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士兵道:“陛下病重——”

  話未說完,太后便兩眼一黑,霎時倒在長公主懷裡,長公主厲聲道,“宣太醫——”

  “太子去了?陛下病重?”燕京涵微微眯眸,盯著堂下跪地之人,“此線報當真?”

  “當真。”暗衛道,“是朝將軍親自飛鴿傳信。”

  那信函被呈到燕京涵手上,幾下展開。

  信上字跡潦草,像是匆忙寫下,僅寥寥幾句。

  王庭和談,蠻貪得無厭,出爾反爾,斬來使,虐俘虜,太子以死助聖上逃之,被一箭穿心,屍首已運送回京,聖上傷重,為免國亂,只得領兵將蠻滅之,再將聖上秘送回京,速速護駕。

  燕京涵將信函丟入火盆之中,看著燃燒的火舌,眉間緊緊皺起,太子死了可以再立,從宗室里過繼一位便可,可皇帝卻絕不能出事,確切而言,是不能被百姓得知,他們大夏的天子被蠻人所俘,傷重近亡。

  百姓只需要知道這一戰打得是大夏千百年來最漂亮的一場勝戰,能讓大夏日後再也無蠻族之危。

  無論如何,皇帝就算是駕崩,也不能死在邊疆,而是“病死”在宮內,不然朝野天下,都會大亂。

  燕京涵冷聲道,“去宮內帶上幾位太醫和一隊騎兵,隨我前去迎接聖駕。”

  當夜,燕京涵便領兵秘密出城。

  而宮內,太后悠然轉醒。

  太后面色蒼白,撐著床榻顫顫巍巍地起身,連忙被大宮女扶住,“娘娘,太醫說您不能再勞累傷神,否則,否則……”

  太后擺擺手,“哀家都一把年紀了,活夠了。”

  大宮女低垂下首,不敢再言。

  太后:“可有消息傳來?”

  大宮女,“淮親王遞了道信摺子上來,說是要太后親啟。”

  太后聽到“淮親王”三字,面色一青一白,最後還是道,“呈上來。”

  大宮女遞上後,退到遠處。

  太后將信展開,細細看去,緊攏的眉眼總算稍稍一松,嘆道,“回來就好,能回來就好……”

  太后親自起身,將信摺子用燭台燒了。

  大宮女近身,面露難色,“娘娘,世子要如何處置?”

  太后疲憊道,“他又鬧出什麼么蛾子了。”

  大宮女低聲,“世子在外頭跪了一日了,從娘娘昏過去後,一直跪到現在,誰勸都不起身。”

  太后聽罷,連連冷哼,“是該跪,哀家平日就是太寵著他了。”她盯著燃燒的信摺子凝目看了半響,突然出聲道,“你說,這世間真有人肯為了另一人斷子絕孫?”

  大宮女支吾不敢言。

  太后揮手,“說罷,哀家不治你罪。”

  大宮女這才道,“娘娘,奴婢別的不敢說,這方面卻有幾分見解,這宮裡沒了根的公公們,除了會跟女人處對食,也有不少找男子的。”

  “雖說斷子絕孫,但對另一人卻是情深著,到了年紀出宮後,往往會二人一起收個乞孩,就這麼互相陪著過後半輩子,也有人養老送終,也是個好的。”

  太后良久都未說話,等那信摺子燒完,才輕嘆一口氣,“辛兒被哀家養出那個純粹性子,那淮親王又是個心機重的,等哀家走了,聖上也走了,沒人護著,怕是不知被欺負成什麼樣。”

  “燕京涵一月前就猜出京中要亂,連夜回京,這般膽識,天下少有,若他為臣,哀家必然賞識,可此人面相看著就是個冷的,不宜成家。”

  大宮女道,“不若,試上一試?”

  太后連連嘆了良久,才出聲道,“罷了,讓人將世子押回去,再將今日內閣的摺子呈上來。”

  大宮女低聲應是。

  太后想了想,又道,“這幾日就讓他住在哀家的眼皮子底下,哪也不准去。”

  寇辛跪了半日,膝上又跪出了青痕,被關在仁壽宮足足三日,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太后也不見他,爬牆都會被侍衛攔下來。

  直到今日,才聽見宮女們喜氣洋洋地笑言,“那些蠻子總算被打沒了。”

  寇辛笑著走進,“姐姐們在說什麼呢,也說給我聽聽如何?”

  宮女們為難地看了幾眼,才矮了下身,滿面喜色道,“世子爺,今日聖上就親征回京了,邊疆打了勝戰,蠻族被滅的消息整個京城都知道了!放了好幾日的鞭炮呢,”

  “是勒,現在不少人都給聖上塑了神像,當神佛一樣供著呢。”

  “聖上當真英明神武。”

  寇辛暈乎乎地聽她們連聲誇讚,恍惚以為自己三日前聽到的邊疆傳報是假的,他眉眼微凝,不對,不對,定是哪裡出錯了。

  寇辛試探地問:“太子呢?”

  宮女們霎時面色一僵,諾諾不敢言。

  寇辛冷聲,“說。”

  有個膽大的宮女這才回話,低聲道,“太子親去敵營斬了蠻王的首領,戰死了,衣冠棺昨日就抬進了宮。”

  另一宮女道,“民間都說太子是神仙下凡,是來助大夏,將蠻王殺了,就回天上當神仙了。”

  又一宮女道,“別說了,世子爺,不是奴婢們不說,是皇后娘娘下了禁令,宮內不得有任何人提及太子,否則通通都逐出宮去,您千萬不要跟旁人說是奴婢們說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