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宋啓焉能不知道這些,不過人心這東西向來難以把握,今日只要在場的這些人有軟肋能叫他利用,是不是心悅誠服於他而言又有何重要的。
「宋啓你這亂臣賊子!今日竟敢做出竊國之舉!我蔡機頭一個不臣!」忽然,整齊的文官隊伍中忽然冒出了個年歲頗大的老者,約莫有七十的年紀。鬚髮皆白,可精神到底還矍鑠抖擻,一番話叫他說出來也是中氣十足,洪亮異常。叫陣風一送,每個字都清晰無疑的傳入倒了在場人耳中,挑起了心中小小漣漪。
謝蓁尋聲看過去,只見那人所站位置並不遠,顯也是位高權重的大臣,只是她對這些朝廷大員認得不周全,不知他到底是什麼官位。然而此時能喊出這麼一聲,謝蓁很是敬佩他的骨氣,不過……她下意識的看向宋啓。
只見宋啓面色果然陰冷,嘴角微微彎下垂,似乎是咬著牙擠出了個:「殺!」
那老臣身邊的禁衛得令,立即往前一步,邊走邊抽出了腰間佩刀,「噌」的一聲。正當這時候,近旁又有個中年大臣跪了下來,「蔡大人是兩朝元老不可說,求……求新皇饒……」
那人的話還沒說完,就叫宋啓用眼神指使那抽了劍的禁衛削去了他的頭顱,一時間鮮血濺用在近旁數位大臣身上,漢白玉的地面上亦是鮮紅。
老臣早是抱了必死之心,哪知在自己面前橫生這樣慘禍,白白拖累同僚性命,受驚之餘更是悲憤異常,顫慄著身子握拳朝著台階上明黃龍裝的男子道:「惡賊!你殘酷暴戾!怎配做我大梁王朝的天子!竊國亂賊!」
「今日我蔡機奈何你不得,情願一死也絕不臣服於你!」
那老臣說完這話,便一頭裝向了台階,登及腦漿迸裂、鮮血橫流。原本廣場上就靜得可怕,此時更靜得叫人窒息。只是接連慘死兩人,風中的血腥味越來越濃了。
「還有沒有人不想稱臣的?」宋啓聲音冷漠的開口,他的聲音並不響亮,可卻是實實在在叫人脊背發毛。
謝蓁的位置略後一些,此時親眼目睹殺戮才真正覺得此人兇狠。再一想更是覺得是原先自己想得太淺顯了,短短時日他就能控制皇宮改朝換代,非但皇宮禁軍被悉數制服,就連駐京一帶的兵馬都為聽見有絲毫勤王舉措,這樣手段的人怎會是良善溫吞之輩。
帝位之爭向來都是充滿了血雨腥風,更何況是謀朝篡位,只怕是無數屍骸才鋪就了這條讓他通向帝位的捷徑。
謝蓁暗暗攥住了袖子底下的手,只覺得此人心思太過曲折深沉,叫人難以揣摩。她擰著眉頭,目光一掃正看見站在武將那一列的謝元。謝元朝她輕輕一點頭,以示讓她安心。
而那文官當中亦有人目光時時刻刻關注著謝蓁,不是旁人正是秦尚書。這秦尚書此時心中最大的嫉恨無非就是這後位——原本的屬於自己二女兒的後位。呵,沒想到宋啓一意孤行,全然不念昔日自己全力相助他成事的情分,竟當真反悔承諾於他秦家的後位。
若不是為和帝王結成兩姓之約,他又何必鋌而走險!花費了這樣多的氣力,卻沒想到跟還是跟昔日一樣要被謝元壓了一頭,他又怎能甘心情願!
