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頁
歷朝歷代,朝廷對於嶺南道的管理也十分鬆散,派來的官員也都只是名義上的官員,並沒有任何的實權。
但是對於韓正泰而言,大梁只有一個國家,不存在什麼國中國。
這些部落不聽中央朝廷的指令,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他是絕對不會妥協的。
韓正泰最開始並沒有直接動用武力,而是派了官員去勸說。
但是派去的官員卻被直接扣押了,這些部落根本沒將朝廷放在眼裡,這才激怒了韓正泰,派遣了軍隊前往鎮壓。
在槍林彈雨的轟炸下,最終以各部落首領投降告終,朝廷最終獲得了錢難道的真正管理權。
韓正泰連任兩屆,拖著這個偌大的國家走了十年。
他在任期間,兢兢業業,努力發展國家,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將三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
隨著計劃的完成,韓正泰任期將至,他馬上就要退休了。
然而,韓正泰的退休,對於韓正泰而言是解放,對於這天下的百姓而言卻是晴天霹靂了。
報紙將這個消息報導出來的時候,全國上下都轟動了。
「為什麼只能連任兩屆?首輔就應該實施終生制!」
「除了韓首輔,我其他人都不信!」
「哎,韓首輔不在了,難道我們又要回到以前的日子嗎?」
「都是多虧了韓首輔,我們這幾年才能過上好日子,韓首輔下台了,咱們以後可怎麼辦啊?」
……
大街小巷,茶館酒樓四處都在議論韓正泰任期到期的事情。
大家的態度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全民反對韓正泰下台,支持他繼續連任。
百姓們心裡都有一桿稱,這些年國內明顯的變化,大家越過越好的日子,是誰給他們帶來的,他們心裡門清。
眼下這個時代的百姓,都是吃過苦的人,他們好不容易過了幾天好日子,都很害怕再回到過去。
而且他們也習慣了韓正泰的保駕護航,如今讓他們接受韓正泰下台離開,換另外一個人來掌舵,他們不放心,也不願意。
此事愈演愈烈,有些激進人士竟然還弄出了萬民請願書。
這所謂的萬民請願書就是讓百姓們用鮮血簽名,請求韓正泰繼續連任。
一封封來自全國各地的請願書被帶到了皇宮、韓府以及韓正泰有可能會去的地方展示。
以韓正泰如今的權勢,只要韓正泰願意留下來,那即便是他修訂的憲法也約束不了他。
文武百官信服韓正泰,百姓擁戴韓正泰,李弘才這個皇帝也尊崇韓正泰。
只要韓正泰願意,他就能留下來。
只是可惜,韓正泰不願意。
韓正泰向來都是非常在意民意的,也經常傾聽百姓的意見和聲音。
但是唯獨這次,頂著文武百官,天下百姓的壓力,他依舊堅持要卸任離開。
一方面,韓正泰的心愿已經完成了。
韓正泰來到這個世界的最初,是想要打破世族的階級壓迫,改善平民百姓的生活。
現在大梁國內,不說人人豐衣足食,生活富足,但是至少再也沒有人餓死,人人都能讀得起書。
韓正泰的心愿完成了,至於讓國家發展的更好,就讓後面的人來做吧。
另外一方面,人生有限。
韓正泰這十年全身心撲在政務上,對身邊人少了許多陪伴和關心。
對於韓正泰而言,十年的奉獻已經足夠了,餘生他想要為自己,為自己心愛的人而活,多花點時間在家人身上。
為了轉移越來越激烈的民意,韓正泰讓人開始宣傳選舉。
競爭首輔職位的選舉人開始在各個地區以及報紙上發表演講講話,表明自己商人之後的舉措,讓百姓們安心,即便韓正泰離開,國家不會倒退,大家的生活水平也不會變差。
相反,國家會發展的更好,百姓的福利待遇也會更好。
見到了韓正泰的強硬態度,百姓們也知道了韓正泰的決心,就算無奈也只能接受,好在這些競爭首輔的選舉人很能安撫人心,大家也逐漸開始接受這個事實。
「之前嚇死我了。」
李修文見到家門口的請願書逐漸退去,懸掛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之前鬧的那麼轟轟烈烈,李修文很擔心韓正泰裹挾著沒辦法卸任了。
和其他人不同,李修文是少數支持韓正泰卸任的。
別看韓正泰當這個首輔,權柄很大,但是辛苦也是真的辛苦。
國家四處都在改革發展,韓正泰要注意的事情太多了,這十年來,李修文作為枕邊人,是最清楚韓正泰究竟有多麼辛苦的。
韓正泰將自己最青春、精力最為旺盛的十年奉獻給這個國家人民,在李修文看來已經足夠了。
「等正式交接,我們就出去走走,成親這麼多年,我們連一場蜜月旅行都還沒有呢!」
韓正泰攬住了李修文,心情前所未有的放鬆。
這些年來,韓正泰最為虧欠的就是李修文了。
李修文內心其實是很喜歡小孩子的,但是因為韓正泰的緣故,這些年來他們一直都沒有要孩子。
現在兩人馬上就要邁過三十歲的關卡了,雙兒本身就產子艱難,李修文年紀漸長,如今的醫療雖然進步不少,但是終歸有限,韓正泰不願意讓李修文冒險,所以已經絕了子嗣的心理。
