽悠住了。結果現在居然搞曲線救國,還把朱祐樘這尊大佛都給拉來了!

  這科舉上的內容,朱厚照也聽不懂啊!

  文哥兒很有他老師李東陽的從容,滿臉無所謂地說道:「他們要來便來,我們和平常一樣就好。」

  他只是和小夥伴們交流一下本周學習進展而已,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小時候他們不就在老丘家聚眾讀書嗎?

  現在不過是人更多了,老丘家擠不下了,才換到大興隆寺而已。

  瞧把他爹愁得,越發像他祖父了!

  王華瞧見文哥兒那副沒心沒肺的模樣,一時也不知該說什麼好。

  想想這小子從小便出入皇宮,見到朱祐樘的次數不少,見到太子朱厚照的次數更是數都數不清,要說多緊張肯定是不可能的。

  王華道:「陛下這次是微服出行,你先不要與別人提起,要不然出了什麼事我們都擔待不起。」

  文哥兒連連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大領導下來視察是個絕佳機會,正好可以看看大夥的反應,鍛鍊鍛鍊他們的應變能力!

  連大領導的威壓都能扛住,進考場還會緊張嗎?

  而且這時代可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面聖的,說不準他們激動之下春闈能超常發揮!

  別說來的是一國之君了,就說你是一個正勤勤懇懇埋頭學習的普通學生,市長突然過來看你,甚至還親切友好地跟你聊了幾句,勉勵你好好讀書爭取考個好成績,你能不激動?

  這是樁大好事啊!

  沒想到他們新社成立不到兩個月,就有這種從天而降的好福利!

  我們當今聖上朱祐樘,激勵新社成員上進的工具人罷了!

  文哥兒把自己的想法給他爹講了講。

  王華:「………………」

  就他兒子這性格,與其擔心他以後被人彈劾結黨,倒不如擔心他哪天被皇帝或太子氣怒之下砍了腦袋。

  畢竟這小子氣起人來那是真的不看你是誰。

  文哥兒沒管他爹的複雜心情,溜達回去整理明兒的交流內容了。

  翌日新社成員依然在大興隆寺聚會。

  文哥兒不藏私,祝允明他們也一樣。

  吳寬歸家守制,他們在京師的前輩就是同樣來自蘇州的王鏊了,王鏊還是祝允明的鄉試座師,是以祝允明他們時常會去王鏊府上請教。

  但凡這一旬之內在王鏊那邊學到了什麼,祝允明他們也會拿出來與文哥兒分享。

  其他人也差不多。

  哪怕沒有王鏊這樣的好前輩在京師,他們也會拿出自己讀書過程中碰到的疑問來跟大夥一起討論。

  有時候提出一個能啟發思考的好問題也是極為重要的。

  經歷了思考的過程,學到的東西才會更牢固,要不然死記硬背下來的知識點往往會像酒肉穿腸而過一樣,在你腦子裡逗留個一天半天就沒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