連日來秦尚書為了此事三番兩次跟宋啓起爭執,已經冷了心。現如今局勢還未穩定,正是用人之時,他卻已然看穿了宋啓的薄涼本性,也淡了當初一心一意擁護的心思。這幾日已在悄無聲息的撤換自己的勢力。
宣詔官登台面西而立,抖開才從太和殿取出的詔書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先皇驟崩……」
天空陰雲密布,九重宮闕仿佛都被蒙上了一層黑色幕布,不負往昔常見的金碧輝煌。禮官的吟唱順風飄散聲調猶如天籟。冷風陣陣襲來,饒是謝蓁那身綴滿珠寶玉石的吉服也被吹得衣袂翻飛。她抬手捋了一下舔舐香腮的碎發,眯著眼看前方,仿佛這一刻山河易主,連著風雲也跟著變化莫測了起來。
台階下,方才死了兩大臣屍身雖叫太監抬了下去,可鮮血卻好似已經沁入了地磚縫隙,沿著爭相朝四面八方蔓延,細小的血線在漢白玉的地磚間顯得分外顯眼。
「先帝驟然轟逝,哪裡來的詔書!太子猶在,又怎會將帝位全給一個罪臣之後!」人群中,羅嬌嬌一身鎧甲披風從武將一列緩步走出。紅妝易成軍裝才更顯得她英姿颯爽,饒是一身氣勢就叫人心中敬佩。
經過方才一事,人人心中皆是戰戰兢兢,沒人料到她還敢這樣出頭。被這樣一打算,宣召官也停了下來,宋啓神情凜然,冷笑道:「好得很!又一個不臣之人!」
「錯!」羅嬌嬌將抱在臂彎間的偷窺戴了起來,神情愈發冷酷,眉眼之中竟是堅毅,氣勢絲毫不輸男子:「我羅嬌嬌只尊正統皇帝!絕不臣叛逆竊國的賊子!宋啓,只消有我羅嬌嬌在,你就妄想稱帝!」
狂風大作,天色越發陰沉,四面八方的濃厚黑雲朝著湧來,將當空緊剩的一塊清明也堆蓋了起來。
謝蓁看著不遠處的羅嬌嬌,饒是自己也要被她風姿傾倒,叫前幾日所見全然不同。
「憑你?」宋啓嘴角帶著譏諷的笑。
今日入宮的官員一應隻身入內,且不能佩帶兵刃。縱然羅嬌嬌頗有些行軍能耐,可光她一人又如何生得出風浪來。
羅嬌嬌亦是冷言相對,「自然不止我一人!」她微微抬著下巴,冷傲之氣眉眼中流轉。話音未落,她身後竟然出現了整齊列隊而來的軍隊,憑空出現卻是真實無疑。遠遠看去黑沉沉的一片,一致的步調踏在地上叫地面都震顫了幾分,手中所執槍戟則更是掀起無數道銀光閃動。
「宋啓你這亂臣賊子!今日竟敢做出竊國之舉!我蔡機頭一個不臣!」忽然,整齊的文官隊伍中忽然冒出了個年歲頗大的老者,約莫有七十的年紀。鬚髮皆白,可精神到底還矍鑠抖擻,一番話叫他說出來也是中氣十足,洪亮異常。叫陣風一送,每個字都清晰無疑的傳入倒了在場人耳中,挑起了心中小小漣漪。
謝蓁尋聲看過去,只見那人所站位置並不遠,顯也是位高權重的大臣,只是她對這些朝廷大員認得不周全,不知他到底是什麼官位。然而此時能喊出這麼一聲,謝蓁很是敬佩他的骨氣,不過……她下意識的看向宋啓。
只見宋啓面色果然陰冷,嘴角微微彎下垂,似乎是咬著牙擠出了個:「殺!」
那老臣身邊的禁衛得令,立即往前一步,邊走邊抽出了腰間佩刀,「噌」的一聲。正當這時候,近旁又有個中年大臣跪了下來,「蔡大人是兩朝元老不可說,求……求新皇饒……」
那人的話還沒說完,就叫宋啓用眼神指使那抽了劍的禁衛削去了他的頭顱,一時間鮮血濺用在近旁數位大臣身上,漢白玉的地面上亦是鮮紅。
老臣早是抱了必死之心,哪知在自己面前橫生這樣慘禍,白白拖累同僚性命,受驚之餘更是悲憤異常,顫慄著身子握拳朝著台階上明黃龍裝的男子道:「惡賊!你殘酷暴戾!怎配做我大梁王朝的天子!竊國亂賊!」
「今日我蔡機奈何你不得,情願一死也絕不臣服於你!」
