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沒辦法小花兒只能與季月然商量,等到他們有了孩子,就關了這間鋪子,與王叔王嬸兒一起去季家主宅住,正式接管季月然家的繡莊。這才讓季月然的母親開心一點,不過又時常領個大夫來給小花兒號脈,弄一些藥方讓小花兒吃,說是能快些懷上孩子。
聽著小花兒講述季月然母親的舉動,小桃紅覺得特別好笑,笑過之後又覺得有些失落,小花兒嫁出去了,她們家這宅子又空了一些,王叔王嬸兒也跟著小花兒一起走了,總感覺有些冷清。
要是虎子還在就好了,有虎子在的地方就不會冷場,哪怕只有兩個人,也能一整天吵吵嚷嚷,再娶個媳婦兒,生一堆跟虎子一樣的小娃娃,就更熱鬧了。
想著小桃紅打算給虎子和小江立個衣冠冢,再回去小河溝摟一下奶奶,阿爹阿娘和阿男她娘的墳,重新打一塊碑石立上。日子好過了,也不能忘記死去的人,這些墳雖然每年都回去燒紙,但是已經年久失修,墳堆子都快平了,以前她們沒錢去做給活人看,現在有能力了,還是興一下這些禮行吧,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習俗,況且阿男的娘還埋在了路邊。
同時小桃紅又開始張羅給阿品娶媳婦兒,希望多一個人,讓宅子多一些生氣,不要如此的冷清,好在左勸右勸之下,阿品答應找個姑娘成親。
☆、第105章
小桃紅一家搬進了大宅子,小花兒成親的時候陣仗又震撼了一眾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大傢伙兒都以為小桃紅一家走了鴻運,不知道家底多厚來著。 小桃紅只能無奈的笑了笑,她們家買這個宅子就花了近一半的積蓄,這些日子又是辦筵席又是給老家的幾座墳重新修繕,這些都是錢啊!她們要是不抓緊點幹活賺錢,過一段時間都該啃牆角度日了。
不過這有一點好處,就是聽聞小桃紅在給阿品找一房媳婦兒,除卻張大嬸兒幫著牽線之外,旁的媒婆也給小桃紅推薦了好些人家的姑娘,說什麼長得好家世又上得台面。
阿品說這事兒任由小桃紅和柳二郎做主,只要他們覺得哪個姑娘能過日子,阿品就娶那姑娘。小桃紅的想法自然是要相互喜歡,不過好像古人都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阿品爹娘都沒了,就由她和柳二郎來做主。
既然阿品這樣說,小桃紅只能盡力挑選一個品性好的,做阿品的賢內助,就算相敬如賓至少也能白頭到老有個伴兒。小桃紅不看重那些媒婆說的外貌和家世,古人都說娶妻娶德,自然是有道理的,只要人好就什麼都好。
選來選去小桃紅看中城外一家自耕戶的女兒,是張大嬸兒牽的線,據說跟張大嬸兒有幾分血緣,只不過不親,家裡有三姐妹,這姑娘是老大,已經十六歲了還沒有說親,性子軟卻還是明事理。張大嬸兒不會像媒婆一樣為了說成而誇大事實,小桃紅放心。
所謂眼見為實,小桃紅抽時間就跟張大嬸兒一起去那姑娘家串了個門子,接觸了一下那個姑娘。
對於外貌小桃紅特別滿意,小姑娘喚做齊玉娘,體型與小桃紅相仿,面容有些透著黑紅,五官算不得出色,卻也是五官端正生得線條柔和,笑起來會出現一個酒窩窩,有著絲絲的甜意。
性格確實有些軟,妹妹對她撒潑她也不惱,只是與妹妹好生說了幾句,隨後對著小桃紅和張大嬸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便去灶屋燒火做飯,做飯的手藝也不錯。小桃紅覺得這樣的人做阿品的媳婦兒還成,就算時不時阿品彆扭傲嬌的性子犯了,玉娘還能哄著他不是?
