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殿下貴為東宮太子,如今處境再難,那也是正經的儲君,容不得別人的輕視。可齊鳶卻從頭到尾連句恭維的話都沒有。
但齊鳶的語氣又十分恭敬謹慎,那架勢不像初次見面的書生,反倒像太子多年的心腹,得力的近臣。
文池擔憂地抬頭,就見隔板後的布簾被人拉開。
太子微微皺眉,眸色深沉地打量著垂首躬身的齊鳶:“孤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聽文池說齊公子飽讀詩書,見識高遠,所以順道來見見。不知道齊公子願不願意入資善堂,作我東宮翊善?”
此話一出,外間的倆人俱是一驚。翊善之職是糾正太子過失的,向來是由朝中重臣兼任。
文池怔住,吃驚地去看太子。
齊鳶也沒料到太子會說這個,翊善一職又不是太子自己能決定的。
他拱手道:“回殿下,京中名士大儒無數,學生學識淺陋,又無功名在身,何德何能入東宮?更何況翊善一職向來由朝中重臣擔任,所選之人必是名德老成,通曉政務,又聲振天下的巨儒。學生才疏學淺,實在愧不敢當。”
太子冷哼一聲:“你是不敢,還是不想?”
齊鳶一頓,不答反問:“那殿下抬愛,是惜學生之才,還是學生之人?”
太子:“……”
文池:“!!”文池在旁邊倒抽一口涼氣,他知道齊鳶不是一般人,可沒想到這人竟大膽到跟太子嗆聲?他就不怕太子一怒,要他腦袋?
“齊公子……”文池心念急轉,輕咳一聲,正要為齊鳶解圍,就聽太子哈哈大笑起來。
“沒想到你如此善謔。”太子若有所思地看著齊鳶,“孤怎麼看著你有些眼熟?你抬起頭來。”
“是。”齊鳶抬頭,露出俊秀沉靜的一張臉來。
太子這些年見過不少青年文士,其中常見潘安貌,但少有齊鳶的氣度。
這人容色俊秀,挺拔孤直如陸惟真,眼梢聰慧似文池,然而最為特殊的,是他身上那股清傲凜然,渾然天成,似玉筆出鋒。
太子眯起眼,端詳他片刻,忽然朝文池招了招手:“文池,你看他像不像一個人?”
齊鳶抬眉,未等反應,就聽太子對文池道:“你看他像不像原來的小神童祁垣?”
第115章
齊鳶萬萬沒想到, 不久前,親生父親與自己相見不相識。今天, 只有過幾面之緣的太子竟一眼認出了自己。
他難掩心中驚詫, 琢磨著如何解釋。
然而太子目光灼灼地端量他半天后,卻忽然笑著,將話題輕輕揭了過去。
“齊鳶, 如果孤看上了你的才, 你要如何助孤一臂之力?”
齊鳶定了定神:“學生願意勤學苦讀,效藺相如之善謀, 平原君之高義。”
藺相如和平原君都是戰時名臣。
太子笑道:“若是如此, 我大楚便也可國賦大平, 民富而府庫實了。”
“殿下既有趙惠文王從諫如流, 廣納賢士的氣度, 又有文大人和陸才子輔佐,將來必定政治清明,成就在趙惠文王之上。”齊鳶說完, 輕輕一嘆,“惠文王一生英明, 只可惜敗於趙章之手。由此可見,小人不畏君子,畏罰也。明君若是優柔寡斷,等小人聚攏黨羽,冠大根深之, 天下危矣。”
太子沒再說話。
有文池的那番談話在前,他們都明白此時明面上的講的是兄弟之爭, 實際指的卻是另一件。
齊鳶垂首, 安靜地站在一旁。
過了許久, 太子才緩緩道:“不知道齊公子身上熏的什麼香?雅致清透的緊。”
齊鳶心裡咯噔一下,他穿的這身是謝蘭庭給他做的衣服,送來時自然沾染了香味,齊鳶對制香一竅不通,根本分不出來。
他懷疑太子是不是認出了什麼,內心一凜,垂首道:“回殿下,學生平日不用薰香。但是這衣服以前是放在香架上的,可能這些日子一直收在箱籠里,沾染的香氣經久未散罷了。”
“怪不得,齊府不愧是制香世家。”太子道,“聽說你們府上有本香方,是前朝內廷流出來的,其中有一味合香專治頭疾,能令人安睡數月,有一樹獨先天下春之效……”
齊鳶一凜,內心會意過來,霍然抬起頭。
太子嘆了口氣道:“孤與齊公子一見如故。只可惜京城日寒,久居不易,如今又近年關,等齊公子回了揚州,你我再見便不知道要等到何日了。”他說到這沉默了一下,揮了揮手,“文池,你送齊公子回去吧。”
文池將齊鳶送下車,再回來時,便見太子靠在窄榻上,一手按著額頭。
茶爐里的火已經快要熄滅,文池坐在矮凳上,撥動著爐火,等它燒旺後才進入裡間。
“殿下,”文池道,“齊鳶身上的香……”
“是貢品無疑。”太子按了按眉心,皺眉道,“這雪鷹香氣味清遠,有養身之效,又非中原能出的東西。父皇愛之如命,也總共只有拇指大的一點,每次只用衣袖輕輕碰一下,那香味便能縈繞數日不散。齊府雖是制香世家,但向來明哲保身,不可能用這個。我看他那樣也應當不知情,你去查查他身上穿的用的東西,哪一樣是新得的,又是誰送的……不管怎麼樣,對方的來歷都不簡單,竟能接觸御用之物。”
但齊鳶的語氣又十分恭敬謹慎,那架勢不像初次見面的書生,反倒像太子多年的心腹,得力的近臣。
文池擔憂地抬頭,就見隔板後的布簾被人拉開。
太子微微皺眉,眸色深沉地打量著垂首躬身的齊鳶:“孤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聽文池說齊公子飽讀詩書,見識高遠,所以順道來見見。不知道齊公子願不願意入資善堂,作我東宮翊善?”