那老臣說完這話,便一頭裝向了台階,登及腦漿迸裂、鮮血橫流。原本廣場上就靜得可怕,此時更靜得叫人窒息。只是接連慘死兩人,風中的血腥味越來越濃了。
「還有沒有人不想稱臣的?」宋啓聲音冷漠的開口,他的聲音並不響亮,可卻是實實在在叫人脊背發毛。
謝蓁的位置略後一些,此時親眼目睹殺戮才真正覺得此人兇狠。再一想更是覺得是原先自己想得太淺顯了,短短時日他就能控制皇宮改朝換代,非但皇宮禁軍被悉數制服,就連駐京一帶的兵馬都為聽見有絲毫勤王舉措,這樣手段的人怎會是良善溫吞之輩。
帝位之爭向來都是充滿了血雨腥風,更何況是謀朝篡位,只怕是無數屍骸才鋪就了這條讓他通向帝位的捷徑。
謝蓁暗暗攥住了袖子底下的手,只覺得此人心思太過曲折深沉,叫人難以揣摩。她擰著眉頭,目光一掃正看見站在武將那一列的謝元。謝元朝她輕輕一點頭,以示讓她安心。
而那文官當中亦有人目光時時刻刻關注著謝蓁,不是旁人正是秦尚書。這秦尚書此時心中最大的嫉恨無非就是這後位——原本的屬於自己二女兒的後位。呵,沒想到宋啓一意孤行,全然不念昔日自己全力相助他成事的情分,竟當真反悔承諾於他秦家的後位。
若不是為和帝王結成兩姓之約,他又何必鋌而走險!花費了這樣多的氣力,卻沒想到跟還是跟昔日一樣要被謝元壓了一頭,他又怎能甘心情願!
連日來秦尚書為了此事三番兩次跟宋啓起爭執,已經冷了心。現如今局勢還未穩定,正是用人之時,他卻已然看穿了宋啓的薄涼本性,也淡了當初一心一意擁護的心思。這幾日已在悄無聲息的撤換自己的勢力。
宣詔官登台面西而立,抖開才從太和殿取出的詔書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先皇驟崩……」
天空陰雲密布,九重宮闕仿佛都被蒙上了一層黑色幕布,不負往昔常見的金碧輝煌。禮官的吟唱順風飄散聲調猶如天籟。冷風陣陣襲來,饒是謝蓁那身綴滿珠寶玉石的吉服也被吹得衣袂翻飛。她抬手捋了一下舔舐香腮的碎發,眯著眼看前方,仿佛這一刻山河易主,連著風雲也跟著變化莫測了起來。
台階下,方才死了兩大臣屍身雖叫太監抬了下去,可鮮血卻好似已經沁入了地磚縫隙,沿著爭相朝四面八方蔓延,細小的血線在漢白玉的地磚間顯得分外顯眼。
「先帝驟然轟逝,哪裡來的詔書!太子猶在,又怎會將帝位全給一個罪臣之後!」人群中,羅嬌嬌一身鎧甲披風從武將一列緩步走出。紅妝易成軍裝才更顯得她英姿颯爽,饒是一身氣勢就叫人心中敬佩。
經過方才一事,人人心中皆是戰戰兢兢,沒人料到她還敢這樣出頭。被這樣一打算,宣召官也停了下來,宋啓神情凜然,冷笑道:「好得很!又一個不臣之人!」
「錯!」羅嬌嬌將抱在臂彎間的偷窺戴了起來,神情愈發冷酷,眉眼之中竟是堅毅,氣勢絲毫不輸男子:「我羅嬌嬌只尊正統皇帝!絕不臣叛逆竊國的賊子!宋啓,只消有我羅嬌嬌在,你就妄想稱帝!」
狂風大作,天色越發陰沉,四面八方的濃厚黑雲朝著湧來,將當空緊剩的一塊清明也堆蓋了起來。
謝蓁看著不遠處的羅嬌嬌,饒是自己也要被她風姿傾倒,叫前幾日所見全然不同。
「憑你?」宋啓嘴角帶著譏諷的笑。
今日入宮的官員一應隻身入內,且不能佩帶兵刃。縱然羅嬌嬌頗有些行軍能耐,可光她一人又如何生得出風浪來。
羅嬌嬌亦是冷言相對,「自然不止我一人!」她微微抬著下巴,冷傲之氣眉眼中流轉。話音未落,她身後竟然出現了整齊列隊而來的軍隊,憑空出現卻是真實無疑。遠遠看去黑沉沉的一片,一致的步調踏在地上叫地面都震顫了幾分,手中所執槍戟則更是掀起無數道銀光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