小桃紅回家之後與阿品說了這事兒,阿品便應了下來,只要小桃紅覺得好,就好,小桃紅的眼光他相信。阿品不知道喜歡一個女子是什麼感覺,他也希望自己和妻子能跟柳二郎與小桃紅一樣,只是這麼多年了,他也沒有遇到這樣的女孩兒。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跟自己喜歡的人過一輩子,相互喜歡的機率就更小了,但是總要有人陪自己到最後,一些將就便是一輩子。
阿品一答應,小桃紅就準備了禮物,讓阿品拎著,請張大嬸兒做這個搭橋人,上玉娘家裡說親去了。
玉娘的爹娘是老實的莊稼人,看著阿品也算是一表人才,聽張大嬸兒說的家裡條件還不差,阿品又有幾分本事,老兩口合計了一下就答應了下來。
阿品沒有得見玉娘生成何等模樣,因為有人上門說親姑娘家害羞都會躲起來,然後偷偷打量上門求娶自己的人是個什麼樣子的。阿品有些失望,以後這玉娘就是自己的媳婦兒,可他卻沒能看見玉娘長什麼樣,玉娘倒是在耳間偷偷瞄了阿品好幾眼,羞紅了面頰。
這事兒就這麼說成了,阿品的終身大事有了著落,小桃紅也就放下心來,請人瞧了日子在冬月里,她們家沒辦法跟季月然家相比,阿品成親的陣仗就小了不少。
小桃紅讓小花兒和季月然幫忙做了兩身大紅衣袍,租了一匹白馬,請了一隊吹喇叭的,借了一頂花轎,辦上幾桌筵席。
阿品騎著白馬,領著轎子和後面的那些吹喇叭的,就去城外把穿著紅嫁衣的玉娘給迎娶了過來。
玉娘的爹娘樂得合不攏嘴,看到阿品住的大宅子他們就徹底放心了,他們沒要多少聘禮,但是女兒過得好比什麼都重要。
玉娘的爹娘一直笑眯眯的,對著小桃紅親家這樣親家那樣,只盼著打好關係,讓小桃紅不要拿捏他們家玉娘。小桃紅自是知道他們心裡的想法,不過只是笑笑而已,她怎麼可能去磋磨人阿品的媳婦兒?又憑哪點去拿捏?所以玉娘的爹娘純屬杞人憂天。
聽著小花兒講述季月然母親的舉動,小桃紅覺得特別好笑,笑過之後又覺得有些失落,小花兒嫁出去了,她們家這宅子又空了一些,王叔王嬸兒也跟著小花兒一起走了,總感覺有些冷清。
要是虎子還在就好了,有虎子在的地方就不會冷場,哪怕只有兩個人,也能一整天吵吵嚷嚷,再娶個媳婦兒,生一堆跟虎子一樣的小娃娃,就更熱鬧了。
想著小桃紅打算給虎子和小江立個衣冠冢,再回去小河溝摟一下奶奶,阿爹阿娘和阿男她娘的墳,重新打一塊碑石立上。日子好過了,也不能忘記死去的人,這些墳雖然每年都回去燒紙,但是已經年久失修,墳堆子都快平了,以前她們沒錢去做給活人看,現在有能力了,還是興一下這些禮行吧,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習俗,況且阿男的娘還埋在了路邊。
同時小桃紅又開始張羅給阿品娶媳婦兒,希望多一個人,讓宅子多一些生氣,不要如此的冷清,好在左勸右勸之下,阿品答應找個姑娘成親。
☆、第105章
小桃紅一家搬進了大宅子,小花兒成親的時候陣仗又震撼了一眾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大傢伙兒都以為小桃紅一家走了鴻運,不知道家底多厚來著。 小桃紅只能無奈的笑了笑,她們家買這個宅子就花了近一半的積蓄,這些日子又是辦筵席又是給老家的幾座墳重新修繕,這些都是錢啊!她們要是不抓緊點幹活賺錢,過一段時間都該啃牆角度日了。
不過這有一點好處,就是聽聞小桃紅在給阿品找一房媳婦兒,除卻張大嬸兒幫著牽線之外,旁的媒婆也給小桃紅推薦了好些人家的姑娘,說什麼長得好家世又上得台面。
