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廷和幫文哥兒摸了個底,大致知道文哥兒缺的是哪方面的思維了。他跟謝遷借了本棋譜,教文哥兒怎麼看這東西。

  既然文哥兒識字,那就好辦得很,只要教會他看圖就好。

  文哥兒遇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特別好學,目光一瞬不瞬地盯著楊廷和手指指著的位置,生怕錯過任何一句高手指導。

  等他學會了,一定打他祖父個落花流水!

  楊廷和教文哥兒看了幾張譜,文哥兒基本理解古代棋譜是怎麼解讀的,立刻抱著寶貝似的抱著那本棋譜,對他正兒八經的老師謝遷說:「能借?」??

  謝遷道:「想看就借回去看吧,你父親書房裡應該也有幾本,有空可以讓他拿給你瞅瞅。」

  文哥兒很有自己的主意:「漸進!漸進!」

  他已經學了幾個月說話,可循序漸進這種複雜的詞他還是說不完整,只能隨便縮減一下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不是老師指定的課本,他讀了可能理解不來!

  楊廷和聞言忍不住輕輕地笑了,揉揉他腦袋說道:「對,做事應當循序漸進,不可好高騖遠。等你看完了,可以讓你父親帶你來我家作客,我到時候再給你挑書。」

  文哥兒聞言連連點頭,表示自己記下了。

  來老師家裡一趟,撿了個圍棋老師,賺大了!

  要知道後世輔導班可不便宜,最普通的檔次一來少說得幾千塊。家長受苦受累打工賺錢,孩子受苦受累加練技能,雙重辛苦!

  他,王小文,給家裡省錢了!

  文哥兒懷揣著這點兒小得意,興沖沖地抱著楊廷和給他挑的棋譜回家。

  到家以後,他還特意去尋王華說起這事兒。

  二月到了,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文哥也終於結束了冬天艱辛的負重(負厚棉衣)走考驗,走起路來可輕鬆了,路途不遠的時候他都愛自己噠噠噠地走過去。

  王華見文哥兒一臉開心地從謝家回來,不由把他拎起來笑問:「遇著什麼高興的事了?」

  文哥兒給王華看他一路捂著回來的棋譜,手舞足蹈地給王華講起自己白撿個圍棋老師的事。

  楊廷和是誰他不記得了,可楊廷和兒子是寫出「滾滾長江東逝水」的大才子,他本人肯定也很厲害!

  這樣好的老師,不收輔導費,免費指導他下棋,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像他這麼省錢的小孩兒不多見啦,他爹該放鞭炮慶祝一下!

  王華和文哥兒相處久了,連蒙帶猜也能猜出這小子在講什麼。

  瞧文哥兒那眉飛色舞的模樣,王華覺得這小子也不知走的是什麼運道,能叫謝遷和楊廷和都樂意抽空指點他。

  王華道:「既然楊叔父願意教你,你好好學就是了。」

  文哥兒信心滿滿地強調自己早早定下的終極目標:「贏祖父!」

  王華聽著只覺這爺孫倆像極了,當祖父的一點都不讓著孫兒,每天就想瞧他氣鼓鼓地輸棋;當孫兒的也不甘落後,一門心思就想著下贏祖父吐氣揚眉。

  左右學會下棋也不是什麼壞事,只要不像他大哥那樣跑外頭和人下象棋下到忘了回家,平時隨著他去學一學好了。

  說到王守仁,王華笑著說道:「你大哥來信說他已經啟程回餘姚了,爭取拿下今年的歲貢生名額,也不知他能不能做到。」

  本來王守仁是想在江西多留個一年半載的,還是王華過年時給王守仁寫了封回信。

  那信的內容主要是這樣的——

  「你看看人楊廷和,十二歲就是舉人了,你都成親了怎麼還沒靜下心來習舉業?」

  「十幾歲的時候不去試一試,二十幾歲的舉人可就不值錢了,京城裡頭遍地都是,如今國子監里就有幾大千正在待業的舉人老爺。」

  「誒?你現在開始準備,下一輪應試是也二十幾歲了?一眨眼你都這麼大了啊,我差點忘記了。」

  「你看看你弟弟,如今已經認完《大學》上的字了。」

  「你可別學我,考個二十多年才考上進士。」

  當然,王華堂堂狀元郎,寫信不會這麼粗淺直白。

  他只是用優美而文雅的措辭,一刀一刀地戳王守仁的心而已。

  收到信的王守仁:「…………」

  王守仁感到憤怒。

  王守仁決定提前回餘姚。

  文哥兒自然不知道個中情由,只覺得他哥回老家讀書是很正常的事。他在王華的話里捕捉到一個陌生詞彙,當場提出疑問:「歲貢生?」

  王華給他大致解釋了一下,就是現在只有三品官才擁有讓兒子進國子監的名額,現在他是沒有的。

  要是王守仁可以在老家那邊拿到歲試第一,就可以作為歲貢生前往國子監讀書,到時候鄉試也直接走國子監這邊的流程,不用特意回浙江考了。

  要知道鄉試過後就是會試,會試又會按照籍貫分為南、北、中三種卷子,南卷、北卷、中卷各自有各自的錄取名額!

  反正,國子監監生從鄉試到會試都有照顧名額就是了。

  要不也不會有那麼多富戶花錢把兒子塞進國子監去,硬生生把國子監的風氣都敗壞了。

  一般來說,大夥都挺瞧不上這種塞錢進去的「納貢生」的,寧願讓孩子回老家考試去。

  當然,要是兒孫能靠自己考進國子監,那又是另外的情況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