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初蘅當時就愣了,還是被推了一把,才想起來謝恩。

  初蘅苦笑著說道:“臣自當鞠躬盡瘁。”

  同時長嘆一聲。

  若是在昔日,她會高興不已,但是如今,卻高興不起來。

  因為她的母親,和誰是皇帝,她在朝中的地位,三者不能均全。

  涿郡。

  長城烽火一盞接著一盞的點亮,火光沖天,照的天邊宛如火燒過一般,還遺留著略帶黑色的火星。

  劍出鞘,弓立挽,長箭所向,黑馬蹄聲得得。

  軍隊如同黑色的絲綢慢慢的展開,悄無聲息的滑過山巒,河谷,城池。

  城牆上的旗幟早已經換了,斗大的武字隨著夜風,颯颯展開。

  天空中星光點點,彎月如勾,姚莞一身胡服劍袖,立於城池之上,遙望天空,良久,長長一嘆。

  姚明琳悄無聲息的走到了她的身後,“姑姑。”她喚了一聲。

  “是非成敗,不過是轉頭空罷了。”姚莞半晌說出來這麼一句。

  能夠讓她獻出忠心,甘心為臣的人,如今已經是無字碑之下累累白骨,任後人分說是非功過。

  而今,她到底求的是什麼?

  “姑姑應該料到初蘅會跟著我過來的吧。”姚明琳遲疑了許久,但還是問了出來。

  “初蘅這孩子聰明,就算是沒有你,給她些許時日,也能猜的出來。”姚莞一甩披風,黑邊翻滾,掩去遠處半片城池,“只不過,機會轉瞬即逝,我們是不能等了,所以,才出此下策。”

  “姑姑英明。”姚明琳不知道應該說什麼,所以隨口搪塞了一句。

  作者有話要說:  艾瑪我終於考完試了

  滾回來碼字了QUQ

  更是存稿箱更的……而這個存稿箱已經不見了

  本來打算上周三的時候寫一章的,但是突然排了一個PRE,就沒寫成QUQ

  ☆、永和

  丞相不好當。

  上任之後初蘅深刻的明白了這一點。

  在國子監的時候,她一個人說的算,在御史台,常希常年不在,她基本上是一手拿捏事務了,但是到了內閣,卻全然不是那麼回事。

  一方面,輔相全是胡瓊的心腹,要不就是鄭玖這個本身還被百官追著彈劾的人。

  另一方面,涿郡傳來戰報,說是安平舉兵謀逆,北地節度使紛紛響應。

  承天女皇布下的局今日方才見到功用。

  宣宗和朝臣每日愁白三千烏絲,而她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

  如果宣宗活著,還是宣宗當皇帝,她便是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算是宣宗過世,她也可以扶持一個和她關係比較好的人上位,這樣,她還是可以在相位上呆著,大不了不想當的時候,請辭就是了。

  而如果安平上位,做丞相的,必然是她的母親,到時候她這前朝舊臣,當以何地位自處,是不是能活著,可能都是一個問題。

  改朝換代,別的朝臣未必是首當其中,但丞相一定是。

  丞相永遠都和皇帝的利益綁在一起,除非是丞相本身謀逆。

  謀逆這個方法,玩好了就是楊堅曹操,玩脫了,就是宇文家的那一群炮灰,而誰也不能保證,一定不會玩脫。

  若是靜觀其變,初蘅也確實是等不了,在安平和宣宗決出勝負之前,她要不在這當口請辭,要不就站在宣宗這邊,力挺到底,要不就乾脆豁出去,和安平姚莞兩人裡應外合,互為照應,屆時分蛋糕的時候,若大家相安無事便罷,如果到那個時候安平要撕破臉的話,大不了再反了安平。

  而且最後一個方法在安平站上風之前萬萬不能走。

  別看安平如今占盡上風,但未必會贏。

  初蘅對母親的這個朋友倒是十分的了解,也知道安平的性子,更知道長安洛陽之中的局勢。

  除了杜晴,在兩京之中根本沒有能夠和她們相呼應的人。

  景照容和常希兩人還沒有決定自己的陣營,而且,樞密院和御史中丞都是一個樣子,就是忠於皇帝。

  她們不忠於任何一個人,只對皇帝效忠。

  在皇位上的是宣宗,她們效忠於宣宗,如果換了安平,她們就效忠安平。

  初蘅有幾分頭痛。

  她不是孤家寡人,生死成敗一身之數,也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家,而且再者,如果到時候安平失敗,她可以漸漸的架空宣宗,至少她在相位上,能夠保下來跟姚莞交好,對她也好的那批朋友。

  而如果真的跨出去這一步,就是退無可退。

  這已經不是姚莞是她母親的問題了。

  而是她自身難保。

  安平沒有承天女皇的殺伐,但是狠下心來,結果到也未必會很樂觀,縱然她是姚莞的女兒,若是承天女帝,就算她舉旗造反,按照姚莞和承天女皇的關係,或許她都能沒事,而這是安平。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今天議事,議了半天,將平叛的軍隊擬定,元帥人擬定,即日開拔,水陸並進,三路圍剿,下了朝初蘅回到了自己的府邸,正巧蕭妍儀和初曉也在。

  “怎麼樣?”初曉見初蘅回來,第一句話便是問這個。

  初蘅搖搖頭,“你是不用指望兩個人坐下來,談談等我死了你再登基的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