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華只能板起臉問:「說說看,爹哪裡得罪你了?」

  文哥兒連連搖頭,表示他才不是報復他爹騙他發奮練字,純粹是靈感自己找上門而已!

  王華一聽就懂,這小子絕對是在報復沒錯了。

  想想文哥兒平時已經很勤勉了,他這個當爹的確實不該有事沒事就忽悠他,王華便摸了摸文哥兒的小腦瓜子算是揭過了此事。

  第二天父子倆又開開心心一起去翰林院,看得李東陽都嘖嘖稱奇,轉頭和謝遷說道:「你不是說要幫他打兒子?」

  謝遷搖著頭道:「他當爹的都沒想打,我當什麼惡人?」

  左右這次文哥兒折騰的是王華自己這個當爹的,寫的文章還在情在理,怎麼看都不算做了錯事。唯一風評被害的王華都不在意,他這個當老師的何必出面?

  文哥兒哪裡知道李東陽這位不靠譜的老師在背後拱火想他挨打,他很快就把這事兒忘在腦後,繼續快快活活地讀書習字去了。

  與此同時,由文書房擬好的宣諭已經順利傳達到各地。

  伴隨而去的還有一些關於京師的新鮮趣聞,比如這道宣諭背後的趣事就很為人津津樂道,送信的使者要是有閒心,便會挑揀點關於那位王家小神童的奇聞異事給地方上的人講講。

  別看這道宣諭是丘閣老向陛下請來的,實際上可是那位王家小神童牽的頭!

  本來只在京師家喻戶曉的王家小神童,第一次走出了京師城門,傳遍了大明許多大小州縣。比起一板一眼的宣諭文書,大夥總是更愛聽京師廣為流傳的神童故事!

  畢竟這些神童故事說不準還能拿回去教育家中兒女。

  只不過讀過這次關乎過冬安全問題的宣諭內容後,地方縣令們看過以後馬上一激靈,酒全醒了,趕忙派人去通知里長們來開會。

  不著急不行啊,宣諭抵達有些地方時都已經十一月了,天氣越發地冷,富裕些的人家說不準都已經開始燒爐子取暖了。他們可得趕早把宣諭內容給傳下去,要不然大過年的出了人命,他們這個縣令也當到頭了!

  各地里長們聽了這道科普煤炭中毒危害的宣諭,一時議論紛紛。

  他們被召集過來開會,本來也只是給縣令個面子,結果聽到燒煤炭取暖還有可能要了人命,一時半會哪裡弄得明白?

  直至宣讀宣諭內容的縣官們念完了,他們才七嘴八舌地追問:「真的嗎?燒個爐子還會害死人?可不燒爐子會凍死人啊!」

  縣官說道:「都說了,通風透氣,通風透氣,別把門窗全部捂死就成了!要是見老人小孩情況不對,趕緊把他們挪去吹吹風,要不然後悔都來不及了。」

  行之有效的預防和急救方法都隨著宣諭寫得明明白白,只是很多人聽一遍根本記不住而已,須得有耐心的人才能給他們再三講解。

  換成那些個沒耐心的,直接就來一句「凍死算球」。

  里長之間只得相互詢問對方聽清楚沒有,有些里長家裡有門路的,早從別處得了提醒,甚至還聽說了不少關於王家那小神童的事。

  他們便把自己知道的情況給其他人講了,還順道提了提文哥兒的神異之處。

  人家是老天派來造福大明的小神童,一兩歲便能讀書下棋,三歲已經能詩能文,早早被特許入翰林讀書。

  今年人小神童才四歲,要不是得了老天提醒,怎地能知曉這個燒煤炭取暖可能害了人命?

  還有人把年中那場關於「金蓮癖」的論戰拿出來說事,講得那叫一個活靈活現,直說小神童檄文一發老天就知道了,直接在京師降下一場地震!

  震得許多本來想反駁的人都不敢吱聲了!

  現在許多家中有女眷纏足的讀書人都勸家中女眷放足去了哩,要不然可能會叫他們背上不孝不慈的惡名,影響他們考功名當官的!

  有些里長的文化水平有點低,給他們講大道理他們可能壓根聽不進去。聽了這種玄之又玄的「神童降世」「老天帶話」說法,他們卻是深信不疑。

  聽說當今聖上都召見過這位小神童兩三回了。

  這不,小神童向朝廷提出取暖安全問題,朝廷就直接發宣諭了!

  這還不能表明當今聖上的態度嗎?

  都說皇帝受命於天,連皇帝都認可了,他們還有什麼好懷疑的?

  這些里長們聽了一肚子新鮮消息,又回去給自己管著的百來戶人家講了一遍,為防底下的人不相信,他們又把神童降世之說講了出來。

  不少農戶一年到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哪裡有機會聽說京師的新鮮事?登時被裡長們講得一愣一愣的。

  雖不是家家戶戶都買得起外面的煤炭,可爐子家家戶戶都是會燒的,不少人都好好地記下了里長的話歸家去。

  劉三石也是其中之一。

  劉家三兄弟,老大叫大石,老二叫二石,他是老三,就叫三石,平時三兄弟相互扶持著過日子,咬緊牙關湊束脩把兒子送去讀書。

  劉三石聽了滿肚子京師傳聞回到家,恰巧見到他妻子拿著長長的裹腳布在給女兒纏足。

  女兒難過地正抽噎著。

  劉三石臉色一變,上前奪走了妻子手裡的裹腳布,嘴裡說道:「以後不能給女兒纏了!」

  劉三石妻子愣住:「為什麼不纏了?二嫂都說了,說城裡的小娘子都會纏足,想把女兒嫁進城裡就得狠下心腸才行。你可不能聽女兒哭幾聲就心軟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