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著小晴林跟相公一問一答,林婉芸恨不得現在就收拾東西。

  終於可以出汴京了!

  要說在汴京也沒什麼不好,如今他們身份尊貴,做什麼別人只有夸的。

  但哪有外面自由啊,而且林婉芸還知道,對海上的事,她相公似乎格外看重,甚至屢次說過,別看海邊是天然防禦,也可能是天然突破口。

  這點很多人都不在意。

  畢竟哪有人能帶著人通過茫茫大海來攻打強大的承平國。

  誰信啊。

  頂多是小股賊寇,沒什麼好擔心的。

  她相公卻屢次皺眉。

  那會她就知道,紀煬遲早會去看看海邊幾個州府。

  不過紀煬道:「那你在國子監?」

  林婉芸笑:「我還在乎這個?再說我這身本事,那是假的?」

  也是,以婉芸的醫術,天下誰人不求著她看診。

  但他們一家人達成一致不行。

  紀煬還是要看看外面的意思。

  準確說皇上的意思。

  去房樺府之前,把手頭的事處理一下再說。

  現在是泰安四年的年底,天上飄著鵝毛大雪,他要在年前把所有事情處理完,爭取年後出發。

  海邊,不管是前世,還是這輩子武侯唯一失利的地方,都讓他有足夠的理由過去。

  手頭的事,基本是工部各部的研究還要繼續。

  從基礎建設開始,一點點改變這個國家。

  工部的尚書田興志,完全可以勝任。

  然後還是各處官學跟農田,這些年依靠不錯的財力,新開設的官學很不少,必須要穩住他們。

  不過有韓家在,他自然是不擔心的。

  韓家喪歸喪,跑路歸跑路。

  但如今這種時間,正是他們發力的時候。

  更別說許多不出世的世家,也被他扒拉來不少。

  報紙那邊,自然還是晁盛輝跟映月郡主夫婦兩個,說起來映月如今在管著宗正寺,就是管宗室的地方,估計她是頭一個女子作為宗正的主要官員。

  雖然主事官還不是她,但靠著平王的關係,再有她自己本事,跟當初鬧事的時候作為勸誡一方,在皇上那是有些體面。

  井旭就不說了,他祖父去年去世,在家守孝一年,不過身上的在兵部的差事並未卸任。

  他管著糧草,祖父去世只用守孝一年,明年年中就會繼續上任。

  顏海青倒是回來了,不過只是回來述職,很快就會繼續外放。

  不在外歷練幾年,很難升任高位。

  紀煬自己這個,當然不一樣,不能放在一塊說。

  唯獨剩下的良種司,算是紀煬一手成立,還是如今戶部最重要的部門之一。

  之前負責的葉錫元還在外放,林啟在翰林院。

  這個位置竟然直接空置。

  不過紀煬不打算直接推薦人選,如此要職,還是讓皇上任命,否則其他人又要說他任人唯親。

  紀煬剛想到還在禮部的玉敬泉,不過還是別說了,省得給他和玉敬泉都帶來麻煩。

  跟著紀煬的官員小吏們,忽然感覺到一陣壓力。

  他們大人怎麼回事,今年火車造好之後,加上邊關大捷,他都很放鬆的啊。

  現在突然開始飛速處理公務。

  而且看著整齊的卷宗,心裡怎麼忽然有些不安?

  這點不安在他們紀大人收拾收拾主動進宮的時候更多了。

  跟很多人印象不同,大家都以為像紀煬這樣的天子近臣,肯定跟金家的人一樣,沒事就在皇上身邊晃悠。

  只有在紀大人身邊官員才知道。

  他大人輕易不去皇上那,除非皇上召見,這種時候倒是挺多的。

  可但凡紀大人主動去了,那就說明有重要的事情。

  比如良種突破了,新農具做好了,準備造火車了,下面造了個新的織布機,打穀機等等。

  那這會過去,還趕在快放年假的時候過去,又是為什麼。

  這個疑問在皇上能找到答案。

  「你要去房樺府?!」

  皇上近幾年少見激動,下意識道:「可是承平國有什麼不對的?」

  「還是房樺府有大問題?」

  「是不是我們進步太快,不穩當?」

  說實話,外面看著他們這邊發展轟轟烈烈,其實更多人不知道,他們朝廷才是不冒進的那個,整天拉著工部的人。

  讓他們腳踏實地,有奇思妙想可以,必須貼合實際,必須能推廣。

  就是既要便宜,還要好用。

  百姓們可以傲慢,可以飄,他們不行。

  皇上對這點的敏感,甚至超過紀煬的想像。

  紀煬立刻道:「沒有,現在承平國的發展沒什麼大問題,咱們的百姓確實生活富足。」

  「是房樺府那邊海船進展不順利,想讓我去看看。」

  但這是看看的問題嗎。

  是紀煬這麼一走,那他在京多年的經營豈不是都沒了。

  身上所有東西都要分出去,誰會捨得?

  簡單來說,這些差事既是差事,也是權力。

  一離開這,肯定要有人接手,那就是分他的權,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會儘量避免這種事發生。

  再說,紀煬身上所有事,隨便拿出來一件,都足夠讓人飛黃騰達。

  他要去房樺府的話,千里的距離,他肯定照顧不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