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反正本來就是丘濬單方面不搭理他!

  可惜兩人的目光一撞上,丘濬立刻收回了探究的視線,迅速恢復了一貫的「我不理你你也別和我說話」冷漠表情。

  也就討論政務時他們還能說兩句。

  想想文哥兒連榆錢糕都能吃得特別香,一副吃到不得了的美味的模樣兒,王恕覺得那「尚書餅」未必有文哥兒他們夸的那麼好吃。

  兩人又和往常一樣互不搭理到早朝結束。

  今兒丘濬有許多事要向內閣匯報,早朝後去內閣議事到晌午時分。

  劉健意思意思地邀請丘濬留下來一起吃個飯。

  早些年禁中不許隨意開火,內閣閣老們都要出去外面吃飯。

  後來是宣宗皇帝來找閣老們議事,底下人說「閣老們出去吃飯了」,宣宗皇帝才特許閣老們在內閣開了個小廚房。

  丘濬本來想轉身就走的,想到文哥兒誇口說的「大胃王」,又神使鬼差地留了下來,準備親自驗證一下王恕到底是不是真的很能吃。

  要是文哥兒言過其實,下次他也可以擺出事實反駁回去!

  感受到丘濬探究視線的王恕:?????

  為什麼這小老頭兒又瞅了他幾眼?

  事有反常必為妖!

  丘濬留在內閣用午膳,飯桌上的氣氛有點怪,不過他泰然自若,並且時不時用餘光瞟王恕一眼。

  王恕吃一饅頭,他瞟一眼。

  王恕吃一卷餅,他瞟一眼。

  王恕:「…………」

  這老丘到底什麼意思?!

  王恕忍無可忍地放下手中新拿起來的白饅頭,問丘濬:「丘尚書,你一直看著我做什麼?」

  早朝時他就想問了,只是考慮到丘濬那會兒肯定不會回答他,他才沒有開口自討沒趣。

  現在都到飯桌上了,這傢伙還頻頻打量他,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知道打擾人吃飯要挨雷劈的嗎?

  老丘慢悠悠地卷著面前的薄餅,一點都沒有觀察人被逮個正著的窘迫。

  作為在槓精領域深耕多年的資深選手,他有著不管遇到什麼場面都能面不改色的良好心理素質,永遠秉承著「就算是我錯了我也要槓到你沒話說」的戰鬥精神、充滿激情地投入到每一次交流過程中。

  「真的要我說?」丘濬說著還看了劉健他們一眼,意思是「這麼多人在場不太好吧」。

  王恕思來想去也想不出前面能有什麼坑在等著自己,便說道:「你且說說看。」

  他還是沒法容忍有人打擾他進食。

  丘濬便把坊間傳言王恕乃是「大胃王」的事講了講,並貼心地解釋了一句:「大胃王者,胃大過人,吃中霸王是也。」

  王恕:「……」

  劉健:「……」

  徐溥:「……」

  至于堅決不主動離職的首輔劉吉……

  劉吉狠狠地咬了一口饅頭。

  果然,當初從國子監傳出來的「劉棉花」絕對是丘濬起的頭沒錯了,這傢伙才起得出這種別稱來擠兌人!

  說不定前年那首童謠都是他編出來的!

  丘濬還不知道劉吉又記了他一筆,在內閣吃飽喝足後便施施然地回禮部去,一點都沒管王恕他們的複雜心思。

  相比於劉吉直接把鍋扣給丘濬,王恕倒是一下子想起了昨天來自己家裡吃榆錢糕、榆錢煎餅的文哥兒。

  昨兒那小子眼裡確實有些震驚,想來是離開他家後又去找丘濬說起了這事,這才讓丘濬對他的食量起了好奇心。

  那小孩兒本就處於愛分享的年紀,碰見新鮮事想和人講講也無可否非。

  倒是這個老丘都一把年紀了,別人小孩子隨口提上一句,他還真要來一探究竟!

  最後王恕得出的結論意外地和劉吉很一致——

  這個老丘不能處!

  文哥兒還不知道自己挑的分享對象出了岔子。

  丘濬是不愛和人交流沒錯,可他卻是個敢說敢做的,比如聽了八卦直接去本人面前講一遍這種事他就可以面不改色地干出來!

  文哥兒勤勤懇懇在翰林院讀書,哪裡知曉丘濬以一己之力讓大明內閣今天的氣氛變得十分古怪。

  畢竟有的人想笑不好意思笑,有的人想發飆又沒處可發飆,可不就特別怪嗎?

  文哥兒此時正好也在吃飯,他和李東陽他們分享起王閣老家的榆錢糕。

  那可真是好吃極了,比起做成香噴噴的煎餅,蒸出來的榆錢糕又多了一股子清清爽爽的清甜,特別適合這春末夏初的天氣!

  李東陽昨天便知曉他兒子和學生一起跑去王恕家蹭飯的事。他說道:「只要有好吃的,你怕是什麼地方都敢去。」

  文哥兒道:「那是當然的。」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就是吃好喝好!

  文哥兒又趁機給大夥介紹起自己新聽來的舍豆兒習俗來,表示等初八那天他來分豆豆,大家吃的時候也要念一聲「阿彌陀佛」。

  他說著還擱下飯碗,現學現賣地給眾人演示了一遍。他本就長得俊秀可愛,一本正經地念起佛號來瞧著竟真有點小高僧的寶相。

  就連座中那些不太信佛的人也看樂了,笑著應承下來。

  唯有謝遷敏銳地捕捉到文哥兒話里的關鍵詞——

  分豆豆?!

  瞅見文哥兒那興高采烈的模樣,謝遷第一次懷疑起自己是不是給兒子起錯了名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