此話一出,外間的倆人俱是一驚。翊善之職是糾正太子過失的,向來是由朝中重臣兼任。
文池怔住,吃驚地去看太子。
齊鳶也沒料到太子會說這個,翊善一職又不是太子自己能決定的。
他拱手道:“回殿下,京中名士大儒無數,學生學識淺陋,又無功名在身,何德何能入東宮?更何況翊善一職向來由朝中重臣擔任,所選之人必是名德老成,通曉政務,又聲振天下的巨儒。學生才疏學淺,實在愧不敢當。”
太子冷哼一聲:“你是不敢,還是不想?”
齊鳶一頓,不答反問:“那殿下抬愛,是惜學生之才,還是學生之人?”
太子:“……”
文池:“!!”文池在旁邊倒抽一口涼氣,他知道齊鳶不是一般人,可沒想到這人竟大膽到跟太子嗆聲?他就不怕太子一怒,要他腦袋?
“齊公子……”文池心念急轉,輕咳一聲,正要為齊鳶解圍,就聽太子哈哈大笑起來。
“沒想到你如此善謔。”太子若有所思地看著齊鳶,“孤怎麼看著你有些眼熟?你抬起頭來。”
“是。”齊鳶抬頭,露出俊秀沉靜的一張臉來。
太子這些年見過不少青年文士,其中常見潘安貌,但少有齊鳶的氣度。
這人容色俊秀,挺拔孤直如陸惟真,眼梢聰慧似文池,然而最為特殊的,是他身上那股清傲凜然,渾然天成,似玉筆出鋒。
太子眯起眼,端詳他片刻,忽然朝文池招了招手:“文池,你看他像不像一個人?”
齊鳶抬眉,未等反應,就聽太子對文池道:“你看他像不像原來的小神童祁垣?”
第115章
齊鳶萬萬沒想到, 不久前,親生父親與自己相見不相識。今天, 只有過幾面之緣的太子竟一眼認出了自己。
他難掩心中驚詫, 琢磨著如何解釋。
然而太子目光灼灼地端量他半天后,卻忽然笑著,將話題輕輕揭了過去。
“齊鳶, 如果孤看上了你的才, 你要如何助孤一臂之力?”
齊鳶定了定神:“學生願意勤學苦讀,效藺相如之善謀, 平原君之高義。”
藺相如和平原君都是戰時名臣。
太子笑道:“若是如此, 我大楚便也可國賦大平, 民富而府庫實了。”
“殿下既有趙惠文王從諫如流, 廣納賢士的氣度, 又有文大人和陸才子輔佐,將來必定政治清明,成就在趙惠文王之上。”齊鳶說完, 輕輕一嘆,“惠文王一生英明, 只可惜敗於趙章之手。由此可見,小人不畏君子,畏罰也。明君若是優柔寡斷,等小人聚攏黨羽,冠大根深之, 天下危矣。”
太子沒再說話。
有文池的那番談話在前,他們都明白此時明面上的講的是兄弟之爭, 實際指的卻是另一件。
齊鳶垂首, 安靜地站在一旁。
過了許久, 太子才緩緩道:“不知道齊公子身上熏的什麼香?雅致清透的緊。”
齊鳶心裡咯噔一下,他穿的這身是謝蘭庭給他做的衣服,送來時自然沾染了香味,齊鳶對制香一竅不通,根本分不出來。
他懷疑太子是不是認出了什麼,內心一凜,垂首道:“回殿下,學生平日不用薰香。但是這衣服以前是放在香架上的,可能這些日子一直收在箱籠里,沾染的香氣經久未散罷了。”
“怪不得,齊府不愧是制香世家。”太子道,“聽說你們府上有本香方,是前朝內廷流出來的,其中有一味合香專治頭疾,能令人安睡數月,有一樹獨先天下春之效……”
齊鳶一凜,內心會意過來,霍然抬起頭。
太子嘆了口氣道:“孤與齊公子一見如故。只可惜京城日寒,久居不易,如今又近年關,等齊公子回了揚州,你我再見便不知道要等到何日了。”他說到這沉默了一下,揮了揮手,“文池,你送齊公子回去吧。”
文池將齊鳶送下車,再回來時,便見太子靠在窄榻上,一手按著額頭。
茶爐里的火已經快要熄滅,文池坐在矮凳上,撥動著爐火,等它燒旺後才進入裡間。
“殿下,”文池道,“齊鳶身上的香……”
“是貢品無疑。”太子按了按眉心,皺眉道,“這雪鷹香氣味清遠,有養身之效,又非中原能出的東西。父皇愛之如命,也總共只有拇指大的一點,每次只用衣袖輕輕碰一下,那香味便能縈繞數日不散。齊府雖是制香世家,但向來明哲保身,不可能用這個。我看他那樣也應當不知情,你去查查他身上穿的用的東西,哪一樣是新得的,又是誰送的……不管怎麼樣,對方的來歷都不簡單,竟能接觸御用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