但是對於韓正泰而言,大梁只有一個國家,不存在什麼國中國。
這些部落不聽中央朝廷的指令,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他是絕對不會妥協的。
韓正泰最開始並沒有直接動用武力,而是派了官員去勸說。
但是派去的官員卻被直接扣押了,這些部落根本沒將朝廷放在眼裡,這才激怒了韓正泰,派遣了軍隊前往鎮壓。
在槍林彈雨的轟炸下,最終以各部落首領投降告終,朝廷最終獲得了錢難道的真正管理權。
韓正泰連任兩屆,拖著這個偌大的國家走了十年。
他在任期間,兢兢業業,努力發展國家,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將三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
隨著計劃的完成,韓正泰任期將至,他馬上就要退休了。
然而,韓正泰的退休,對於韓正泰而言是解放,對於這天下的百姓而言卻是晴天霹靂了。
報紙將這個消息報導出來的時候,全國上下都轟動了。
「為什麼只能連任兩屆?首輔就應該實施終生制!」
「除了韓首輔,我其他人都不信!」
「哎,韓首輔不在了,難道我們又要回到以前的日子嗎?」
「都是多虧了韓首輔,我們這幾年才能過上好日子,韓首輔下台了,咱們以後可怎麼辦啊?」
……
大街小巷,茶館酒樓四處都在議論韓正泰任期到期的事情。
大家的態度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全民反對韓正泰下台,支持他繼續連任。
百姓們心裡都有一桿稱,這些年國內明顯的變化,大家越過越好的日子,是誰給他們帶來的,他們心裡門清。
眼下這個時代的百姓,都是吃過苦的人,他們好不容易過了幾天好日子,都很害怕再回到過去。
而且他們也習慣了韓正泰的保駕護航,如今讓他們接受韓正泰下台離開,換另外一個人來掌舵,他們不放心,也不願意。
此事愈演愈烈,有些激進人士竟然還弄出了萬民請願書。
這所謂的萬民請願書就是讓百姓們用鮮血簽名,請求韓正泰繼續連任。
一封封來自全國各地的請願書被帶到了皇宮、韓府以及韓正泰有可能會去的地方展示。
以韓正泰如今的權勢,只要韓正泰願意留下來,那即便是他修訂的憲法也約束不了他。
文武百官信服韓正泰,百姓擁戴韓正泰,李弘才這個皇帝也尊崇韓正泰。
只要韓正泰願意,他就能留下來。
只是可惜,韓正泰不願意。
韓正泰向來都是非常在意民意的,也經常傾聽百姓的意見和聲音。
但是唯獨這次,頂著文武百官,天下百姓的壓力,他依舊堅持要卸任離開。
一方面,韓正泰的心愿已經完成了。
韓正泰來到這個世界的最初,是想要打破世族的階級壓迫,改善平民百姓的生活。
現在大梁國內,不說人人豐衣足食,生活富足,但是至少再也沒有人餓死,人人都能讀得起書。
韓正泰的心愿完成了,至於讓國家發展的更好,就讓後面的人來做吧。
另外一方面,人生有限。
韓正泰這十年全身心撲在政務上,對身邊人少了許多陪伴和關心。
對於韓正泰而言,十年的奉獻已經足夠了,餘生他想要為自己,為自己心愛的人而活,多花點時間在家人身上。
為了轉移越來越激烈的民意,韓正泰讓人開始宣傳選舉。
競爭首輔職位的選舉人開始在各個地區以及報紙上發表演講講話,表明自己商人之後的舉措,讓百姓們安心,即便韓正泰離開,國家不會倒退,大家的生活水平也不會變差。
相反,國家會發展的更好,百姓的福利待遇也會更好。
見到了韓正泰的強硬態度,百姓們也知道了韓正泰的決心,就算無奈也只能接受,好在這些競爭首輔的選舉人很能安撫人心,大家也逐漸開始接受這個事實。
「之前嚇死我了。」
李修文見到家門口的請願書逐漸退去,懸掛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之前鬧的那麼轟轟烈烈,李修文很擔心韓正泰裹挾著沒辦法卸任了。
和其他人不同,李修文是少數支持韓正泰卸任的。
別看韓正泰當這個首輔,權柄很大,但是辛苦也是真的辛苦。
國家四處都在改革發展,韓正泰要注意的事情太多了,這十年來,李修文作為枕邊人,是最清楚韓正泰究竟有多麼辛苦的。
韓正泰將自己最青春、精力最為旺盛的十年奉獻給這個國家人民,在李修文看來已經足夠了。
「等正式交接,我們就出去走走,成親這麼多年,我們連一場蜜月旅行都還沒有呢!」
韓正泰攬住了李修文,心情前所未有的放鬆。
這些年來,韓正泰最為虧欠的就是李修文了。
李修文內心其實是很喜歡小孩子的,但是因為韓正泰的緣故,這些年來他們一直都沒有要孩子。
現在兩人馬上就要邁過三十歲的關卡了,雙兒本身就產子艱難,李修文年紀漸長,如今的醫療雖然進步不少,但是終歸有限,韓正泰不願意讓李修文冒險,所以已經絕了子嗣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