阿品說這事兒任由小桃紅和柳二郎做主,只要他們覺得哪個姑娘能過日子,阿品就娶那姑娘。小桃紅的想法自然是要相互喜歡,不過好像古人都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阿品爹娘都沒了,就由她和柳二郎來做主。
既然阿品這樣說,小桃紅只能盡力挑選一個品性好的,做阿品的賢內助,就算相敬如賓至少也能白頭到老有個伴兒。小桃紅不看重那些媒婆說的外貌和家世,古人都說娶妻娶德,自然是有道理的,只要人好就什麼都好。
選來選去小桃紅看中城外一家自耕戶的女兒,是張大嬸兒牽的線,據說跟張大嬸兒有幾分血緣,只不過不親,家裡有三姐妹,這姑娘是老大,已經十六歲了還沒有說親,性子軟卻還是明事理。張大嬸兒不會像媒婆一樣為了說成而誇大事實,小桃紅放心。
所謂眼見為實,小桃紅抽時間就跟張大嬸兒一起去那姑娘家串了個門子,接觸了一下那個姑娘。
對於外貌小桃紅特別滿意,小姑娘喚做齊玉娘,體型與小桃紅相仿,面容有些透著黑紅,五官算不得出色,卻也是五官端正生得線條柔和,笑起來會出現一個酒窩窩,有著絲絲的甜意。
性格確實有些軟,妹妹對她撒潑她也不惱,只是與妹妹好生說了幾句,隨後對著小桃紅和張大嬸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便去灶屋燒火做飯,做飯的手藝也不錯。小桃紅覺得這樣的人做阿品的媳婦兒還成,就算時不時阿品彆扭傲嬌的性子犯了,玉娘還能哄著他不是?
小桃紅回家之後與阿品說了這事兒,阿品便應了下來,只要小桃紅覺得好,就好,小桃紅的眼光他相信。阿品不知道喜歡一個女子是什麼感覺,他也希望自己和妻子能跟柳二郎與小桃紅一樣,只是這麼多年了,他也沒有遇到這樣的女孩兒。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跟自己喜歡的人過一輩子,相互喜歡的機率就更小了,但是總要有人陪自己到最後,一些將就便是一輩子。
阿品一答應,小桃紅就準備了禮物,讓阿品拎著,請張大嬸兒做這個搭橋人,上玉娘家裡說親去了。
玉娘的爹娘是老實的莊稼人,看著阿品也算是一表人才,聽張大嬸兒說的家裡條件還不差,阿品又有幾分本事,老兩口合計了一下就答應了下來。
阿品沒有得見玉娘生成何等模樣,因為有人上門說親姑娘家害羞都會躲起來,然後偷偷打量上門求娶自己的人是個什麼樣子的。阿品有些失望,以後這玉娘就是自己的媳婦兒,可他卻沒能看見玉娘長什麼樣,玉娘倒是在耳間偷偷瞄了阿品好幾眼,羞紅了面頰。
這事兒就這麼說成了,阿品的終身大事有了著落,小桃紅也就放下心來,請人瞧了日子在冬月里,她們家沒辦法跟季月然家相比,阿品成親的陣仗就小了不少。
小桃紅讓小花兒和季月然幫忙做了兩身大紅衣袍,租了一匹白馬,請了一隊吹喇叭的,借了一頂花轎,辦上幾桌筵席。
阿品騎著白馬,領著轎子和後面的那些吹喇叭的,就去城外把穿著紅嫁衣的玉娘給迎娶了過來。
玉娘的爹娘樂得合不攏嘴,看到阿品住的大宅子他們就徹底放心了,他們沒要多少聘禮,但是女兒過得好比什麼都重要。
玉娘的爹娘一直笑眯眯的,對著小桃紅親家這樣親家那樣,只盼著打好關係,讓小桃紅不要拿捏他們家玉娘。小桃紅自是知道他們心裡的想法,不過只是笑笑而已,她怎麼可能去磋磨人阿品的媳婦兒?又憑哪點去拿捏?所以玉娘的爹娘純屬杞人憂天。